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第7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互联网安全与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措施 包少英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漯河462000) 摘要:伴随我国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还有全球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相互间的邮件的传输和文件快递方面更加的方 便,人们在互联网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多,相应的,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安全与计算机病毒也得到了发展。在互联网的 环境中,计算机病毒进行传播的主要方式就是指数模式,其传播速度也非常快。如果计算机病毒入侵了计算机网络系统,因其具有较大 的破坏力,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会导致整个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瘫痪。本文重点研究了计算机网络安全和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中图分类号:TP393 计算机病毒 防范措施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7—0003-01 一般情况下,计算机安全包含了软件和硬件的安全,同时 还包含了计算机数据资料安全以及计算机运行的安全,因此, 计算机的安全对于相关数据的储存管理与安全防护具有重要意 义。同时,因为计算机病毒的威胁,也对计算机系统安全具有 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相关的计算机技术人员对计算机网络 安全以及计算机病毒防范措施进行不断的研究。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和计算机病毒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安全和计算机病毒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 几点: 1.自然灾害 目前大多数计算机信息系统比较容易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包括湿度、温度、冲击、振动等诸多因素。而不少计算机房常 忽视防震、防火、防电磁泄漏等方面的工作,接地系统也考虑 的不够周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2.软件漏洞 黑客对计算机发动攻击往往把网络软件的漏洞当成最好的 利用条件,此外,还有软件“后门”的问题,这些“后门”都 是软件设计编程人员为了自己方便才进行设置的,通常情况 下。外人难以得知,而一旦“后门”洞开,其后果和造成的损 失不可估量。 3.黑客的攻击和威胁 在当前的计算机网络上,黑客攻击事件频频发生,愈演愈 烈,已成为具有一定技术和经济条件的各种各样的攻击者活动 的舞台。之所以会出现黑客,大多情况下,并非黑客本身有随 意入侵的本事,往往只是因为他们善于发现并利用漏洞。信息 网络具有缺陷和不完善性,这正好成了黑客或病毒进行攻击的 绝佳途径,信息网络的脆弱,引起了不少信息社会的脆弱和安 全问题,对人们和社会构成了极大威胁。 4.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通常是一种由人为编制、对计算机性能和数据 进行破坏且能够自我复制的程序代码,它感染速度快、破坏性 强,且传播形式复杂,很难彻底清除,可以轻易对硬盘、光 驱、主板等造成破坏,是当今网络安全的头号强敌,一旦病毒 在网路上扩散,会引起网络的瘫痪,使之不能正常运行。所 以,加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尤其重要。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和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 1.加密技术 数据加密是指根据一定的算法,将原有的明文或数据进行 一定的加密转换,对所进行的存储和传输工作进行加密,只有 相关的信息使用者进行解密之后才能对相关数据进行使用,这 同时也是数据保密性得以实现的有效保证。通常来说,加密算 法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对称加密算法,另一种是非对称加密 算法。对称加密算法主要是指进行解密的钥匙都是一样的,而 非对称加密算法所受用的钥匙是不一样的,相对来说,非对称 加密的方法运用更为广泛。 2.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运用广泛,主要用于网络访问控制、阻止外部 人员非法进入,能够有效地对内网资源进行保护。防火墙对数 据包中的源地址和目标地址以及源端口和目标端口等信息进行 检测,再与提前设置的访问控制规则进行匹配,若成功,就允 许数据包通过;若不成功,就丢弃数据包。状态检测防火墙 是当下市场上最常见的。防火墙一般只能防止外部,对内部网 络起不了作用。 3.物理隔离网闸 物理隔离网闸的主要作用就是对信息的安全性进行保护, 其工作原理就是运用多种的控制功能进行固态开关的控制,从 而保证对相对独立的主机系统进行一定的读写分析。而进行连 接的主系统问,并没有相关的物理连接和逻辑连接,同时也不 存在对信息包转发的依据,所以,从物理方面来说,物理隔离 网可以有效的对黑客进行预防。 4.防病毒技术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通常就是:繁殖性强、攻击隐蔽性强、 潜伏时间长、传播方式多样、破坏能力大,其注入技术可分为 无线电方式、后门攻击式、固化式方式以及数据控制连接方式 等。几乎所有的计算机病毒都是人造的,这也导致计算机病毒 对其系统自身和信息储存等危害非常大。网络病毒技术一般有 三种,一是病毒预防技术,利用固有的常驻系统内存,优先获 得系统控制权,判定病毒是否存在,做好病毒扩散的预防工作; 二是病毒检测技术,对文件自身特征和病毒特征对计算机进行 侦测,判断系统是否感染病毒;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现 阶段信息网络安全以及网络病毒问题越来越严重,相应的,数 据保密也发展到了更重要的阶段,数据保密技术已经成为现代 网络信息技术研究的重点内容。当前情况下,我国的网络安全 技术所运用的主要技术有入侵检测技术、防火墙技术以及网络 病毒技术等,相应的,网络安全不仅需要技术的提升,同时还 需要加强社会法律法规,并对数据信息的安全防范意识进行加 强,大力的进行宣传教育,尽可能的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傅伟,李建,张新友.计算机网络安全及其防范技术U].科技广 场,2008(08):42-43. [2]刘闻翎.局域网病毒分析及企业网络安全策略叫有色,台金设计与 研究,2O10(05):36~38. 【3】陈洪,刘双与,杨玉华.P2P技术发展与应用Ⅱ】.计算机工程,2003(19). 【4】秦鹏,李红.计算机网络病毒传播的动力学性态分析[I】.陕 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3):58—60. Chinese information中文信息I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