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儿街明德小学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方案
为了提高我校处理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救援反应速度及协调水平,确保迅速有效地处理各类突发事件,根据有关法律和与儿街中心学校安全应急预案规定,制定本预案。
一、安全应急工作原则
安全应急是指发生突发事件时,能迅速有效地组织应对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防止突发事件扩大,安全应急工作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依法行政。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依照法定程序,正确履行教育安全和监管职责;
(二)统一指挥。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认真落实中心学校的突发事件应急部署和要求,统一行动,令行禁止;
(三)协作配合,快速反应。细化分工,明确责任,密切配合,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同时应急处理要快速、有效,要保持上下信息畅通,及时沟通,统一调度,果断应对,迅速阻止事态恶化。
二、安全应急工作组织领导
我校成立安全应急工作领导组,统一组织安全事故应急工作。 1、领导组成员: 组长: 冯本山
副组长:余宏军 周世金 余和中
成 员:张立志 杨辉 罗时明 李必松 万直清 叶其志 刘庭贵 叶仁琼 杨步新。
2、主要职责:
(1)统一指挥,协调应急施救工作。 (2)组织制定并实施应急救援计划。
(3)统一调配应急施救的人员、物资、器材等。 (4)宣布应急程序的启动和终止。
(5)根据安全事故的具体情况,联系上级领导机关和相关部门。 3、设立工作组 (1)、警戒维护组: 组 长:余和中
成 员:叶其志 刘庭贵
主动或配合做好现场保护、危险人员撤离、维护现场秩序、劝说围攻群众离开事发现场等。
(2)、紧急抢救组: 组长:冯本山
成员:杨步新 各班主任
主要是开展现场施救,联系公安、交警、消防、医护人员。 (3)、信息联络组: 组 长:余宏军 成 员:各班主任
保持与上级及相关部门的联系,保持信息畅通,及时、准确地向上级汇报事态发展的情况,向相关部门通报有关信息。必要时向有关部门发出紧急求援。
(4)、后勤保障工作组 组 长:余和中
成 员:李必松 杨步新
负责现场施救人员及其他人员的食宿安排,组织救援物资,协助做好救援工作。
(5)、善后处理组:
组 长:冯本山 成 员: 各班主任
做好劝解、安抚、慰问等工作,妥善处理善后事件,消除不稳定因素。
(6)、预备机动组: 组 长:叶其志 成 员:各班主任
领导组临时确定随时听候总指挥的调动、使用。 三、应急组织
处置突发事件,坚持属地原则,上下联动、快速反应,一旦出现应急事件,要按照预案程序迅速建立应急机构,实现应急联动。
主要步骤:
1、突发事件发生或预警:对校(园)内发生的突发事件或可能出现的安全紧急情况立即上报领导组。
2、信息核实汇总:领导组接到上报的应急信息后,要立即核实。研究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如启动应急预案,应急办要迅速处置突发事件。
3、制定应急措施:应急办要本着快速、及时、合理、有效的原则,制定专项应急措施,积极做好落实工作,指挥相关单位做好应急工作的处置。
4、应急处置报告:应急办要及时将突发事件处理情况报告领导组;应急工作处置解除后,领导组要及时总结,形成应急处置报告,以书面形式呈报中心学校。
四、应急分级与处理 (一)应急分级
根据应急工作情况,应急工作可分为Ⅰ级、Ⅱ级、Ⅲ级三个等级,Ⅰ级应急适用于重特大突发事件的应急,Ⅱ级应急适用于中等等级的突发事件的应急,Ⅲ级应急适用于一般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应急的分级与启动由应急指挥部确定和宣布。
(二)应急处理
(1)突发事件发生单位要迅速采取措施,封闭并保护现场,抢救受伤人员和财产,疏散危险区域人员,控制事态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2)领导组应及时赶赴现场,制定具体的应急措施,组织救援工作;同时,根据事件特点和严重程度,紧急调动有关单位及人员迅速赶到现场。
(3)应急救援工作应制定严格的安全技术措施,严防事故损失程度扩大。
(4)参加现场救援处置的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救援方案实施救援,未经应急指挥部负责人批准,不得擅自改变计划。
(5)应急预案启动期间,应急办所有人员、相关单位的人员手机要保证24小时开通,严禁关机或不应答,做好值班和后勤保障工作。
五、应急保障 (一)通信和信息保障
应急响应期间,保持24小时联络畅通,保证信息传递及时、准确。应急办要确定专人,对系统进行维护,确保网络畅通。
(二)应急救援与装备保障
1、各组要在应急预案启动期间,快速反应,迅速调动物资、人员,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顺利开展。
2、各组应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机构建设,配备必要的车辆,通讯及其他技术装备,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宣传引导
应急响应期间,特别重要的信息发布要经应急指挥部审批,统一口径,统一发布。应急办要积极做好宣传工作,树立良好的舆论导向,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
六、后期处置 (一)应急结束
突发事件得到控制后,由应急总指挥宣布应急结束。 (二)善后处置
要在妥善处置应急事件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日常安全监管工作,尽可能通过制度化建设,落实责任,规范工作程序,切实消除不安全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应急结束后,要对事件发生的原因、处理经过、后期处置等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总结,形成文字材料,在规定时间内上报应急办。同时,要及时查找工作漏洞,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切实完善相应的专项应急制度,提高应对同类事件的能力。
(三)责任追究和奖励
1、严格追究瞒报、迟报、漏报信息责任。对突发事件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的,要依法给予主要负责人行政处分。
2、严格追究相关人员“不作为”责任。对未按照应急指挥部及政府应急预案要求,不积极配合、推诿扯皮,严重损害指挥部形象,影响恶劣、后果严重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3、严格追究工作不力责任。对因应急处理不力,行动迟缓,玩忽职守,失职渎职,致使事故蔓延、扩大的,要追究相关单位、人员的行政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14年4月11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