杖节的解释是:执持旄节。古代帝王授予将帅兵权或遣使四方,给旄节以为凭信。杖节[zhàngjié]⒈执持旄节。古代帝王授予将帅兵权或遣使四方,给旄节以为凭信。《汉书·叙传下》:“博望杖节,收功大夏。”又《王莽传上》:“以太保甄邯为大将军,受钺高庙,领天下兵,左杖节,右把钺,屯城外。”后多以谓执掌兵权或镇守一方。
杖节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杖节详细内容】
⒈执持旄节。古代帝王授予将帅兵权或遣使四方,给旄节以为凭信。引《汉书·叙传下》:“博望杖节,收功大夏。”又《王莽传上》:“以太保甄邯为大将军,受鉞高庙,领天下兵,左杖节,右把鉞,屯城外。”后多以谓执掌兵权或镇守一方。《晋书·王敦传》:“顷者令导内综机密,出録尚书,杖节京都,并统六军。”唐武元衡《秋日对酒》诗:“我乏济时畧,杖节抚藩维。”章炳麟《艾如张》诗:“借问杖节谁?云是刘荆州。”
二、综合释义
执持旄节。古代帝王授予将帅兵权或遣使四方,给旄节以为凭信。《汉书·叙传下》:“博望杖节,收功大夏。”又《王莽传上》:“以太保甄邯为大将军,受鉞高庙,领天下兵,左杖节,右把鉞,屯城外。”后多以谓执掌兵权或镇守一方。《晋书·王敦传》:“顷者令导内综机密,出録尚书,杖节京都,并统六军。”唐武元衡《秋日对酒》诗:“我乏济时畧,杖节抚藩维。”章炳麟《艾如张》诗:“借问杖节谁?云是刘荆州。”杖节[zhàngjié]执持旄节。古代帝王授予将帅兵权或遣使四方,给旄节以为凭信。《汉书.叙传下》/博望杖节,收功大夏。/又《王莽传上》/以太保甄邯为大将军,受钺高庙,领天下兵,左杖节,右把钺,屯城外。/后多以谓执掌兵权或镇守一方。
三、汉语大词典
执持旄节。古代帝王授予将帅兵权或遣使四方,给旄节以为凭信。《汉书·叙传下》:“博望杖节,收功大夏。”又《王莽传上》:“以太保甄邯为大将军,受钺高庙,领天下兵,左杖节,右把钺,屯城外。”后多以谓执掌兵权或镇守一方。《晋书·王敦传》:“顷者令导内综机密,出录尚书,杖节京都,并统六军。”唐武元衡《秋日对酒》诗:“我乏济时略,杖节抚藩维。”章炳麟《艾如张》诗:“借问杖节谁?云是刘荆州。”
四、其他释义
1.执持旄节。古代帝王授予将帅兵权或遣使四方,给旄节以为凭信。《汉书.叙传下》:'博望杖节,收功大夏。'又《王莽传上》:'以太保甄邯为大将军,受钺高庙,领天下兵,左杖节,右把钺,屯城外。'后多以谓执掌兵权或镇守一方。
五、关于杖节的词语
六、关于杖节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