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第13章 个人所得税法答案

第13章 个人所得税法答案

来源:乌哈旅游
第十三章 个人所得税法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

【答案】D

【解析】个人因学习、工作、探亲等原因消除后,没有理由在其他地方继续居留时,所要回到的地方为习惯性居住地。 2.

【答案】C

【解析】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居民纳税人与非居民纳税人划分标准是住所和居住时间两个标准。 3

【答案】A

【解析】此类题目的计算步骤:

①将一次性补贴收入按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的所属月份进行平均:120000/(5年×12个月)=2000(元);

②应纳税额={[(一次性补贴收入÷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的实际月份数)-费用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提前办理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的实际月份数。本题由于2000元小于法定费用扣除标准3500元,所以一次性补贴收入应纳个人所得税是零。 4.

【答案】A

【解析】个体工商户取得的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依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单独计征个人所得税,不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合并计税。 5.

【答案】C

【解析】应纳税所得额=[(45000-2000)×(1-20%)]÷[1-30%×(1-20%)]=45263.16(元);代缴个人所得税=45263.16×30%-2000=11578.95(元)。 6.

【答案】C

【解析】应按两次稿酬所得计税,对于第二次的所得600元,由于没有超过费用扣除额800元,所以不缴纳个人所得税,应纳个人所得税=(3000-800)×20%×(1-30%)=308(元)。 7.

【答案】A

【解析】承包人对企业经营成果不拥有所有权的,根据合同规定取得的承包所得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税,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李某应缴纳个人所得税=[(80000/12-2000)×15%-125]×8+[(80000/12-3500)×10%-105]

×4=4600+846.67=5446.67(元)。 8.

【答案】D

【解析】按照税法的规定,计算财产转让所得时,应将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和税费予以扣除。 9.

【答案】C 【解析】该外籍个人在境内居住满90天(或在税收协定规定的期间中连续或累计居住满183天),不满1年,是我国非居民纳税人,应当就其境内工作期间境内工资、薪金所得(包括境内支付的部分和境外支付的部分)在我国纳税。对于境外工作期间的所得,不在我国纳税。对在中国境内、境外机构同时担任职务或仅在境外机构任职的境内无住所个人,计算其境内工作期间时,对其入境、离境、往返或多次往返境内外的当日,均按半天计算为在华实际工作天数。

该外籍人员11月份合计在我国应纳个人所得税额=[(10000+20000-4800)×25%-1005]×19.5/30=3441.75(元)。 10.

【答案】C

【解析】应纳个人所得税=(4000+15000+3000-3500)×25%-1005=3620(元)。 11.

【答案】D

【解析】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独立从事设计、装潢、审稿等非雇佣的各种劳务而取得的所得。发表论文取得的报酬、将国外的作品翻译出版而取得的报酬属于稿酬所得;画家拍卖自己的绘画作品所得而取得的所得,属于财产转让所得。 12.

【答案】B

【解析】选项A:按“其他所得”征税;选项CD:按“工资、薪金所得”征税。 13.

【答案】A

【解析】属于同一事项连续取得的收入,应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合并为一次,当月应纳个人所得税=3000×15×(1-20%)×30%-2000=8800(元)。 14.

【答案】C

【解析】选项C不属于附加减除费用的范围。 附加减除费用的适用范围,包括:

(1)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工作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外籍人员。 (2)应聘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中工作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外籍专家。

(3)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或者受雇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 (4)财政部确定的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其他人员。

华侨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参照上述附加减除费用标准执行。 15.

【答案】C 【解析】个人通过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向农村义务教育捐赠可以全额扣除;向贫困地区的捐赠可以根据限额扣除,扣除限额=21000×(1-20%)×30%=5040(元),实际捐赠额6000元,税前准予扣除5040元。工程设计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21000×(1-20%)-5000-5040]×20%=1352(元)。 16.

【答案】B

【解析】纳税年度收入总额=2500×12个月+(95000-50000)=75000(元)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75000-2000×8个月-3500×4=45000(元) 前8个月应纳税额=(45000×30%-4250)×8/12=6166.67(元) 后4个月应纳税额=(45000×20%-3750)×4/12=1750(元) 全年应纳税额=6166.67+1750=7916.67(元)。 17.

【答案】B

【解析】应纳税所得额=3000-3000×5%×(1+7%+3%)-200-800=1835(元),应纳个人所得税额=1835×20%=367(元)。 18.

【答案】D

【解析】受赠人取得赠与人无偿赠与的不动产后,再次转让该项不动产的。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以财产转让收入减除受赠、转让住房过程中缴纳的税金及有关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适用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可扣除的税金和费用=70×3%+12=14.1(万元),甲某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90-14.1)×20%=15.18(万元)。 19.

【答案】D

【解析】当月工资应纳的个人所得税=(5000-3500)×3%=45(元)。 年终加薪按全年一次性奖金的计算方法计税:(1)先确定税率:30000÷12=2500(元),税率是10%,速算扣除数是105;(2)应纳税额=30000×10%-105=2895(元)。 当月共应纳个人所得税=2895+45=2940(元)。 20.

【答案】C

【解析】当月工资、薪金3500元等于费用扣除标准,所以不涉及个人所得税。全年一次性奖金应纳税所得额=30000+2000=32000(元)。按以下步骤处理:(1)确定税率级次:32000÷12=2666.67(元),税率是10%,速算扣除数是105;(2)应纳税额=32000×10%-105=3095(元)。

21.

【答案】D

【解析】当月工资、薪金3500元等于费用扣除标准,所以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 全年一次性奖金个税的计税步骤:

(1)查找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30000÷12=2500(元),适用税率是10%,速算扣除数是105。 (2)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

应纳税所得额=(30000-105×30%)÷(1-10%×30%)=30895.36(元) (3)含税金额确定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30895.36÷12=2574.61(元),税率是10%,速算扣除数是105。 (4)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30895.36×10%-105=2984.54(元)。 22.

【答案】C

【解析】当月工资、薪金3000元低于费用扣除标准,差额500元可以在计算全年一次性奖金应纳税额的时候扣除。

全年一次性奖金个税的计税步骤:

(1)查找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30000-500)÷12=2458.33(元),税率是10%,速算扣除数是105。 (2)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

应纳税所得额=(30000-500-105)÷(1-10%)=32661.11(元) (3)含税金额确定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32661.11÷12=2721.76(元),税率是10%,速算扣除数是105。 (4)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32661.11×10%-105=3161.11(元)。 23.

【答案】B

【解析】应纳个人所得税=(3000+12000-4000-3500)×20%-555=945(元)。对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外国驻华机构发放给中方工作人员的工资、薪金所得,应全额计税。但对可以提供有效合同或有关凭证,能够证明其工资、薪金所得的一部分按照有关规定上缴派遣单位的,可扣除其实际上缴的部分,按其余额计征个人所得税。 24.

【答案】A

【解析】该外籍人员2011年境内居住天数=11+31+20+22=84(天),小于90天,只针对境内工作期间境内支付的部分在我国缴纳个人所得税。所以11月份应纳税额=[(10000+20000-4800)×25%-1005]×10000÷(10000+20000)×19.5/30=1147.25(元)。 25.

【答案】C 【解析】王某取得乙债权的成本=70×30÷(10+30+60)=21(万元);则王某应纳税额为(27-21)

×20%=1.2(万元)。 26.

【答案】C

【解析】两个纳税人共同取得的同一项所得的,可以对每个人分得的收入分别减除费用,并计算各自应纳的税款。高某应纳个人所得税=(3000-800)×20%×(1-30%)=308(元)。 27.

【答案】B

【解析】①计算免征额=20000×3=60000(元)

②按其工作年限平摊其应税收入,即其工作多少年,就将应税收入看作多少个月的工资(超过12年的按12年计算):

视同每月应纳税所得额=(150000-60000)/12-3500=4000(元) ③应纳个人所得税=(4000×10%-105)×12=295×12=3540(元)。 28.

【答案】B

【解析】2012年2月的所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5-2)×10000÷12×10%-105]×12+(5000-3500)×3%=1785(元)。 29.

【答案】B 【解析】5月份股票期权的行权不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对于员工取得可公开交易的股票期权,则取得时按工资、薪金所得纳税,行权时不纳税。 30.

【答案】A

【解析】发票中奖所得应当按“偶然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且单张有奖发票金额不超过800元的,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31.

【答案】B 【解析】拍卖手稿原件收入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征税。拍卖收入应缴纳个人所得税=100000×(1-20%)×20%=16000(元),该作家以上收入共应缴纳个人所得税=(10000+20000+10000)×(1-20%)×20%×(1-30%)+16000=20480(元)。 32.

【答案】C 【解析】鉴于资产购买方企业向个人支付的不竞争款项,属于个人因偶然因素取得的一次性所得,为此,资产出售方企业自然人股东取得的所得,应按照“偶然所得”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33.

【答案】B

【解析】纳税人如不能提供合法、完整、准确的财产原值凭证,不能正确计算财产原值的,按转让收入额的3%征收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应纳个人所得税=20×3%=0.6(万元)。 34.

【答案】C

【解析】个人转让限售股,以每次限售股转让收入,减除股票原值和合理税费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按财产转让所得纳税。林某应纳的个人所得税=(100-20-0.5-1)×20%=15.7(万元)。 35.

【答案】C

【解析】刘某应当按照“财产转让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应纳个人所得税=(150-100)×20%=10(万元)。 36.

【答案】D

【解析】当月工资应纳个人所得税=(6000-3500)×10%-105=145(元);

取得的一次性补贴收入应纳个人所得税=(180000÷40-3500)×3%×40=1200(元) 共应纳个人所得税=145+1200=1345(元)。 37.

【答案】A 【解析】企业年金的企业缴费部分计入职工个人账户时,当月个人工资薪金所得与计入个人年金账户的企业缴费之和未超过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的,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38.

【答案】A

【解析】税法规定“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颁发的上述奖项可免征个人所得税。 39.

【答案】C

【解析】个人举报、协查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而获得的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所以此业务应纳的个人所得税是0。 40.

【答案】D

【解析】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免征个税,市级人民政府颁发的教育方面的奖金不在免税范围内,需要按照规定纳税。 41.

【答案】C

【解析】计算应纳税额的时候要分国、分项,计算扣除限额的时候分国不分项。(1)A国讲

学收入在我国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20000×(1-20%)×20%=3200(元),在A国已经缴纳2000元,在我国应补税=3200-2000=1200(元);(2)B国讲学收入在我国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35000×(1-20%)×30%-2000=6400(元),在B国已经缴纳6000元,在我国应补税=6400-6000=400(元);(3)合计应在我国补税=1200+400=1600(元)。 42.

【答案】D

【解析】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在纳税年度终了后3个月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43.

【答案】C

【解析】代扣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21100-2000)×(1-20%)]÷76%=20105.26(元);应被代扣个人所得税=20105.26×30%-2000=4031.58(元)。 44.

【答案】C

【解析】根据个人股票期权所得征税规定,员工行权时,从企业取得股票的实际购买价(施权价)低于购买日公平市场价格的差额,按照“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行权之后转让股票取得的所得,按财产转让所得适用的征免规定征税。

二、多项选择题 1.

【答案】AC

【解析】选项B:2012年在中国居住未满365天,所以不是我国居民纳税人;选项D:一次离境超过30天,不属于临时离境,2011年不是我国居民纳税人。 2.

【答案】AC

【解析】判断其纳税义务,入境、离境的当日,均按1天计算其实际在华逗留天数;确定其境内实际工作期间,入境、离境的当日,均按半天计算其在华实际工作天数。 3.

【答案】AD

【解析】选项A:“年终加薪、劳动分红”不分种类和取得情况,一律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课税;选项BC:不属于工资薪金项目,不按工资、薪金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选项D:午餐补助不属于误餐补助,要按照工资薪金所得课税。 4.

【答案】ACD

【解析】B属于劳务报酬所得。 5.

【答案】ABD

【解析】个人从事各种病情诊断、治疗等医护业务属于劳务报酬所得,只有经有关部门批准,取得执照的医疗服务业务,才属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6.

【答案】ABC

【解析】受托从事会计核算取得的收入、个人兼职收入、从事翻译服务取得的收入都属于劳务报酬所得;个人从事彩票代销业务取得的收入按照个体户生产经营所得计税。 7.

【答案】AD

【解析】选项BC应当按照财产转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8.

【答案】AB 【解析】选项A:个人以股份形式取得的不拥有所有权的企业量化资产,不征收个人所得税;选项B:个人以股份形式取得的拥有所有权的企业量化资产,暂缓征收个人所得税;选项C:个人以股份形式取得的拥有所有权的企业量化资产,转让时所获得的收入,按“财产转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选项D:个人以股份形式取得的以企业量化资产参与企业利润分配而获得的股息,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9.

【答案】AC

【解析】选项BD,按“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 10.

【答案】AC

【解析】选项B:按“稿酬所得”征税;选项D:按“财产转让所得”征税。 11.

【答案】ABD

【解析】稿酬所得按次纳税,如果是连载收入,应当合并作为一次纳税。对于出版之后的加印,也应当合并作为一次纳税。 12.

【答案】AD

【解析】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按次征税;财产租赁所得按次征税,且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13.

【答案】CD

【解析】选项A属于劳务报酬所得;选项B属于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14.

【答案】ABCD

【解析】上述选项均属于财产租赁所得的扣除项目。 15.

【答案】AB

【解析】已购公有住房、经济适用房:最高扣除限额为房屋原值的15%;商品房及其他住房:最高扣除限额为房屋原值的10%。 16.

【答案】ABCD

【解析】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无正当理由的,可视为计税依据明显偏低: (1)申报的股权转让价格低于初始投资成本或低于取得该股权所支付的价款及相关税费的; (2)申报的股权转让价格低于对应的净资产份额的;

(3)申报的股权转让价格低于相同或类似条件下同一企业同一股东或其他股东股权转让价格的;

(4)申报的股权转让价格低于相同或类似条件下同类行业的企业股权转让价格的; (5)经主管税务机关认定的其他情形。 17.

【答案】BCD

【解析】自然人转让所投资企业的股权,如果计税依据明显偏低,但符合下列条件的,税务机关可不进行核定:

(1)所投资企业连续3年以上(含3年)亏损; (2)因国家政策调整的原因而低价转让股权;

(3)将股权转让给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以及对转让人承担直接抚养或者赡养义务的抚养人或者赡养人; (4)经主管税务机关认定的其他合理情形。 18.

【答案】AD 【解析】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可视为一次取得数月的工资、薪金收入,允许在一定期限内进行平均,并按照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所以选项B不正确。个人在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一次性收入,应按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的所属月份进行平均,并与领取当月的工资、薪金所得合并后减除当月费用扣除标准,以余额为基数确定适用税率,再将当月工资、薪金加上取得的一次性收入,减去费用扣除标准,按适用税率计征个人所得税,所以选项C不正确。 19.

【答案】ABD 【解析】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一次取得数月奖金或年终加薪、劳动分红等各种名目的奖金,可单独作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全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直接按适用税率计算应纳税款)。具体查看国税发[1996]183号。 20.

【答案】AB

【解析】法规明确的是采掘业、远洋运输业、远洋捕捞业职工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可以实行先按月预缴,年度终了后30日内合计其全年工资薪金所得,再按12个月平均并计算实际应纳的税款,多退少补的办法。

21.

【答案】AD

【解析】选项B:个人兼职收入应当按劳务报酬所得计税;选项C:退休人员再任职取得的收入扣除法定费用后,按“工资、薪金所得”计税。 22.

【答案】ABD

【解析】个人独资企业为投资人购买汽车,按“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项目征税。 23.

【答案】ABCD

【解析】选项AC:有奖发票中奖所得应当按“偶然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且单张奖金金额不超过800元的,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选项B:限售股转让收入应按“财产转让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选项D:提前退休一次性补贴收入应当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24.

【答案】ABC

【解析】拍卖品经文物部门认定是海外回流文物,且不能提供合法、完整、准确的财产原值凭证,不能正确计算财产原值的,按转让收入额的2%征收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25.

【答案】ABD

【解析】通过祖传收藏的,为其收藏该拍卖品而发生的费用。 26.

【答案】ABC

【解析】企业在业务宣传、广告等活动中,随机向本单位以外的个人赠送礼品,对个人取得的礼品所得,按照“其他所得”项目,全额适用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27.

【答案】AC

【解析】外籍个人以非现金形式或实报实销形式取得的洗衣费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所以选项B不正确;个人取得国债利息收入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但是企业债券利息收入不享受免税优惠,所以选项D不正确。 28.

【答案】AB

【解析】选项C财产转租收入,按“财产租赁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选项D参加有奖销售

获得的奖品,按“偶然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29.

【答案】ABC 【解析】个人转让自用达5年以上并且是唯一的家庭居住用房取得的所得免税,选项D不符合政策规定。 30.

【答案】ABCD

【解析】根据法规规定自行申报纳税的纳税义务人包括: (1)自2006年1月1日起,年所得l2万元以上的;

(2)从中国境内两处或者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 (3)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

(4)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 (5)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总结:各种原因导致的没有扣缴税款,都要求个人自行申报。 31.

【答案】BCD

【解析】工资、薪金所得按照未减除费用及附加减除费用的收入额计算。 32.

【答案】CD

【解析】选项A: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纳税人,在纳税年度终了后30日内向中国境内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选项B:纳税人年终一次性取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的,自取得所得之日起30日内办理纳税申报。 33.

【解析】选项AC:年所得额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无论取得的各项所得是否已足额缴纳了个人所得税,都应当于纳税年度终了后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34.

【答案】AD

【解析】扣缴义务人对纳税人的应扣未扣的税款,其应纳税款仍然由纳税人缴纳,扣缴义务人应承担应扣未扣税款50%以上至3倍的罚款。 35.

【答案】AD

【解析】兴办的企业中含有合伙性质的,一般向经常居住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但经常居住地与其兴办合伙企业的经营管理所在地不一致的,则选择并固定向其参与兴办的某一合伙企业的经营管理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所以选项B不正确。 36.

【答案】ABC

【解析】纳税义务人不对履行代扣代缴义务负法律责任。 37.

【答案】ACD

【解析】确实无法实行查账征收的律师事务所,经地市级地方税务局批准,根据规定核定其营业额。 38.

【答案】ABD

【解析】重点纳税人不包括有来源于国外所得者。各级税务机关应从下列人员中,选择一定数量的个人作为重点纳税人,实施重点管理: (1)收入较高者; (2)知名度较高者;

(3)收入来源渠道较多者; (4)收入项目较多者;

(5)无固定单位的自由职业者; (6)对税收征管影响较大者。 三、计算问答题

1.

【答案及解析】

(1)福利彩票中奖收入 15000×20%=3000(元)。 (2)保险赔款

保险赔款免征个人所得税,所以应纳个人所得税为0。 (3)售出债券

[600×(12-10)-110-150×600÷1000]×20%=200(元)。 (4)审稿收入

15000×(1-20%)×20%=2400(元)。 (5)获得的奖品 100×20%=20(元)。 2.

【答案及解析】

(1)购买轿车应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350000×20%=70000(元);

(2)手稿原件拍卖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50000×(1-20%)×20%=8000(元); (3)名画拍卖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350000-200000)×20%=30000(元); (4)讲课费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30000×(1-20%)×30%-2000=5200(元); (5)销售A股股票净盈利暂不征个人所得税。

(6)发票中奖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1000×20%=200(元)。 3.

【答案及解析】

张某2010年月平均工资=90000÷12=7500元,应纳税所得额=7500-2000=5500(元),适用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是375。企业为张某缴纳的2010年度企业年金3600元,应补缴个人所得税=3600×20%-375=345(元)。 4.

【答案及解析】

(1)出售房产取得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的个人所得税 =(220000-120000-4000)×20%=19200(元)

出售使用超过5年的非唯一房产,取得财产转让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2)从2008年10月9日起,暂免征收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的个人所得税。 股息所得应纳的个人所得税=10000×50%×20%=1000(元)。 (3)专题讲座收入应纳的个人所得税款 =4×2000×(1-20%)×20%=1280(元)。

(4)兼职收入应纳的个人所得税=8000×(1-20%)×20%=1280(元) 兼职收入按“劳务报酬所得”征税。

(5)拍卖所得在我国应补缴的个人所得税 =100000×(1-20%)×20%-15000=1000(元)。

四、综合题

1.

【答案及解析】

(1)个体工商户支付给个人的安装劳务费应代付的个人所得税 0.5×10000×(1-20%)÷84%×20%=4761.90×20%=952.38(元)。 (2)所得税前扣除的管理费用

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之一:8×60%=4.8(万元);扣除限额之二:640×5‰=3.2(万元) 取其小者,税前可以扣除的业务招待费为3.2万元,家庭生活费3万元不允许扣除,印花税和房产税可以税前扣除。

所得税前扣除的管理费用为150-8+3.2-3=142.2(万元) (3)准许扣除的向贫困地区捐赠的数额

除捐赠外的应纳税所得额=640-450-142.2-30+6+1-0.14-0.06+0.4×12-0.2×8-0.35×4=26.4(万元)

捐赠扣除限额=26.4×30%=7.92(万元),大于实际捐赠额,所以可以全额扣除。 税前准予扣除的捐赠额是6万元。 (4)各项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额

前8个月应纳税额=[(26.4-6)×35%-0.675]×8/12=4.31(万元) 后4个月应纳税额=[(26.4-6)×35%-1.475]×4/12=1.89(万元) 个体工商户的经营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4.31+1.89=6.2(万元)。 国家金融债券利息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

股息10万元应纳税额=10×50%×20%=1(万元)。

【解析】个体工商户取得与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各项应税所得,应分别适用各应税项目的规定计征个人所得税。

2.

【答案及解析】

(1)1~6月工资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180元 (4500-3500)×3%×6=180(元)。

(2)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8000元 50000×(1-20%)×20%=8000(元)

(3)股息、红利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2000元 20000×50%×20%=2000(元)

(4)1~6月租金收入应缴纳营业税450元 5000×3%×50%×6=150×50%×6=450(元)

个人出租住房,不区分用途,在3%的基础上减半征收营业税。 (5)1~6月租金收入应缴纳城建税31.5元 450×7%=31.5(元)

(6)1~6月租金收入应缴纳教育费附加13.5元 450×3%=13.5(元)

(7)1~6月租金收入应缴纳房产税1200元 5000×4%×6=200×6=1200(元)

(8)1~6月租金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2264.4元

在每月租金收入扣除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房产税之后,减除税法规定的20%的费用扣除,按照10%的优惠税率计税,再合计1至6月税额数。 [5000-(450+31.5+13.5+1200)÷6]×(1-20%)×10%×6 =4717.5×(1-20%)×10%×6 =2264.4(万元)

(9)拍卖文物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50000×3%=1500(元)

由于无法提供合法的财产原值凭证,按3%的征收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10)境外稿酬收入应补缴的个人所得税=20000×(1-20%)×20%×(1-30%)-2000=240(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