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单元复习课教学策略探究-文档资料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单元复习课教学策略探究-文档资料

来源:乌哈旅游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单元复习课教学策略探究

G623.5

复习课并不只是已有知识的简单呈现,

而是把已经学过的知

识整理归纳起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促进知识之间的联系,使之系统化、

结构化,进而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

区别于其他类型的

数学课,复习课的具体任务就体现在,知识梳理、查漏补缺、构建知识体系、练习巩固、拓展提升。

新常态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复习课应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在实际教学中,复习课应该是在教材解读、学情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精心的设计,要充分调动学生复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通过自主学习、积极互动,努力焕发学生在数学复习课堂中的活力。

目前复习课的现状是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有不少老师将复习

安排密度较大

课上成了练习课,要么分析讲解学生平时的错题,

的练习;要么独立完成作业后,组织半节课的讨论交流。复习课上需要练习但不应该只是练习。要知道复习

?n的重要目标是加

深对知识的理解,使之系统化,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学生思维。

基于以上认识以及对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内容的分析,在实际教学中逐步总结出“课前忆―课中析―课后思”这样的三段式实施方法。

我们

一、“课前忆”。让学生在课前积极的回忆、整理本单元学习过的内容,梳理知识间的关系,为复习课做好准备。但由于小学生年龄的特点,学习水平的差异,有些学生自主回忆整理知识的过程没有具体的方法,效果也往往不佳。我们可以适当地给学生提供一些方案进行引导,一些针对重难点的练习题。

可以是一些有关联的问题,也可以是例如在复习平面图形面积时,

就可以

让学生参考这样几个问题进行整理: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面积计

算公式有哪些?这些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推导时共同的想法是什么?能否根据这些公式的推导过程,画出它们的关系图。在这样的指导下,学生们课前整理的内容很充实,出一目了然的知识结构图。

不少学生能画

也为

这样的“课前忆”不仅效果好,

下一个环节“课中析”提供了丰富的、宝贵的学习资源。

二、“课中析”。在学生课前对知识进行了初步整理的基础上,课堂上针对存在的难点疑点,组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讨论分析,查漏补缺,梳理知识间的关系,将知识结构进一步内化。针对学生错误率较高的题目,也可组织学生评判对错,相互交流解释,精心设计一些有侧重点,层层深入的练习题,使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强化知识结构。例如在平面图形面积计算部分,学生出错率很高的一个问题就是用错公式,

求三角形、梯形面积

时忘记“÷2”,这就可以在“课中析”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发现错误,分析错误原因,练习纠正。根据学生的情况,在“课中析”的环节中可以安排一些有拓展性的综合性题目,

帮助学生系

统的理解、辨析知识,提高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后思”。在课后应让学生进行反思总结,巩固复习的内容,完善认知体系;结合适当的练习达到对知识的熟练应用,并能举一反三。老师可根据学生课后反馈的情况,安排后续教学内容。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这样的实施方法适用范围较广。可根据学生所处的年龄特点,

教师也

检验复习效果,

复习的内容不同,在三段式实施方

法的基础上灵活添加一些辅助形式。

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较强,逻辑思维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那么就可以围绕一个主题,

呈现一组层

层递进的问题串,为复习作导向。一般的做法是,先提出最基本问题;然后变式思考;进一步对比分析,归纳总结。这种方式的最大优点是问题性强,学生学习劲头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在复习圆的面积时,可出示这样一组问题串:1.已知圆的半径是2厘米,求圆的面积是多少?2.已知圆的直径是8厘米,求圆的面积是多少?3.已知圆的周长是31.4厘米,求圆的面积是多少?通过思考、分析与总结,学生能更加透彻的理解圆面积的计算方法,应用能力也进一步提高。

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自觉性和意志力薄弱,

上课注意力集

中时间短,无意注意起主要作用,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图形与几何的知识来说,单纯的知识复习必会令学生感到十分枯燥,师可以在复习课上巧妙设置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但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创设的情境只是出现在课一开始,引入之后

再也不涉及这个情境,这样也无法让学生保持一整节课的热情;如果在复习课的每一个环节、

每个练习中都设置不同的情境,

断变化的情境让学生容易让学生感到应接不暇。置一个可以多向展开的统一情境,

最好是能巧妙设

融合到整节课中,学生会十分

专注并且轻松愉快地完成整个复习过程。例如在复习长度单位时,就可以构思一个生活情境,

巧妙地把毫米、厘米、分米、米、

在这样的情境中,教师引

千米等有关知识都融入到这个情境中。导学生一边回顾所学的长度单位,

一边将这些长度单位放在在一

起比较分析,概括它们之间的联系。有了生活中情境作支撑,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具体形象,学生的复习过程也充满快乐。

教无定法,我们应该根据复习课的内容选择适合学生的复习策略,但无论采用怎样的形式,都要认真把握复习课的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复习的整个过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