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乌哈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翠鸟》教学赏析 篇12

《翠鸟》教学赏析 篇12

来源:乌哈旅游

  一:创设情境,触发个性

  师:同学们,听--(多媒体课件播放"百鸟争鸣"声)你们听到了什么

  生齐答:鸟的叫声.

  师:你们都喜欢鸟吗 都喜欢哪些鸟 为什么

  生1:我喜欢黄鹂,因为它的歌声清脆悦耳.我希望我的歌声能像它一样好听.

  生2:我喜欢啄木鸟.因为它可以捉虫子,是森林的医生.

  ……

  师:是呀,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都喜欢它.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新的朋友--翠鸟,一起叫一叫它的名字,再亲切一点.瞧,这就是翠鸟(多媒体课件出示"翠鸟"图).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的翠鸟.

  生1:翠鸟有一双红色的小爪子.

  生2:翠鸟的羽毛很漂亮.

  生3:翠鸟的眼睛非常透亮,嘴巴又尖又长.

  ……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从你们专注的目光里,老师感觉到你一定很喜欢翠鸟.你还想更多的了解翠鸟吗 那么就拿出那篇介绍翠鸟的文章读一读吧.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形成一种内在动力,推动人们去探求知识.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中」

  二:读文作画,张扬个性

  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读完了课文,你对翠鸟又有了哪些了解呢

  生1:我读懂了翠鸟的羽毛非常鲜艳.它长得小巧玲珑.

  生2:我知道了翠鸟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

  生3: 翠鸟很会捉鱼,眼很尖,小鱼是逃不过它的眼睛的.

  生4:翠鸟叫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

  ……

  师:看来,同学们通过读书,已经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给我们描述了翠鸟的外表,活动以及生活习性.你们喜欢翠鸟吗 你最喜欢它的什么

  生1:喜欢它漂亮的羽毛,还有透亮灵活的眼睛.

  生2:我喜欢它捉小鱼很机灵.

  〔以上通过谈了解,多数同学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一句"同学们喜欢翠鸟吗 你最喜欢它的什么 "又掀起了一个小高潮,将学生推向"深入研究"的学习热情之中〕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用你最擅长的方式,选择你最喜欢的内容,进一步深入地学习课文,看谁收获大.谁喜欢翠鸟外形部分 愿意来亲手画一画翠鸟吗 好,请同桌或小组合作,画一只课文中描写的翠鸟.(学生自由分组学习,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

  「这里是本节课学习的重要阶段,教师设计了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方式去学习喜欢的内容,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共同探究,是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

  师:刚才同学们学习很投入,读书很认真.我们来交流一下,哪几位同学愿意来展示一下你们画的翠鸟 大家看他们画得好不好,与课文内容是否相符.(实物投影一个小组送来的画)

  生评:头部羽毛是橄榄色,还应该有花纹,课文中讲"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嘴画得可以,又尖又长.

  师:还有哪几位同学愿意来展示一下自己的画,并给大家介绍一下.

  ……

  「学生介绍自己作品的同时,具体述说了翠鸟的外形.其它学生评价作品的同时,也须依书靠本地落实到每句每词,这就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师:真了不起,能根据自己的感悟想象画出美的图画来,这说明你读懂了课文.老师也画了一只翠鸟(多媒体课件展示),可是忘记了涂色,大家能不能看着提示,来介绍一下它的样子呢 自己练习说一说.

  (学生练习)

  师:请到前面操作并给大家介绍一下翠鸟的外形

  (一生介绍)

  「此处课件的展示,是分解了写作顺序.学生越是兴致盎然,越是聚精会神,越是与作者的观察顺序写作同步,很好地领悟到作者的表达方法."看着提示,介绍翠鸟的样子,练习说一说"正是让学生脱离课本的背诵,这比干巴巴地要求学生放下课本看谁能背诵下来巧妙得多」

  师:学到这儿,你有什么想法吗

  生:翠鸟这么可爱,我真想捉一只来饲养.

  师:是呀,老师也有这种想法.可是能捉吗

  生齐答:不能.

  师:为什么

  生1: 翠鸟太可爱了,应该保护它.

  生2:翠鸟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很难捉到.

  生3:翠鸟应该生活在大自然里,不能捕捉,如果捉了也活不久,会害了它.

  生4: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不能捉.

  ……

  师:你们真是了不起.正是有了它们的存在,我们的生活才如此的丰富多彩.其实,翠鸟在全世界有60多种,我们今天所认识的只是其中的一种.就让这可爱的小生灵在大自然中快乐,自由地生活着吧!(多媒体课件播放:各种各样的翠鸟)

  「这一环节的设计,文道结合,渗透了生态环保教育,从而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了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四:拓展延伸,放飞个性

  师:同学们,这节课大家凭着自己的力量,读懂了课文,你一定有不少的收获或疑问,请大家结合自己的收获或疑问给自己布置一道家庭作业题.

  「自留作业,自行设计,使学生既有自主思考的权力,又激励着他们不断创新的精神,进而超越课文,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Copyright © 2019- wuhaninfo.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