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乌哈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偷逃税款量刑标准的具体规定

偷逃税款量刑标准的具体规定

来源:乌哈旅游

偷逃税款的量刑标准:逃避缴税款数额超过应纳税额10%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逃避缴税款数额超过应纳税额30%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扣缴义务人不缴或少缴已扣、已收税款的,按照相同标准处罚。

法律分析

关于偷逃税款的量刑标准如下:

1、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拓展延伸

偷逃税款量刑标准的司法实践与刑事法律制度

偷逃税款是一种严重违法行为,对其的量刑标准在司法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并与刑事法律制度密切相关。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偷逃税款数额较大的犯罪行为将受到更为严厉的惩罚。司法实践中,根据被告人的实际犯罪情节、社会危害程度、归案态度等因素,对偷逃税款犯罪的量刑进行综合考量。刑事法律制度在此起到了指导和规范作用,旨在维护税收秩序和公平正义。因此,对于偷逃税款量刑标准的司法实践与刑事法律制度的研究,有助于确保税收法律的有效实施,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和法律秩序。

结语

偷逃税款的量刑标准在司法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与刑事法律制度密切相关。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于偷逃税款数额较大的犯罪行为将受到更为严厉的惩罚。司法实践中,综合考量被告人的犯罪情节、社会危害程度和归案态度等因素,对偷逃税款犯罪的量刑进行裁决。刑事法律制度在此起到指导和规范作用,旨在维护税收秩序和公平正义。对于偷逃税款量刑标准的司法实践与刑事法律制度的研究,有助于确保税收法律的有效实施,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和法律秩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零一条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六十三条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Copyright © 2019- wuhaninfo.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