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A2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奥斯特实验”资源表格及文本

A2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奥斯特实验”资源表格及文本

来源:乌哈旅游
 资源名称 “奥斯特实验”文本 资源形式 文本 来源渠道 搜狗百科 作用 使学生了解奥斯特实验的相关背景及意义。 直观体现奥斯特实验现象,理解“右手螺旋定则”。 “奥斯特实验”图片 图片 百度图片

奥斯特实验表明通电导线周围和永磁体周围一样都存在磁场。奥斯特实验揭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本质——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电流是电荷定向运动产生的,所以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实质上是运动电荷产生的。这一现象由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于1820年7月通过试验首先发现。

实验内容:显示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的实验。如果在直导线附近(导线需要南北放置),放置一枚小磁针,则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磁针将发生偏转。这一现象由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Hans Christian Oersted,1777—1851)于1820年7月通过试验首先发现。

奥斯特实验从判定电流周围磁场方向的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认识磁场的方向性及磁感线的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了解环形电流、通电螺线管磁场的磁感线,以及条形磁体和马蹄形磁体磁场的磁感线,进一步认识磁场的方向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