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 视 推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阿力甫・塞买提 (阿图什公路总段, 新疆阿图什845350) 摘要:在继续加大改革力度,推动制度创新的同时,关键是要对现行财政政策及制度安排做进一步的深化和完善。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财政制度;发展 一、前言 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完善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关于经济增长及其增长方式的重要论述,从发展是硬道理、 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到科学发展观的正式提出,对于解决我国 经济增长方式落后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则 进一步强调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基 本途径。 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目标要求与总体思路 1.推动资源配置方式改革是转变的基本前提 导致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落后的资源 配置方式——行政性投资决策、行政性配置资源。凭行政计划安 排项目,其结果必然是权责相悖、投资与风险收益不对称,客观 导致资源配置低效和不经济,也是一种抑制创新的体制。 2.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是转变的基本制度保证 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缺乏普遍意义的载体,尤其是 垄断行业过多,垄断程度过高。一方面,非金融企业的现代企 业制度建设、产权多元化改革不到位,这些企业缺乏科技进 步、追求效益的内在动力,对市场信号和政府调控缺乏应有的 敏锐性;另一方面,金融企业缺乏内在风险控制和经济利益最 大化运行机制,没有真正面向市场运作,加上利率市场化改革 相对迟缓,导致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偏低。因此,必须加快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打造合格的、理性的 市场主体。 3.促进科技体制创新是转变的重要动力 现阶段,我国科研体制偏重行政化运作与行政化管理,明显 抑制了科技创新与应用的活力。激励机制的缺失和画地为牢、科 研和生产相分离,违背了科研活动的一般规律和市场导向功能, 进而降低了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支撑能力。必须大力推动科技 体制市场化改革,改变政府科研资金的运作模式,推动科技事业 发展面向国际、面向市场、面向现代化,大力促进科技产业化与 产业科技化。 4.支持要素市场化改革是转变的基本要求 目前我国一般商品与服务的市场化比重达90%以上,但要素 市场化程度远远不够,这是阻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性机制 性根源。必须加快推进生产要素价格改革,建立起反映资源稀缺 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的价格形成机制,从根本上解决资源浪费与 无序使用问题,促进生产要素的高效使用。 5.支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是转变的重要内容 逐步打破以户口管制为基本特征的行政性二元格局,实现农 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加快农民和农业“非农化”进程。让公共 财政阳光更多地照耀农村,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建立有 效的农村融资渠道,为农村发展提供基本的动力支撑。 m4.I窜 esSu e 三、深化和完善现行财政政策及制度 1.建立健全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财政政策 促进节约资源,完善资源税制度,扩大征收范围,改进计税 依据,完善土地有效转让制度,建立市场机制下的土地价格制度, 合理调整土地收益分配政策及使用方向,促进高效和集约利用土 地。支持可再生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整合资金重点用于支持与 循环经济有关的科技研发、技术推广和重大项目建设示范;通过 税收优惠政策支持资源综合利用率高的产业发展。 2.促进科技进步的财政政策 加大财政科技投入,统筹不同所有制单位的科研投入,研究 完善科技投入的运作机制,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快增值税转 型步伐,支持提高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水平,以增强市场主体的 科技创新动力。建立规范有效的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辅以税收优 惠政策,支持中小科技企业稳定发展。制定完善政府技术采购政 策,鼓励和促进本国企业技术创新。增加人力资源开发投人,优 化教育支出结构,注重培养技能实用型和高素质人才,增强人力 资本对技术进步的支撑。 3.支持产业结构优化的财政政策 加大财政投人力度,支持加快能源、原材料、水利、交通等基 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适当安排专项资金,加快淘汰能耗 高、效率低、污染重的工艺、技术、设备和落后产业。运用财政 补贴等政策,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培育更多新的经济增长 点。增强税收优惠政策的整合效力,并逐步实现税收优惠由区域 性向行业性转变,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良好的税收制度环境。 4.转变贸易增长方式的财政政策 支持外贸体制改革,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改进出口产品生 产与出口组织运作形式,建立健全国际化的外贸发展机制,鼓励 我国企业走出去。完善出口退税机制,降低或取消高能耗、高污 染和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着力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 加快实行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步伐,维护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 争的环境。 5.改革和完善财政管理体制 完善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制度,加快建立物业(不动产)税制度, 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逐步使各级政府都有比较稳定的收入税 种和渠道。国债建设项目要尽快淡出竞争性领域。调整优化国债资 金投向,优先支持新农村建设、科教文卫、社会保障、生态建设、 环境保护和西部大开发等领域,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协调发展。 四、结束语 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新时期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 调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要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最终 达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