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材小知识”拓展与延伸实施方案
一、拓展与延伸的意义
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源于人类生活的需要,漫长的数学发展史,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巨大作用需要学生进一步了解,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能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目的。课本中虽然为学生提供了一些生动活泼的故事情境,但仅这些学习素材是远远不够的,甚至许多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往往缺少生活经验的体验,因此,有必要进行数学的拓展性训练,展现数学教学过程的形象而生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的乐趣。因为有了延伸与拓展,课堂才能真正做到开放,学生才能明白知识的来龙去脉和与社会的广泛联系,数学课才能真正上得生动活泼、民主和谐,数学的意义也能得到真正的体现。我们在立足“四本”,即以课本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学校为本,以教师为本基础上,对本册教材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拓展与延伸。
二、活动目标
1、教师在教材相关的地方介绍一些有关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闻与数学史料,鼓励学生读一些数学课本以外的读物和阅读思考活动,提高学生数学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2、让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后通过实践活动,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主要以调查活动、动手实践、数学园地活动为主,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1
提升学生的活动能力,扩展学生的视野。
3、发动学生收集、选择学生身边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让学生写下自己学数学的体会。
三、活动方法 1、实地调查法;
2、资料查询法; 3、小组交流、讨论法; 四、步骤及时间安排
计划半年完成,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等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0年12月至2011年1月)
选题、制定方案、申报,收集相关的资料,制定实施计划; 2、实施阶段(2011年3月至2011年6月)
探索实施基本方法与途径,开发数学学习读物并进行试验。 3、总结阶段(2011年6月)
梳理活动过程中的相关资料,总结本学期所取得的成果,获得的经验,找出不足,为今后的校本课程教学活动有更好的发展。
五、保障措施
1、教师制订计划,针对日常教学活动的具体问题,不断地进行“学习—实践—总结”。积累经验,开展丰富多彩的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素质,让教材在我校更实用。
2
2、在其的理论指导下结合本班的实际,努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搜集相关资料,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操作能力,阅读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3、围绕方案开展活动,注意收集实验素材,建立好档案、做好总结。
实施者:四年级 王国志 五年级 王春艳 六年级 张国萍
2010年12月10日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