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七年级上册英语试卷分析

七年级上册英语试卷分析

来源:乌哈旅游
 ( 2015-2016-1)七年级上册英语Unit1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试卷总分为100分。试卷总体上是以七年级unit1为主要考查范围,通过笔试完成考试,没有涉及听力内容。以考查基础为主,兼顾综合运用。 考试成绩来看发现以下问题: 问题一:易得分,送分题成了难题。

本次考试中第一大题均为本课的内容,来源于课本,也未进行太多变化。但学生做这道题时正确率非常低,成了丢分大题。

成因分析:在批卷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做第一大题时,记忆的单词似是而非。背了课文不会运用。:

方法:一、注意题干中的暗示信息。从给出的句子和单词中找出相关的隐含信息, 把握句子整体意思。二.注意常见的固定搭配。三.从选项出发,排除一看就不适合的选项。分析备选选项的适用语境,再返回题干找答案 的支撑点。 问题二:完形填空(10分)。大多问题出在第3题和第6题。 其中第6题是考第三人称做主语句中be from,(be)第三人称用is。很多同学不会举一反三。 方法:完形填空答题步骤 一.通读全文,了解大意。 二.瞻前顾后,逐步填空。 三.认真复查,适当调整。1、用验证法将选定的词汇带入全文,从结构和意义上分析。2、用推理法,对文章的主题,情景的发展,做出合理的推断。3、 上下文的搜索法,从上下文中找出提示或发现答案。4、最后,用排除法逐一验证四个选项。

改进措施:单词记忆要兴趣化,有变化。在句中记,在用中记,将成为我们以后单词教学的突破点。要加强回答问题的笔头练习。

问题三:阅读理解解。步骤 一.分析题干,找出重点词汇。 二.带着问题,关键词在原文中寻找。 三.重点分析关键词所在的句子。结合前后句,综合理解。 单词拼写 一.要把单词融入的句子中去。考虑它的词形,词性,词义以及单复数的变化,要符合句子 的所表达的意思。 作文写作方法 一.针对要点信息进行组词分类,规划句子。避免“数字”和“凑字”的情况 措施:要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责任感的培养。 问题四:学生集体对句型转换和补全对话不会做。

本学期我们缺乏练习的训练,《新目标英语》这套教材的特点就在于教材简单,教师不能教教材而要用教材,我们虽然也进行备课,但是备写练习的精力投入还是不够,因此这两种题型失分可谓是十之八九。 措施:内容要讲,题型要见,题与教材要相互补充。

问题五:作文,学生在作文方面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语言,不能用规范的语言表达规定的内容,不能把规定的内容用合理的句子连接起来,

不会思考短文中需要的语言结构是时态等等,所以作文完成的情况就出现极大的两极分化现象。但是本次的基础写作和书面表达都是在平时训练过多次的,大多数学生也写得较好,可是分数给的却很低,让人不能理解! 问题四:两极分化问题凸显。

由于应得分处失分,综合应用处失分,因此,此次考试成绩整体较低,但是两极分化扩大化也在本次考试中比较明显。 措施:潜能生的关心和辅导要更多一点。 成果:

本次考试非常有必要性,具有非常强的诊断性,使老师与学生都明白了教学与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它将指导我下一步的教学与回顾上个月的教学工作。我相信,我能在反思中成长。

( 2015-2016-1)七年级上册英语Unit2试卷分析

一、试卷总体分析

本试卷以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部分题目比较灵活,突出考查了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观察、思维、判断、分析、推理的能力。主客观题型相结合,内容丰富,试题简单,试卷主要覆盖了第一单元内容,其中又重点考查了语音知识,知识与技能并重,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评价理念。

二、各项试题评析

笔试部分。这部分的试题比较结合学生的学习内容,并突出重难点的考察,基本将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要点和语法要点进行了一个检验。但是选择题6题和12题有点。注意区别名词所有格。1. 一般情况在名词后加's 。2. 在以s结尾的名词(包括以s结尾的复数名词)后面,只加 '。 如果复数名词不是以s结尾的,末尾也要加's。3. 表示词组内的并列名词各自的所有关系时,须在各个名词后加's;如果一个东西为两个人或者两个以上的人共同拥有,只在最后一个名词后面加's。

对于we和our的区分,此次考试涉及了,也给选择填空题增加了难度。完型填空题的难度也较大,学生主要的错误出在对原文的句子含义没有读懂,单词不会搬家,不会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猜读,而被其中的生词干扰而影响阅读理解和判断选择。如18空“They are( ____ ) Eggs are yellow.”这句的选项下一句eggs就告诉了上一句的答案。三篇阅读理解题中,A、B篇主要考察学生的阅读技巧和判断答案的能力。阅读中,用“带入法”,将判断的句子带入文章之中进行对比,这样很容易区分出句子的正误,得到更有把握的判断。C篇的问题是设计中,提问方式“What can we know from the passage?.”要求对全篇文章进行理解,可能会给普通学生造成一定的理解难度,从而影响选择。C篇的文章因为多次训练过,所以失分不大,做得较好!词汇运用这类题向来是区分较好学生和普通学生的分水岭,所以对我们的普通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成绩不理想。补全对话,更是比较难,句子的写练,普通学生没有能力多掌握,因此失分较多。作文,学生在作文方面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语言,不能

用规范的语言表达规定的内容,不能把规定的内容用合理的句子连接起来,不会思考短文中需要的语言结构是时态等等,所以作文完成的情况就出现极大的两极分化现象。但是本次的基础写作和书面表达都是在平时训练过多次的,大多数学生也写得较好。

三、今后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应该通过集体备课、教研活动等形式,加强整体策划、分工合作、知识点落实、练习到位的训练。

2、应该组织编辑或选择一些听力的同步练习题,加强学生的同步听力技巧训练,提高学生听力题型的适应和应变能力,培养良好的听力心理素质。

( 2015-2016-1)七年级上册英语期中试卷分析

一、试卷分析

本次试卷考查范围为七年级英语上册至Unit2,试卷由听力和笔试两大部分组成。听力部分题型与近年中考题相似,笔试部分由单选、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句型转换、汉译英、阅读填词和书面表达几大板块组成,分别考查了学生听力能力、知识积累、阅读理解和语言运用等能力。 二、考情分析

听力部分学生普遍失分较多。学生基础好一点的,失分在2分左右,平时成绩差一点的,失分在15分左右。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学生确实听力能力差,有待提高,二、听力语速有点儿快,且没有按要求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读题和答题。成绩好一些的学生反映,听力丢分主要是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读题和答题。

笔试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基础知识,学生的得分率都比较高,除了极个别基础特差的学生。阅读理解第三篇虽然有很多的生词和新句型,但由于给出了汉语注解,学生基本上还是可以在原文中寻找有关信息,比照所给答案就能找出正确答案,大大降到了难度。这次汉译英题与平时训练稍有不同的是没有给学生一空一词的提示,学生在翻译时有掉词的现象。如:谢谢你的帮助这一题,许多学生的答案是Thankfor或Thank,由于没有给一空一词,正确答案是Thanksfor或Thankyoufor,明显是增加了题目的难度。单复数不能保持一致让学生丢了较多的分。阅读填词中here这一词,许多学生都填成了help,没有注意上下文的意思是他在中国这儿拥有许多朋友。书面表达要求学生根据所给的信息描写两幅图片,学生一般都能有条理地进行描述,但在表达上有习惯性的错误。如:在句子中掉了is或are,或者是is和are不分;Thenextphotoismyroom和Iliketidy是最常见的两个句子,其实在教材P11和P23有这样的句子:Inthenextpictureismyroom;Iamtidy,butmysisterisnot. 三、教学策略

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 1、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把握教材,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把被动的英语学习变成主动的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对基本

语言点,即每单元语言目标的掌握教师要及时检查并落实。从书写的情况看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还要进一步加强,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2、加强听力训练,泛听和精听相结合,加强听力技巧指导。 3、提高课堂效率,精讲多练,听说读写译要体现在课堂上。

4、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如所有的选题答案都要从语法和语境两方面综合考虑,即符合语法规则和上下文意义通顺。

5、加强阅读教学,让学生养成收集积累的好习惯。寻读是做阅读理解题的基本方法,但理解是前提,如猜词义和选标题等。

6、书面表达要多练笔,且要多和学生面批面改,让学生在反思中不断地积累和调整,借以提高英语水平。

( 2015-2016-1)七年级上册英语Unit3试卷分析

一、试卷总体分析

本试卷以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部分题目比较灵活,突出考查了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观察、思维、判断、分析、推理的能力。主客观题型相结合,内容丰富,试题简单,重点考查了语音知识,知识与技能并重,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评价理念。 二.选择填空(15分)。大多问题出在第3题和第13题。 其中第14题是区别much和many的运用,同学们掌握的不熟。

1. 请用正确的形式填空。(10分)。本题中每一小题平时都重点强调过,可仍有错误,主要集中在第3题和第5小题上,第5小题,很多同学不会举一反三。 2. 从方框中选出一些词填到短文中去(10分)。本题考查学生对日常用语的运用,大多数学生得到了满分。但少数同学甚至连题目意思都还没搞清。 3. 口语运用:(10 分)通过本小题我发现本班同学对一般现在时掌握的还不够熟练,尤其是它的一般疑问句形式,“do”和“does”乱用,后面动词不还原大有人在。

4. 书面表达。15分)写一篇文章介绍自己家人和他们喜欢的东西,要求字数在50个词左右。

平时我要求学生做阅读理解时,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推理能力很差,由于类似的作文平时写得不多,所以大多数学生都写得不是很好,不能注意到用第三人称单数,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加强训练。

三、存在问题:

1、知识方面: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不牢。如:字母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不会正确使用标点;不理解句子的概念,句子中第一个单词首字母不大写,主谓顺序颠倒。语音知识掌握得也不到位。

2、能力方面:审题不清,不理解题目要求,语言运用能力不强。句子翻译,书面表达得分都不高。特别是阅读理解,很多同学不理解句子的含义,以至于无法进行作答,纯粹是瞎蒙。

四、教学建议

1、做好衔接,打好基础。

尽管从小学三年级就已开设英语课程,但由于种种因素,学生小学毕业后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与中学英语教学有脱节现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开学初的一段时间进行全面复习,集中学习字母,语音,为学生进一步学好英语打下牢固基础。

2、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兴趣是学习的保证。七年级学生对英语具有强烈的新鲜感,教师应抓住这一有利因素。另外,还应要求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书写工整,作业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养成课前预习,课堂互动,作业批后订正,试卷考后查漏补缺等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记忆能力,突破词汇量这一难关。

词汇量是学习语言的障碍之一,新课程特点之一就是词汇量大。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单词记忆的方法:读音记忆法,同义词归纳记忆法,反义词归类记忆法,词类归类记忆法,前缀后缀记忆法等,但是这些方法一定要适应学生。

4、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

加大当堂训练的力度,把“四清”(堂清、日清、周清、月清)的落实作为工作的重点来抓。课后还要加大读、背、写的训练。

5、面向全体学生,防止两极分化。

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关注学困生。在教学过程中,从备课、课堂提问及作业设置,应该有层次,避免一刀切。多种方法,多种手段实施教学,使各类学生都能学有所获,都能获得成功。

总之,教师应结合教学实际,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评价手段,保持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七年级英语试卷共七大题,由以下几个题型构成。本套试卷没有偏题、怪题, 整个试卷难易适中。

一、词汇(10分)平均得分约为6分,单选(25分)平均得分约为17分、句子

问答(10分)平均得分约为6分、完形 填空(10分)平均得分约为6分、阅读

理解(30分)平均得分约为18分、连词成句(5分)平均得分约为3分和书面 表达(10分)平均得分约为6分,两班平均得分约为63分。 二、存在问题:

1、知识方面: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不牢。如:字母书写不 规范,字迹潦草;不会正确使用标点;不理解句子的概念,句 子中第一个单词首字母不大写,主谓顺序颠倒,搞不清陈述句、 疑问句、肯定句与否定句的区别。

2、能力方面:审题不清,不理解题目要求,语言运用能力不强。 三、教学建议

1、做好衔接,打好基础。

尽管我区从小学三年级已开设英语课程,但由于种种因素, 学生小学毕业后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与中学英语教学有脱节 现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开学初的一段时间进 行全面复习,集中学习字母,语音,为学生进一步学好英语打

下牢固基础。

2、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兴趣是学习的保证。七年级学生对英语具有强烈的新鲜感, 教师应抓住这一有利因素。另外,还应要求学生上课认真听讲, 书写工整,作业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养成课前预习,课堂互动, 作业批后订正,试卷考后查漏补缺等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记忆能力,突破词汇量这一难关。

词汇量是学习语言的障碍之一,新课程特点之一就是词汇量大。 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单词记忆的方法:读音记忆法,同义词 归纳记忆法,反义词归类记忆法,词类归类记忆法,前缀后缀记 忆法等,但是这些方法一定要适应学生。 4、实施“任务型”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

教师应尽可能创设较真实的语言环境和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设 置一些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的语言任务教学活动,引导 学生结合语境,运用观察、发现、归纳和实践等方法,学习语言 知识,感悟语言功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6、面向全体学生,防止两极分化。

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关注学困生。在教学过程中,从备 课、课堂提问及作业设置,应该有层次,避免一刀切。多种方法, 多种手段实施教学,使各类学生都能学有所获,都能获得成功。 7、完善评价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应结合教学实际,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评价手段,保持学生 学习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全面

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文 章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