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资源优势的 高效农业发展模式分析 ■ 杨仪青(中州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郑州450000) ◆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A 社会效益。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应以市 内容摘要:本文在理清高效农业内涵 场作为切入点,关注市场需求。经济活动 的基础上.运用区域经济的相关理论, 的社会效益与是否满足社会需求密切相关。 研究河南省高效农业发展的区域资源 关注农业经济的社会效益,应满足社会基 优势;并根据河南省各地的区域特征 及优势,引用市场机制,探索符合经济 本的生存需要,生产较多的农产品;满足 发展实际、具有一定区域特色的高效 社会的安全需求,关注产品的质量,生产 农业发展模式。旨在促进农业资源的 出安全的绿色产品;满足社会更高层次的 合理开发,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区域农 精神需求,让农民参与到各种经济活动中, 业的协调发展。 在参与中提高积极性和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关键词:区域资源 优势 高效农 业 发展模式 河南 各种经济活动所带来的对人类生存环 境的效果和影响,称之为生态效益。人类 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然而,农业 在各种经济活动过程中,应该保持生态平 资源短缺与浪费现象却很严重,农业生产 衡,不破坏生态系统平衡规律,实现人与 率低,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农民组织化 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效益更看重的是未 程度低,严重阻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在 来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它关系到人类 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利用有效资源 生存发展的根本利益。在发展高效农业的 创造无限的经济利益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过程中,应站在更高的角度,注重产业的 提高农业效益是关系人类生存的永恒主题。 长远发展,要以不牺牲生态效益为前提条 高效农业的概念与内涵 件下去追求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高效农业是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区域 高效农业发展的区域优势 环境资源,以现代高科技为支撑,把各种 作为一个农业大省,河南应该重点把 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组合,并最终把经济、社 经济发展方略放在利用本区域的资源优势 会和生态组合成综合效益最佳的一种生产 上。在众多的农业生产区域因素中,抓住 经营模式。高效农业中效益有着十分丰富 关键的区域因素至关重要。总的说来,区 的内涵,主要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 域因素中的气候、地形、市场和交通等因 生态效益。 素通常是高效农业在区域选择中所考虑的 企业的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可以通 重点。 过经济效益反映出来,经济效益要求企业 河南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热 最大限度节省劳动成本而带来同量的产能, 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 或者使用相同数量的劳动力成本而带来最 风气候,同时还具有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 大的有效产能。效益的提高能给企业带来 陵山地气候过渡的特征,具有四季分明、雨 更多的利润,追求更高的利润是企业的终 热同期的特点。全省由南向北年平均气温 极目标,因此,生产商通常会有意识地提 为15-7~12.1℃,年均降水量1380 6~ 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532 5毫米,降雨以6~8月份最多,年均 各种经济活动所带来的对社会各方面 日照1848 0~2488.7小时,全年无霜期 所产生的非经济效果和影响,诸如对社会 189~240天。良好的自然资源条件使得河 文化、政治和宗教等方面的影响,称之为 南的农业经济繁荣丰富。截止到201 2年 114商业时代(原名《商业经济研究》】2013fl ̄.23期 底,河南省的粮食总产量连续7年超过千 亿斤、连续9年创历史新高、连续12年居 全国的首位河南省用占全国1/16的耕地, 生产了总产量占全国1/4的小麦、1/10的 粮食。除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之外,河南省 每年还向国家贡献400亿斤以上的粮食及 其制成品。 河南在中部六省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区 位优势,地处中原,承东启西、联南贯北, 在全国生产力布局以及东西区域经济协调 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京广与陇海 两大铁路干线通往全国,贯穿全省的京珠 与连霍两大高速公路干线都在郑州交会, 河南逐渐形成了非常实用方便的交通运输 网。随着河南到西安、武汉、北京、广州等 地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的运行,河南逐步 成为全国的高速铁路枢纽。发达的交通运 输系统,是河南发展高效农业的巨大区域 优势。这使得区域与区域之间的交流与合 作更加便捷,为河南区域农业的高效市场 化发展提供动力保障。 特殊的区域使得河南省具有独一无二 的交通优势、足够的市场规模、较小的市场 半径和较低的物流成本,丰富的自然资源 和廉价劳动力,加上政府政策的支持,这些 都为高效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条件。 高效农业发展的区域模式 (一)特色产业带动型高效农业发展 模式 特色产业带动型高效农业发展模式, 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利用独特的区 域自然资源禀赋、独特的技术、独特的市 场掌握所形成的特色产业。 1典型经验。特色产业带动型高效农 业发展模式中的特色产业主要包括特色种 植业和特色养殖业。 特色种植业。原阳大米是新乡地区原 阳县一带的特色农作物,利用当地特殊的 自然环境和气候特征,不仅建立了以水稻 农作物为主的种植基地,还采用市场化运 作,进行品牌化运作。目前,原阳大米不 仅是当地人购买大米的首选,而且正逐步 走向省内外其他区域,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一些区域还有以大棚蔬菜种植业带动当地 农业高效发展,光山县十里庙、中牟县老 八庄、卫辉县焦庄、杞县王堂村、襄城县 尚庄村等都是大棚蔬菜种植业的典型村庄, 这些村统一规划,走市场化道路,进行集 中连片规模种植,取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 带动了当地农业的大发展。还有一些村以 种植花木业带动区域农业高效发展,如潢 川县吴楼村、光山县天赐城村等农业村。 是形成了相对品种多样化的农产品加工业。 打造现代化的环境安全的工厂化高效农业 模式,是高投入高产出的资金技术密集型 产业。可控和可调是设施农业环境的特点。 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品种相对比较齐全, 特色养殖业。一些农村结合当地的自 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建立具有特色的农村 养殖业基地,比如养鸡场、养猪场等,比 较典型的有光山县仙居乡杨竹园村。该村 结合区域优势大力发展养鸡业,采用现代 化管理,引用先进科学技术进行科学化养 殖。取得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益。村民的收入翻倍,扩大了就业,打造 了更稳定的社会环境。在注重经济效益的 涉及的领域包括粮食、肉制品、预制品、果 蔬等行业。总体说来,在长期的发展过程 中,河南的农产品加工业逐步形成了以小 麦加工业为主的优势主导产业和一批龙头 地膜覆盖、小拱棚、塑料大棚和温室是高 科技设施农业的主要类型。高科技设施型 高效农业模式引入市场发展的理念。满足 骨干企业,同时注重多样化全面发展。 2.经验与启示。农产品加工业带动型 高效农业发展模式,必须结合当地资源特 色,做强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做响一批 农产品加工品牌,做大一批农产品加工园 不同消费者特定的、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受 到了市场的青睐。 1.典型经验。在发展区域农业的过程 中,河南省注重引入高科技,改变传统农 业低效的经营模式,积极打造高效设施型 同时,该村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注 重沼气建设,维持生态平衡,追求高效农 业的持续性发展。 2.经验与启示。特色产业带动型高效 农业发展模式首先要拥有特定的自然资源, 以突出特色和优势;其次,在特色产业的 建设中,注重塑造龙头产业,重视示范带 头作用,形成规模优势;第三,注重品牌 的塑造,加强营销宣传,提高特色农产品 的知名度,以品牌带动农业从注重量的发 展转向追求质的提高。 (二)农产品加工业带动型高效农业 发展模式 农产品加工业带动型高效农业发展模 式,就是引用现代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 借鉴工业发展的经验,结合当地资源优势, 充分引用市场机制,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 业,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从而带动 整个区域农业的高效发展。 1.典型经验。经过多年的发展,河南省 农产品加工业呈现如下几个特点:一是以 面粉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逐步成为主导产 业。河南省大多数地方处平原地带,加上 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特别适合种植小麦。 2012年,河南省小麦年产量超过300亿公 斤。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农村劳动力,是 河南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区域优势,以 小麦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迅速发展起来。 河南省成为全国最大的小麦制品加工省份, 有2000多家的小麦农产品加工业,每年有 3000多万吨的粮食转化能力。二是一批龙 头骨干企业逐步形成,一些品牌农产品加 工业逐步为人所知。目前,河南省有近万 家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骨干企业,一 些企业的品牌形象已深入人心,如双汇、南 街村、华英、三全、思念等一大批品牌食 品享誉国内外,这些知名的农产品加工业 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巨大发展,而且还 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扩大了就业,维 护了社会的稳定,提高了区域的知名度。三 区。建立发展区域高效农业的目标,引用 市场竞争机制,制定区域高效农业发展的 竞争策略,整合区域资源,提升农产品加 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一批龙头骨 干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产品加工业的区 域影响力。 (三)与第三产业融合的高效农业发 展模式 结合区域优势资源,树立“发展高效农 业与第三产融合”的理念,设立专项基金、 捆绑涉农资金、加快土地流转、出台扶持政 策、加大特色宣传,引导休闲观光、花卉产 业为主导的高效农业形成特色和品牌。 1.典型经验。古荥镇充分借鉴吸收,并 借助“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招牌,深入挖 掘古汉文化及剪纸、烙画等民间艺术,引 入战略投资方,全力把古荥大街打造为独 具特色的“汉风街”;开发好“黄河文化”, 打造沿黄旅游特色村,串联沿黄旅游资源, 发展以农家体验游、黄河风情游、历史文 化游、生态观光游、餐饮游为特色的沿黄 休闲生态文化游产业带。地处焦作云台山 风景区内的修武县北部太行山区的岸上村, 结合区域优势,把发展农村旅游业作为优 势产业,带动了区域农业的高效发展。结 合旅游景点的资源,该村积极打造“农家 乐”,集“吃饭、居住、娱乐、购物”一体 化,让游客吃农家饭,住农家店,感受农 家的文化,购买农家游特色的产品。 2.经验与启示。与第三产业融合的高 效农业发展模式,实现了生态环境与人文 环境全面提升。第三产业带动型高效农业 的发展,可以充分发挥当地的区域优势,引 入民俗文化的理念,通过绘画、音乐、文 学、工艺品等了解民族习俗、特征,以提 高区域的知名度,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 展,增加农民收入。 (四)高科技设施型高效农业发展模式 设施农业是以先进的农业设施为支撑, 利用人工建造的环境,结合区域资源优势。 农业模式。如郑州市打造现代化的温室示 范园,园区品种齐全,分类合理,整个园 区分为四大区域,即工厂化育苗区、生态 休闲区、特色菜采摘区和有机种植区,实 现了高科技的现代工厂化种植。巩义市建 造了以汇鑫农业为龙头的高效农业示范园 区,依靠科技种植,打造企业品牌,生产 出的产品名扬省内外。还有已有一定规模 的中荷现代农业示范园的无土栽培技术和 丰乐农庄的温室浇灌技术等,这些综合工 厂化示范园区利用高科技技术,进行品种 的优良组合和繁殖,生产出绿色安全的有 机农产品,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综合效益。 2经验与启示。在发展设施型高效农 业的过程中,应注重引进新品种、新技术, 利用高科技推动农业的高效发展,科学技 术是设施农业的支撑。为了更快推动高效 设施农业的发展,可以走高校科研项目和 农村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道路,让先进的科 研理论以最快的速度转化成生产力,同时 可以转换农民的思想观念,实现真正以科 技带动农业大发展,以最低的生产损耗获 得较大的产能。高科技设施型高效农业的 发展也需要各级政府给予资金、政策、土 地等方面的支持。 1.张鸿,郑林用等.依靠科技创新推 进农业产业化的战略与策略VI一重点 任务之区域农业发展【J1.中国农学通报, 2010.26 2.柯炳生.对发展现代农业中若干问 题的认识【I】.教学与研究,2007(10) 3.石蓉.关于现代农业的五大问题…. 农村经济,2009(2) 4.燕鸿.发展高效农业应解决的几个 问题U].北京农业,2011(6) 5.王寅.加快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路 径选择U】.农业经济,2011(9) 6 冯建国,陈奕捷.以休闲农业为核 心,带动都市农业产业融合….中国农业 资源与区划,2011.32(4)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