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桂西北喀斯特山区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

桂西北喀斯特山区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

来源:乌哈旅游
2011年第30期 科技一向导 ◇能源科技◇ 桂西北喀斯特山区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 杨凯 (河南省地矿局第三地质调查队河南信阳464000) 【摘要】作者根据河池市各县(市、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资料,对河池市地质灾害类型、发育特征、形成条件、危害性进行了全面分析总 结,并针对河池市地质灾害诱发因素,提出了相应防治对策,以期能对桂西北喀斯特山区地质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有所裨益.继而促进贫困落 后地区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喀斯特;地质灾害;灾害防治 1.地质灾害的基本类型 根据2008年完成的1:10万县(市)地质灾害调查资料.河池市11 个县(市、区)发育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危岩、崩塌、滑坡、地面塌陷、不稳 定斜坡、泥石流6种地质灾害。据统计.全市l1个县(市、区)发现有地 质灾害1897处,其中危岩731处,崩塌491处。滑坡469处,地面塌陷 164处。不稳定斜坡34处.泥石流8处。 1.1危岩 危岩是正在开裂变形.并可能发生崩塌或滑坡的危险岩体或山 体,是广西主要的地质灾害隐患。危岩在河池市各县 、区)石山地区 均有分布,已发现有731处。其占全市地质灾害39%.以都安县、金城 江区、宜州市、大化县、天峨县、风山县分布较多,占全市危岩数量 75%。河池市危岩的数量也较大.占全广西已发现危岩体数量的30%。 在体积规模上,全市危岩以小型为主.占99%,其次为中型,占1%。 1.2崩塌 全市有崩塌点491处,占全市地质灾害67%。崩塌包括土质崩塌 和岩质崩塌,以土质崩塌为主,占80%。崩塌主要分布于天峨县、东兰 县,占崩塌总数38%,其次为南丹县、风山县、都安县、环江县和大化 县,占崩塌总数50%。体积规模以小型为主,占99%,只有少数崩塌达 到中型规模 1.3滑坡 残坡积层,占全市地质灾害点总数的37%。 2.2.3受地形地貌条件控制 河池市滑坡、土质崩塌、泥石流多发生在碎屑岩组成的中低山地 貌区,岩石崩塌、危岩及岩溶塌陷在岩溶峰丛洼地、峰丛谷地地貌区。 此外.不同自然边坡坡度,地质灾害发育程度有所不同。一般坡度为 25~5Oo时,地质灾害发育程度较高,在这个坡度范围内,人El密度较 大.对环境的破坏程度较高,也容易产生地质灾害。在坡度小于l5。时, 斜坡较缓,一般不易产生地质灾害。当坡度大于5Oo时,人类工程活动 较少,除岩石崩塌和危岩外.地质灾害较少 3。地质灾害危害特征 河池市崩塌、滑坡、崩塌等灾害的发生,给当地生命财产造成了极 大的灾害损失.严重影响人民的正常生活和生产秩序 3.1危害城镇、农村居民生命财产 受地形地貌的制约。河池大多数城镇、农村居民房屋均修建在山 坡下 由于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灾害的频繁发育,广大群众的生命安全 和生存环境得不到有效保障.严重影响到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和当地经 济的发展 地质灾害导致一些原本尚未或已脱贫的群众贫困程度进一 步加剧或又重新回到贫困行列 3.2危害学校安全 全市有滑坡点469处.其占全市地质灾害25%,滑坡均为土质滑 坡。滑坡主要分布在巴马县、南丹、凤山县、天峨县,占全市滑坡总数 69%,其次为金城江区、环江县、东兰县、大化县、罗城县、宜州市和都 安县,占全市滑坡总数31%。滑坡体积规模97%为小型,3%为中型,没 有发现大型滑坡 1.4不稳定斜坡 不稳定斜坡分布于天峨县、金城江区、环江县和罗城县,全市发现 有34处.占全市地质灾害总数1.8% 1.5泥石流 在已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中.全市有51所中小校校舍受到地 质灾害危害。受威胁的师生15717人.财产1755.4万元。 3_3影响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河池市矿产、水能和旅游等资源丰富.地质灾害一直是阻碍许多 地区资源开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南丹大厂、车河等矿区. 存在采空区塌陷、泥石流隐患;环江北山矿区、罗城煤矿区存在采空区 塌陷隐患: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并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产 和生活秩序。 4.地质灾害诱发因素 河池市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主要与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 调查发现有8处泥石流,其中南丹、凤山县各3处,天峨、环江各 貌有关。诱发因素主要是降雨和受人类工程活动控制。 1处.均为沟道型泥石流 4.1降雨量及强度 2.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统计分析表明河池市85%以上的突发性地质灾害与降雨有关.汛 河池市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主要表现在规模、空间分布和时间等 期地质灾害造成伤亡人数占全年90%以上。从历史资料分析.一般日 三个方面。 降雨量25mm即可引发崩塌、滑坡,日降雨量达到50mm(暴雨)时各 2.1地质灾害规模以小型为主 地发生地质灾害的几率更大 在已发生的地质灾害中,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人员伤亡、经 4-2人类工程活动 人类工程活动是河池市地质灾害的另一个重要诱发因素.其对地 济损失分级.河池市所发生的突发性地质灾害主要以小型为主.占 97%:中型占2%,大型、特大型很少,约占1%左右。值得注意的是,近 质灾害的影响形式主要有:修路和建房边坡开挖、矿山开采。特别是农 年造成人员伤亡的突发性地质灾害中.很多是因小型岩石崩塌和滑坡 村建房时。因为其宅基地选择不合理。不考虑地质灾害的威胁因素,切 所造成。 坡过陡.有的坡度达5O一60度.无截排水、无支挡,房屋紧靠坡脚,有的 2.2地质灾害分布广.地域性强 只有一两米.有的甚至利用山坡的陡坡就作为房屋的后墙。有的房屋 2.2.1地质灾害范围广.多发频发 建在不稳定斜坡上,有的房屋建在冲沟出口。在边坡上不合理的切削 从调查的结果看,河池市各县(市、区)几乎每个乡镇都发生过地质 坡脚.破坏了边坡的天然平衡状态。一旦遇到较强降雨,容易发生地质 灾害或存在地质灾害隐患:并且每年都有发生.有些地方一年内多次 灾害。据统计.河池市有81%的地质灾害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 多处发生, 5.地质灾害防治建议 2.2.2受地层岩性的控制 5.1开展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做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岩崩、危岩、岩溶塌陷主要分布在石灰岩地区,占全市地质灾害总 针对地质灾害多发的居民区、矿区等重点地段开展详细地质灾害 数63%,土质崩塌、滑坡、泥石流和不稳定斜坡主要分布在碎屑岩区的 调查、排查,查清灾害隐患,科学规划各项地质灾害治(下转第263页) 作者简介:杨凯(1982一),男,河南信阳人,助理工程师,工学学士,主要从事地质灾害评估、地基及基础工程技术管理工作。 ◇水利专论◇ 科技一向导 2011年第30期 关于乡镇水利站建设的几点建议 刘爱霞 f阳谷县水务局 山东【摘阳谷252300) 要】随着社会形式的发展,乡镇水利站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越来越多,迫切需要改革,如何充分发挥水利站在水利建设中的作用,是各 级水利部门认真研究和解决的一大问题。 【关键词】改革;建设;服务 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县级政府应加大对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 的扶持力度,增加投入.落实经费。按照定岗核编情况。落实基层水利 管理单位人员工资及劳保、医保等公共支出部分,列人财政预资,按时 足额发放。财政和水利部门可从农田水利事业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 的资金用于基层水管单位的运行管理和设施建设。并在小型水利工程 投资中提取一部分资金作为前期工作费用.以解决水利站在工程规划 设计及施工组织方面的经费需求。 2.2加强水利站建设要加强职业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要从单一性的人事组织管理向综合性的人才开发管理转变.突出 抓好水利站人员的职业培训工作。指定全员培训计划.建立上岗任职 和继续教育培训制度,组织开展政策法规、市场经济、专业技术、经营 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推行岗位资格证书制度.将职业培训与人员使用 结合起来,培养一批技术管理骨干,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择优选配水 利站人员,使其真正做到懂水利、爱水利、干水利,逐步建立起一支适 应行业特点的乡镇水利队伍。 2.3加强乡镇水利站建设要加强领导组织 水利站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关系到农村水利事业的发展.关系 到水利站职工的切身利益.水利站建设必须经过改革,改革过程中的 人员分流、债权债务处理以及改革后新的基层服务组织的生存与发展 都离不开国家的政策与资金支持。要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完善的改革 方案.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争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确保改 革的各项工作健康有序的进行。 2.4加强乡镇水利站建设还要开展多种经营.壮大自身实力 搞好基层水管单位的多种经营.既是自身建设、行业发展的客观 需要,也是兴水增效、服务“三农”的正确选择。因此,在节水灌溉、乡镇 供电、水电水产、种植养殖等方面,要立足行业特点,发挥自身优势,创 多年来.乡镇水利站作为最基层的水利服务单位,为农村水利乃 至整个水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形势的发展,乡镇水 利站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越来越多,程度越来越重,迫切需要改革。由于 乡镇水利站所提供的服务大多具有很强的公益性。所涉及的水利工程 多跨行政区域。与乡镇其他站所的相比,当前水利站的建设更为复杂, 难度更大.如何加强乡镇水利站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水利建设中的 作用.是各级水利部门当前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一个大问题。 1.阳谷县乡镇水利站现状 阳谷县所辖18个乡(镇、办事处),共有职工108人。其中正式工 39人.临时工49人,退休职工20人。乡镇水利站的位置,主要是:按 乡镇设置.由乡镇政府主管。目前乡镇水利站面ff缶的困难和问题是: 1.1人员结构不合理.技术力量薄弱 主要表现在乡镇水利站人员学历偏低。专业技术人员偏少。在所 有水利站在职职工中.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只占总人数的15.5%.有 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只占总人数的18.6%。 1.2体制不顺.机制不活 多年来.乡镇水利站承担了大量的基层水利建设任务.如抗旱防 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村水利工程维护管理、水资源开发保护等。 这些工作大多具有很强的公益性.而政府又没有对乡镇水利站的公益 性和经营性职能进行明确界定.并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或市场机制. 以致长期以来职能混杂.难以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1-3经费紧缺.维系艰难 作为乡镇水利站基本上已脱离县市县水利部门经济支持,乡镇财 政也较困难.水利站人员工资绝大多数由乡镇负担,水利站经费来源 面临更大的困难。由于经费严重不足,职工收入低下。工作条件也极为 艰苦.导致职工队伍不稳,人才难留。 2.加强乡镇水利站建设的建议 2.1加强乡镇水利站建设要改革投资体制.落实扶持政策 办实体。建立基地,大力开展多种经营活动,增强基层水管单位的自身 实力,增强综合服务功能。 作者简介:刘爱霞(1976一),女,山东阳谷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农田水利工作。 (上接第298页)理工程。 5.2开展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完善群测群防体系 河池地质灾害多发、高易发区设立地质灾害监测点.将监测预报 工作逐步推进到县、乡一级及隐患点。目前河池市已初步建立了以县 为单元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但是所调查.大多数群测点存在没 有按要求进行监测。以及监测经费落实等问题.群测群防没有真正到 位。今后应加强这方面工作,建立完善以群测群防为基础的县、乡、村、 屯四级防灾体系 5_3合理布置小城镇和农村民居选址 在城镇、新农村选址和规划、建设过程中.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 估,从行政手段上改变农村居民建房忽视地质灾害威胁的现象。避免 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出现新的地质灾害隐患 5.4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目前广大群众特别是山区农村群众普遍对预防地质灾害意识淡 薄.防灾实用知识缺乏.建议各级政府将对农村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 宣传和培训作为重点.加强宣传培训工作,提高群众对切坡建房及居 住安全的认识,使干部群众普遍知道建房如何才能避引发地质灾害、 知道灾害前兆识别、简易监测方法、报警方式、躲避路线等.促进群测 群防体系的有效运行,促进主动避灾。 5.5开展隐患点治理 对存在严重隐患的地质灾害点,作好治理规划,对稳定性差、危险 性大、预防难度较大、规模较大的危岩尽快组织工程治理或搬迁避让. 解除隐患。 【参考文献】 [1]崔嫒.灰色一周期外延组合模型在地质灾害频数预测中的应用叨.扬州职业大 学学报。201 1,(01):40—42,50. [2]汪永晨.怒江,能不能建坝?——两名地质学者回应,绿色能源——水库大坝 与环境保护论坛[J].环境教育,2011,(04):19—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