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乌哈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孙中山破陋习》课后小记 篇5

《孙中山破陋习》课后小记 篇5

来源:乌哈旅游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3、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能在田字格中用钢笔正确书写。能正确认读绿线中的2个生字,初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读通顺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对策:组织学生开展自主的读书活动认真朗读课文,直到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在次基础上通过相互交流,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  揭示课题。

  2.  学生读题。

  3.  谈谈读题以后想说什么?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孙中山的资料。

  4.  教师出示孙中山的画像,并对孙中山的情况作必要的补充。

  5.  学生质疑:陋习是什么?孙中山为什么要破这个陋习呢?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初步谈谈预习的收获,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预习效果。

  2、组织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提出自读建议:

  (1)读准生字的音,认清字形。

  (2)边读边想读懂了哪些词语。理解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查字典、做上记号与同学讨论等。

  (3)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生带着所提出的问题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4、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适时作个别指导。

  5、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专注地听读,发现错误,教师引导学生帮助正音,特别要注意翘舌音。出示课文中的部分词语,学生练读增强记忆。

  唱歌  插秧  空闲  祖宗  既然

  痛苦  挑柴  缠足  眼泪  废除

  6、学生默读课文。

  7、分组朗读全文。

  8、学生说一说,读过课文后,你知道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三、指导书写

  1、复习生字朗读情况。(学生拿出生字卡片读一读、再出示小黑板抽读)

  2、指导书写“ 柴、罪、废、既”。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回指导。

  板书:

  孙中山破陋习

  唱歌  插秧  空闲  祖宗  既然

  痛苦  挑柴  缠足  眼泪  废除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和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

  3、通过本文的阅读,知道缠足这一封建陋习曾对中国妇女的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体会孙中山对封建陋习的憎恨以及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点:第二至第七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学习默读课文。

  对 策: 要把默读课文和讲述这个故事作为训练的重点,穿插重点词句的训练。通过词句的训练,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1、复习字词,听写

  唱歌  插秧  空闲  祖宗  既然

  痛苦  挑柴  缠足  眼泪  废除

  2、引导回忆第一课时所学内容,进行交流。

  二、精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  学生自由读一读。

  2.  引导学生通过“洗衣、烧饭、插秧、挑柴,样样活儿都干”体会姐姐的能干;通过“空闲时,姐姐就陪孙中山一起玩”、“孙中山最爱听姐姐唱歌,姐姐也经常唱歌给他听”等词句,体会姐姐的活泼。

  3.  引导学生体会到正因为姐姐是那样的活泼能干,孙中山才“喜欢自己的姐姐”。

  (二)学习第二至七自然段

  1、引导学生默读思考:哪些是孙中山看到的情形?请用“~~~~~”画出来;哪些是孙中山反对妈妈给姐姐缠足的理由?请用“——”画出;妈妈为姐姐缠足的理由是什么?请用“……”画出。

  2、交流:

  1)  谁来说说孙中山看到的情形?(第二自然段)齐读。

  思考:这段中哪句话最伤孙中山的心?(“姐姐痛苦极了,眼泪直往下流”)齐读。用一根长长的布条,一道又一道地给姐姐缠足,怎么会这么痛苦呢?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听到过或所读过的有关资料理解,加深感受。

  2)  孙中山与妈妈争论的焦点是什么呢?(学生齐读第三至六自然段)

  3)  为什么“妈妈含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4)  引导学生感受妈妈对缠足陋习的无奈,以及内心的痛苦。(叹了口气)

  3、自由读课文第七自然段,体会孙中山小时候的感受。

  引答:当时,不管孙中山如何想,如何反对,都无济于事,想一想:姐姐原来是怎样的呢?

  (生答)可是,姐姐被缠小脚了,以后的几个月,孙中山再也没有看到……

  (引答)再也没有听到……可见,缠足陋习给姐姐带来了无法想象的痛苦。孙中山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所以课文说,这件事深深地……(引答)

  辨析句子:

  这件事刺痛了他的心。

  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

  同学们看,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下面一句话使你感受到了什么?(伤害之深)

  (二)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感受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

  自由读体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孙中山先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封建缠足陋习,给包括姐姐在内的千千万万中国妇女带来了巨大的痛苦。所以后来当孙中山辛亥革命成功以后,首先废除的就是这个陋习。引导学生充满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总结谈话。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想对孙中山先生说些什么呢?想对孙中山母亲说些什么?(联系有关知识)你还想知道什么?

  2、朗读全文。

  板书

  孙中山破陋习

  小时侯反对 缠足

  (为啥要受罪)

  (不该做)

  辛亥革命成功首  先  废  除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  复习检查,进行填空练习。

  2、有条理地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练习讲故事。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检查

  1、用小黑板出示,指名口头填上适当的词语。

  ( )知道缠小脚不好,( )不该去做。

  姐姐缠足痛苦极了,眼泪直往下流。孙中山( )生气(  )心疼。

  以后的几个月,孙中山( )没有看到姐姐的笑脸,( )没有听到姐姐的歌声。

  2、说说下面每组里的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1)这件事刺痛了他的心。

  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

  (2)妈妈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妈妈含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二、练习讲故事

  1、理清层次。

  默读课文,想一想文章两个部分,各写什么内容。

  说说第一部分可以分成哪三个层次,各写什么。

  (姐姐勤劳活泼——妈妈为孙中山的姐姐缠足,孙中山极力反对——姐姐从此再也没有笑脸,没有歌声)

  2、记住重点语句。

  写姐姐勤劳活泼的语句。

  姐姐痛苦的样子和原因。孙中山和妈妈的对话。

  姐姐的两个“再也没有”。

  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首先废除缠足陋习。

  3、练习讲述故事。

  4、当众讲故事。

  三、作业:

  1.  搞一次社会调查,问问身边的老人,听他们说说缠足和小脚,把你了解到的写下来。

  2.  继续练习讲孙中山破陋习的故事。

  板书:

  24、孙中山破陋习

  喜欢姐姐----活泼能干

  姐姐缠足----刺痛了心

  革命成功----首先废除

  课后反思:

  《孙中山破陋习》是一个历史故事,课文以鲜活的文字叙述了孙中山亲眼目睹了姐姐被迫缠足的痛苦和母亲的疼爱而又无奈的情景,因而在辛亥革命成功后他首先废除缠足陋习的事。故事中的孙中山、姐姐、妈妈这三个人物个性鲜明,有着各自不同的角色和位置。

  姐姐是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兄妹的感情、姐姐的受害是孙中山引发破陋习的主要原因。学生只有去认识姐姐,了解姐姐,才能真正的感受姐姐的快乐,抚摸姐姐被刺痛的心,才是有效的阅读。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去认识姐姐,通过上堂课的学习,知道了缠足前的姐姐是个活泼又能干的姐姐,而缠足后,姐姐变成了怎样的女孩子了呢?让学生通过阅读、交流去体会。

  课文中介绍给姐姐缠足的是妈妈,妈妈的角色很重要,作者对妈妈的描写很精彩,塑造一个软弱、无奈的中国封建妇女形象。童年的孙中山和学生们不理解妈妈为什么要给姐姐缠足,妈妈又是怎样一个人?所以教学中,我尽量引导孩子去认识妈妈,走进妈妈的内心世界。从妈妈的神态、语言、动作中去理解妈妈到底为什么要给姐姐缠足?

  孙中山是本篇课文的主要人物,走近孙中山,认识孙中山,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在教学时,我主要是让孩子阅读课文和有关孙中山的补充材料,使孩子们对孙中山有一个比较全面地了解。

Copyright © 2019- wuhaninfo.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