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监的其他释义是:1.指明清两代纳粟报捐入国子监为监生。始于明景帝初。初限于生员,后扩大及平民,称为例监。清代因之。
捐监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捐监详细内容】
⒈指明清两代纳粟报捐入国子监为监生。始于明景帝初。初限于生员,后扩大及平民,称为例监。清代因之。引明黄瑜《双槐岁钞·援例入监》:“景泰改元,詔以边圉孔棘,凡生员纳粟上马者,许入监,限千人而止。”《清史稿·选举志七》:“乾隆元年,罢一切捐例。廷议捐监为士子应试之阶,请於户部收捐,备各省賑济。从之。”
二、综合释义
指明清两代纳粟报捐入国子监为监生。始于明景帝初。初限于生员,后扩大及平民,称为例监。清代因之。明黄瑜《双槐岁钞·援例入监》:“景泰改元,詔以边圉孔棘,凡生员纳粟上马者,许入监,限千人而止。”《清史稿·选举志七》:“乾隆元年,罢一切捐例。廷议捐监为士子应试之阶,请於户部收捐,备各省賑济。从之。”捐监[juānjiān]缴纳财物为监生。起于明朝景帝年间,最初只限生员,后平民也可纳赀为监生,称为「例监」,此制一直沿用到清代。
三、汉语大词典
指明清两代纳粟报捐入国子监为监生。始于明景帝初。初限于生员,后扩大及平民,称为例监。清代因之。明黄瑜《双槐岁钞·援例入监》:“景泰改元,诏以边圉孔棘,凡生员纳粟上马者,许入监,限千人而止。”《清史稿·选举志七》:“乾隆元年,罢一切捐例。廷议捐监为士子应试之阶,请于户部收捐,备各省赈济。从之。”
四、辞典修订版
缴纳财物为监生。起于明朝景帝年间,最初只限生员,后平民也可纳赀为监生,称为「例监」,此制一直沿用到清代。
五、关于捐监的成语
六、关于捐监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