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和小羊》选自《伊索寓言》,讲的是狼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 儿,小羊据理申辩,狼虽然理屈词穷,但还是蛮不讲理的扑向小羊。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狼的本性是凶恶,它是一定要干坏事的,对像狼 这样的坏家伙,只讲道理是不行的,要敢于搏斗。全文篇幅短小,内 容精炼,寓意深刻。 教学时,我设计了: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本课的14个生字,掌握“龇、脏” 是平舌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 朗读课文。
3.体会寓言故事中蕴涵的道理。 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性格。 教学难点:体会寓言故事中蕴涵的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 二、说教学方法
本文篇幅短小,内容精炼,对话生动。因此,在教学中,我选择以读为主,读中理解,读中感悟教学方法。
1. 读中品味词句,了解角色性格。
字词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本课内容生动有趣,为了使学生能体会文中内容,在第一课时,我采取集中识字的方法,学生学会字词,为第
二课时的朗读做好了基础。
2. 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寓意。
课文的重点是狼和小羊的三次对话,抓住这个重点,我设计了:狼为了吃小羊,找了几次碴儿,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狼的话以低沉凶恶的语气来读,小羊则以温和、说理的语调来读。
3. 展开讨论,课外拓展。
小羊一次次地讲道理,为什么最后狼还是扑向小羊?扑向羊的最终结果是什么样的?让学生展开想象,想出各种结果,进而教育学生,对于像狼一样的坏人,讲道理是没用的,要勇于同他们搏斗。 三、说教学过程
1.利用学生熟悉的《喜羊羊和灰太狼》进行导入。 2.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复习字词
(3)概括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理解课文内容。
(1)分别朗读狼和小羊的三次对话,体会故事中的寓意。 (2)学生表演课文中的对话。 4.总结故事中的寓意,拓展。 四、说教学中的不足。
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能够从中体会故事中的寓意。但是教学中仍有许多的不足之处:
1.在字词的处理上。由于在第一课时中,字词已作为教学重点学习过,所以在本次教学中,字词没做重点处理。应多利用时间,朗读字词,为分角色朗读做基础。
2.在朗读的形式上稍有一些单一,应采取多种形式朗读。 3.在分角色朗读的过程中,如果能让学生加上表情和动作会更好。
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
板书设计:
狼和小羊
狼 羊 凶恶 温和 找碴儿 讲道理 弄脏水 水不会倒流 说坏话 没出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