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是出血性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有些人不清楚该病。下面由小编告诉大家,紫癜的症状有什么?如何检查?
紫癜皮肤和粘膜出血后颜色改变的总称。起病较急,紫癜反复出现,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的皮肤、粘膜。
皮疹多样,小者如针尖样,大者则成瘀斑或血肿,亦可融合成片。皮疹颜色初起淡红或鲜红,压之不退色,数日后转成淡紫淡青而逐渐消退。急性起病时,常伴有鼻衄、齿衄、便血、尿血或呕吐、腹痛、关节肿痛等症状。
自发性轻微的皮肤瘀点或瘀斑,以双下肢为主,偶可发生在上肢,但很少发生于躯干部,无诱发因素。瘀斑或瘀点大小不等,分布不均,不高出表面,压之不褪色也不疼痛。出现瘀斑前局部可有微微疼痛,检查时发现瘀斑。不经治疗,瘀斑可自行消退,留下青黄色色素沉着斑块,以后逐渐消失。紫癜常反复发作,在月经期加重。患者一般无内脏和其他部位出血。
那么怎样检查出紫癜呢?
1、束臂试验阳性或阴性,但止血功能常规检查正常。
2、少数患者血小板对ADP、肾上腺素诱导的聚集反应异常,对玻珠柱的粘附率减低。
3、若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凝血时间正常,血块收缩不良,抗血小板抗体测定阳性,束臂试验阳性,则提示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4、若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和血块收缩等均正常,则提示为过敏性紫癜。
如果自己有类似的症状,为了您的身体健康,最好到医院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