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贵阳至广州铁路GGTJ-13标
思贤窖特大桥61#主墩 首桩混凝土浇筑施工总结
中交四航局贵广铁路工程一项目经理部
2009年8月28日
1.工程概况:
61#墩13#桩为新建贵阳至广州铁路13标段开工以来整个标段正式工程的首根钻孔桩灌注施工。为了确保钻孔钻的顺利进行,以及整个桩基工程施工质量。对61#墩13#桩混凝土水下灌注进行首桩施工规划,制定相应的保证措施,确保首桩施工的完成。根据首桩施工的情况进行总结,并找出不足之处,制定相应的保证措施。同时总结成功经验,并作为后续整个钻孔桩工程施工的指导文件。
主桥61#墩13#桩,设计桩径为。桩基础为C30水下混凝土,设计桩底标高为,桩顶标高为。采用冲击钻成孔工艺成孔。
本桩于2009年7月20日开钻,于2009年8月 11日完成。其中在钻到时,出现深的溶洞,经回填粘土和块石,再进行冲孔处理,达到成孔目的。在处入岩,入岩6m,最后的实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际孔底标高为9m,实际桩长84m。混凝土理论方量m3。 2.施工方法:
2.1工艺流程:
测量定位→钢护筒埋设→泥浆池设置→冲桩机就位→冲孔→终孔验收→清孔→(钢筋笼制作)钢筋笼安装→砼浇注 2.2测量定位:
根据设计桩位坐标,利用布设的线路控制网,用全站仪、GPS定位系统进行坐标放样,精确放出桩位位置并在钢平台上安装护筒埋设导向架;确保桩位平面误差不大于5厘米。 2.3刚护筒埋设:
钢护筒采用单壁结构,护筒长2300cm,内径330cm,护筒顶高程高出平台45cm。护
筒按照埋设至粘土层进行控制,采用90kw液压振动锤进行沉放。为保证护筒垂直度及平面位置,沉放过程采用两台全站仪进行跟踪测量。确保护筒偏位和垂直度在容许范围内。 2.4泥浆池设置:
泥浆池采取制浆(循环)池、沉淀池分离的方法进行设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邻近的所有护筒内均有9m以上的剩余空间,制浆池选择设置在邻近的护筒内。沉淀池设置在岸边的空地上,即在空地上开挖一个20mx15m、深的池塘作为沉淀池。沉淀池周围设置栅栏进行安全防护。
制浆池与冲孔桩之间采用钢板制作的溜槽作为循环用,沉淀池与制浆池之间采用泥
浆泵直接抽入沉淀池的方法进行换浆。
钢平台桩61-13循环槽钢平台泥浆面原始水面护筒底护筒底制浆池(循环池)
2.5桩机就位:
桩机采用JKL15型,锤重15t。 桩机立好钻架并调整和安设好起吊系统,将钻头吊起,徐徐放进护筒内。启动卷扬机把钻盘吊起,垫方木于钻盘底座下面,将钻机调平并对准钻孔,安装钻盘,要求冲锤中心线或钻盘中心与钻架上的起吊滑轮在一铅垂线上,钻杆位置偏差不大于5cm。并将钻机加固固定,使钻机在钻进过程中不发生位移。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1234桩机7泥浆槽131415 8910定位十字线桩机定位示意图 2.6冲孔:
钻机就位准确后开始钻进。初始钻进时,先在孔内注水,加粘土,小冲程制浆,进尺适当控制,在护筒刃脚处小冲程、高频率反复冲砸,使刃脚处有坚实的泥浆护壁,钻至刃脚下1m后正常钻进。钻孔作业时,注意地质变化,在变化处取渣样,编号保存。
在钻进过程中,始终保持孔内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或河水位2米以上。同时控制泥浆比重,在砂粘土地层钻进,泥浆比重在1.05-1.15之间较好,既能获得较高的钻进速度,又能做到不塌孔;在易塌地层中钻进时,泥浆可提高到1.2左右,要适当降低成孔钻速,成孔过快易坍孔,必要时添加外加剂如CMC、纯碱等,以确保孔壁稳定。
桩孔钻至设计标高后,对成孔的孔径、孔深和倾斜度等进行检查满足要求后请监理工
程师进行检查,为清孔做好准备。 2.7终孔验收:
终孔验收包含地质验收、孔深验收。在冲孔达到设计要求后可进行终孔验收。首先应将冲孔过程提取的渣样分类与地质钻探地质进行比较,并请设计方地质专家评判地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其次,采取与设计同径的笼子进行探空,确保孔径不小于设计孔径。探笼根据规范要求制作成12m长。最后对孔深进行验收,在确定土质符合设计要求、孔径满足设计要求后,用测绳进行孔深测量。孔深不得小于设计桩长。 2.8清孔:
在终孔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清孔作业,清孔采用反循环方式进行,配以泥浆分离器进行石渣分离,确保清孔速度和质量。 吸管(伸入孔底)泥浆泵16123桩机789泥浆泵13石渣出口泥浆分离器泵管(孔表面)1415分离后泥浆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清孔流程图
2.9钢筋安装:
钢筋笼采用Φ32作为主筋,内置同径的加强箍筋,外层为φ12箍筋。主筋采取双筋,线密度达到1.1t/m,单节钢筋笼重13.2t,整条钢筋笼重30.6t;钢筋笼采用长线台座法加工,主筋的连接采用剥肋滚扎直螺纹连接套筒连接。 钢筋笼施工流程: 桩基艺流钢筋作: 钢筋图纸
已验收合格原钢筋下料 钢筋剥肋、滚丝 长线法加工钢筋钢筋笼转远 吊具加钢筋笼起吊 对接安装 声测管安装 钢筋笼下放、定保护层安否 验收合是 钢筋笼加工、安装工
程图
笼工厂长线台座制笼底胎膜严格按照钢筋间距及钢筋笼
直径加工,确保钢筋笼的直径和主筋间距。控制钢筋笼质量在允许偏差内。
钻孔桩钢筋骨架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项 目 号 1 钢筋骨架在承台底以下长度 2 钢筋骨架直径 允许偏差 ±100mm ±20mm 检验方法 尺量检查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3 4 5 6 主钢筋间距 加强筋间距 箍筋间距或螺旋筋间距 钢筋骨架垂直度 ±d ±20mm ±20mm 1% 底胎膜尺寸
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 吊线尺量检查 注:d为钢筋直径,单位:mm
2.9.3 钢筋笼转运起吊: 钢筋笼在加工场验收合格后,拆开单节吊装转
运。单节钢筋笼重13.2t,采用25t吊车、用两根15m长钢丝兜底起吊装车。 吊具加工及钢筋笼竖立
钢筋笼树立时采用一台80T吊机和25T吊机配合,80T吊机通过吊具起吊钢筋笼上端,25T吊机采用1根15m长钢丝绳兜底起吊钢筋笼下端,始终保持钢筋笼下端离地但不超过30cm,80T吊机迅速起钩使钢筋笼树立。
为防止钢筋笼变形及各吊点受力均匀,在钢筋笼上端须设一吊具。
吊具示意图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钢筋笼对接:
因钢筋笼重量大,首节钢筋笼下放后,在孔口处采用“S”钩形式卡板悬挂钢筋笼,
然后起吊后一节钢筋笼对接。 钢护筒钢护筒钢筋笼钢筋笼加强筋吊耳2cm钢板割制单位:毫米钢筋笼悬挂卡具
2.9.6 加长钢筋笼:
因为平台顶和钢筋笼上端相差18m,方便声测管固定和下放钢筋笼,需对设计已有的钢筋笼接长。接长钢筋笼采用直径25螺纹钢,竖向钢筋采用8根主筋,分两节加长主筋钢
筋笼。加长钢筋笼采用直径25mm螺纹钢制作。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声测管安装:
声测管下端伸出钢筋笼5cm,在声测管两边分别焊接两根32mm钢筋头低于声测管底端,保护声测管下放过程中不受损伤。现场采用铁丝捆扎于N3加强箍内侧,优于焊接,能更好保护声测管完整度。 钢筋笼定位:
钢筋笼竖向定于悬挂卡板上,接长钢筋笼钢筋焊接于悬挂卡板上,使钢筋笼离孔底10cm;平面定位利用护筒,在钢筋笼最上端加强箍截面处均布6个限位筋,保证钢筋笼平面位置准确。 混凝土浇注:
本桩混凝土,泵车浇筑速度40m3/h,完成需要约5个小时。考虑到水下混凝土浇筑的各种因素,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要满足以下要求: C30混凝土,坍落度:18~22cm;混凝土初凝时间:≥8h;最大粗骨料直径:30mm。
首罐混凝土料斗的确定;混凝土集料漏斗要满足首批混凝土需要量要求,保证首批混凝土灌注后导管埋深不得小于1m并不宜大于3m。水下混凝土灌注采用直升导管法。
首批混凝土需要量计算式如下:
vD42(H1H2)d24h
其中:V-灌注首批混凝土所需数量(m3) D-钻孔直径(m)
H1-桩孔底至导管底端间距一般为m。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H2-导管初次埋置深度,H2≥m。 d-导管内径
h-桩孔内混凝土达到埋置深度H2时,导管内混凝土柱平衡导管外(或泥浆)压力所需的高度(m×44÷
V3.024(0.41.0)(0.325)2420.211.6m3
考虑孔底扩孔等情况,首批封底混凝土需要量约12m3,使用大集料斗备料。配备12m3封底集料斗和1m3的小集料斗。用剪球法浇筑首批混凝土,首批混凝土灌入孔底后,立即探测孔内混凝土面高度,计算导管埋置深度,符合要求后即可正常灌注。 导管水密试验:
导管使用前做水密试验、接头抗拉试验,接头抗拉强度不低于母材强度。试压压力宜为孔底静水压力的1.5倍。 导管计算:
采用直径为325mm的快速卡口垂直提升导管,分节长2.5~3m,最下节长4~6m,同时
配一定数量的短管1、1.5、2.0m长的导管作为配管,导管预先编号,安装时按号码顺序逐节拼装,并进行记录,以便进行拆管计算。导管接口用橡胶垫紧贴密实,上紧螺栓。导管制作要坚固、内壁光滑、顺直、无局部凹凸,各节导管内径大小一致。根据实测孔深进行导管配置,导管长度以距孔底30~40cm进行计算。 二次清孔及验收:
钢筋笼和导管安装完毕后,进行第二次清孔,采用换浆法进行清孔。清孔后的含砂率小于2%,泥浆比重到1.03~1.1,沉渣厚度要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如果泥浆比重达到要求而含砂率过大,则继续利用泥浆循环清孔。如沉渣厚度不大于5cm(柱桩),而泥浆循环清孔达不到理想效果时,有必要时采用吸砂器吸砂清孔,确保孔底沉碴厚度符合规定要求。清孔达到要求后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认后灌注水下砼。施工初期每个作业班组采用沉渣盒进行孔底沉渣检测。
机械设备及人员准备:
根据运输距离及浇注速度,本次浇注采用以下设备: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用途 搅拌机 HJS120 套 2 混凝土搅拌 砼搅拌车 8m3 辆 6 运输砼 砼搅拌车 8m3 辆 1 运输砼备用 发电机组 200kw 台 1 现场备用 发电机组 250kw 台 1 搅拌站备用 装载机 厦工951 台 1 搅拌站 装载机 厦工951 台 1 搅拌站备用 泵车 37m 台 1 浇注砼 泵车 37m 台 1 浇注砼备用 汽车吊 25t 台 1 导管提升及拆除 作为典型施工,为体现实用性,本次浇注虽为一个班次,但所有人员按照两个班次进行配置:
项目部领导:陈华北、杨斌财 工区负责人:付玉国、郭大德
现场主管技术员及技术员:李小恩、彭茂军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安全员:陆秋贵、范绛生 质检员:梁伟、陈珍珍
试验员:聂汉杰、黄才波、张竟成、卢泽衡 物设部人员:龙明、唐韶华、吴高机
测量人员:赵善宁、彭勇、李远飞、杨华保 电工:黄国全、张永光 后勤:沈运娇、陈仲芬
灌注人员配置表 序号 工种 人数 序号 1 2 3 4 5 6 7 技术员 安质员 试验员 材料员 调度员 测量工 机械司机 2 2 4 1 2 4 16 8 9 10 11 12 13 14 工种 修理工 灌注混凝土工 电 工 起重工 管理人员 汽车司机 普工 人数 2 16 2 2 4 12 6 排浆准备工作
在混凝土灌注前,将排浆系统接好,并先将13#孔护筒内的泥浆用砂石泵抽出42m3泥浆(抽出孔内泥浆5m),抽出泥量超过首罐混凝土数量。以防首罐混凝土灌注后,泥浆面上升过快,泥浆无法及时排出,造成污染。在正常灌注过程时,仍采用在循环池用泥浆泵将泥浆抽出排放的方式排出。首桩可将泥浆排放到其他钢护筒内进行利用。泥浆泵的泵量是150m3/h,大于混凝土灌注速度,泥浆排放能满足要求。
在护筒口上搭设拆导管工作平台,工作平台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并且平台基本将护筒覆盖,确保人在平台上操作安全可靠。
在上述工作准备完成后,将首罐料斗和导管连接,并将导管口放置离孔底30~40cm处,用钢盖板将料斗的底口封住,为了防止封口不严漏水造成封口处混凝土离析,在此封口钢板和料斗接触部位铺橡胶垫止水。汽车泵就位,同时,将备用泵车停放到现场备用,以防不测。见《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首罐混凝土:
在准备工作完成之后,经检验合格,开始灌注水下混凝土。混凝土在2#搅拌站集中拌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制,经混凝土罐车运输到现场。先搅拌1m3和混凝土同标号水泥砂浆,倒入泵车料斗后,泵入泵管进行泵车泵管的润管。然后倒入混凝土进行泵送,先将泵管内的砂浆泵出,用运输设备拉到其他地方利用,待泵出混凝土后,将混凝土泵入料斗中。首罐混凝土泵送到料斗时要派专人进行检查封口板和压稳封口板,防止封口不严情况的产生。将料斗泵满混凝土,并备罐车混凝土在泵车后,利用吊车小钩将料斗封口板吊起,利用泵送和料斗中的混凝土同时进行首罐混凝土灌注,增加封底厚度,确保首罐封底成功。 正常灌注:
在混凝土开始灌注后,必须确保混凝土灌注的连续性。同时,必须确保混凝土的和易
性。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在现场试验人员必须经常检验进场混凝土的和易性,对达不到要求的混凝土退回,不得使用。同时做好现场混凝土取样工作。确保灌注期间道路交通畅通。 在灌注过程中,应防止混凝土拌和物从漏斗顶溢出或从漏斗外掉入孔底,使泥浆内含有水泥而变稠凝结,致使测探不准确;应注意观察管根据导管埋深正确指挥导管的提升和拆除。设专人测量孔深并认真填写《钻孔桩内浇筑水下混凝土记录表》,准确掌握混凝土面上升高度,及时调整导管埋深。在整个灌注过程中,导管埋深始终保持埋深1~3米。
因为是大直径钻孔桩,特别是有溶洞的钻孔桩在溶洞处宜增大砼供应,增加导管埋深,以保证扩散时的半径。导管提升时应保持轴线竖直和位置居中,逐步提升。每灌完一车混凝土后,及时测量孔内混凝土顶面高程,确定混凝土上升高度,计算导管埋深和拆管长度。要防止螺栓、橡胶垫和工具等掉入孔中。已拆下的管节要立即清洗干净,堆放整齐。加快拆管速度,缩短灌注停止时间。增加混凝土灌注的连续性。在灌注将近结束时,由于导管内混凝土柱高减小,超压力降低,而导管外的泥浆及所含渣土稠度增加,相对密度增大。如在这种情况下出现混凝土顶升困难时,可在孔内加水稀释泥浆,并掏出部分沉淀土,使灌注工作顺利进行。在拔出最后一段长导管时,拔管速度要慢,以防止桩顶沉淀的泥浆挤入导管下形成泥心。最后拔管时注意提拔及反插,保证桩芯混凝土密实度。 为确保桩顶质量,在桩顶设计标高以上应加灌100cm。
在灌注混凝土时,按规范要求制作试件,试件应按标准养护,强度测试后应填试验报告表。 孔内由混凝土置换出来的泥浆经连通管流入循环钢护筒内,再由泥浆泵泵到其它待钻钢护筒回收利用,对于混凝土浇至桩顶以上部分含有水泥浆的废浆不能回收再利用,用砂石泵抽至岸边的废弃泥浆池中,废浆在临时废浆沉淀池沉淀后及时清理到指定的区域排放。切不可将泥浆直接排放到江里。
灌注过程中,加强对深测管的保护,在整个灌注过程尽可能不碰到深测管,确保深测管的完好无损。
3.施工过程的保证 严格控制清孔质量
一般的掏渣、换浆不仅费时,质量也无法保证。针对本工程大直径深桩清孔采用泥浆分离器,它能快速将钻渣清离,将泥浆返回,有效地控制了泥浆的含砂率,从而确保了孔底的质量。清孔应达到以下标标准:孔内排出或抽出的泥浆手摸无2~3mm 颗粒,泥浆比重1.03~1.1,含砂率小于2%,黏度17~20s;浇筑前水下混凝土前孔底沉渣厚度应符合要求,沉渣不得大于5cm,否则应进行二次清孔。严禁采用加深钻孔深度方法代才替清孔。 严格控制检测声测管质量
选用质量较好的声测管,宜采用机械连接式,避免焊接过程损坏管壁,造成在灌注过程进浆。声测管U型钢筋制作的卡扣固定在钢筋笼上,并灌满清水,封住管口。严格控制好灌注过程,灌注过程控制的好坏将最直接影响成桩质量,针对本工程应选用导管直径较大钢制导管,导管直径采用450cm,导管不漏浆,组拼后作水密和抗拉试验。 合适的配合比
坍落度控制在18~22cm。首方灌筑坍落度宜取偏大值,确保首方导管埋深不得小于1m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并不宜大于3m。在整个混凝土灌注时间内,导管口应埋入先前灌注的混凝土内至少1m,混凝土灌注面高出桩顶设计标高左右,确保桩头质量。 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
根据天气,选择气温较低的时间进行灌注。降低水温,对搅拌用水加冰进行降温。
4.质量保证措施
认真做好检查凭证的签证工作,施工过程中的系统检查,签证工作是工程质量的保证,签证前要认真进行自检,合格后方可填写检查并请监理工程师会同检查签证。
施工管理人员实时记录好施工日志,组织技术生产交流会,对钻孔桩首桩施工的施工进度、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出台相应的解决措施。
严把主要材料(如钢材、水泥、碎石、砂、外加剂等)的采购、进场、使用及检验关。 桩基施工人员认真且准确填好泥浆测试记录、钻孔记录、水密试压记录、混凝土灌注记录。 成孔后采用换浆法清孔。严格控制孔内沉碴厚度、空孔时间、水下混凝土灌注速度和灌注连续性,确保成桩质量。混凝土在拌合站集中拌制,混凝土输送车运输,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
5.安全保证措施: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强化全员安全意识,建立安全保证体系,使安全管理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
在安排、检查、落实施工任务的同时,必须下达安全技术措施,把安全贯穿于施工过程,质量、安全、进度同步抓。
建立安全领导小组目标管理岗位责任制,明确职权,承担责任。
停工后要对所有的机械设备,指定专人经常检查、维修,确保其良好的状态。
从事作业的技术工人,上岗前要进行技术考核,合格后方可使用,并要按有关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用电线路架设应符合规定要求,配电箱和闸刀盒应上锁,室外配电箱和闸刀盒应有良好的防护措施,配置二级保护。投入施工的电器设备必须安漏电保护器,达到专机专保,一机一闸刀。
加强运输及施工车辆的管理,经常检查其车辆,禁止带病作业。
特殊工程的操作工人要做到有安全操作证才能上岗工作,指起重、架子、电焊、气焊、电工、机械工等工种。
做好各种标志牌,在本工程现场周围,设置标志牌,包括警告与危险标志、指路标志等。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穿防滑鞋。起吊设备正在施工时,吊物下不能站人,并安排专门现场指挥人员负责指挥。 6.环境保护措施:
项目部成立环保领导小组,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施工现场环境保护落实到人,由项目经理总体负责。
开工前,技术员和施工员要对职工进行环保教育,加强职工的环境保护意识。 开工前及开工后定期对职工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检查,不符合要求者不准上岗,杜绝传染源。 施工泥浆和废弃物、各种污水、垃圾不准随意倾倒,防止污染农田涌渠等。 施工现场物品摆放合理、有序,易污染物应有明显的标识。
施工机械要保证工作状况良好,不超负荷运转,不带病作业,尽可能减小噪音污染。 7.小结:
1.冲孔过程中的溶洞处理,在冲孔过程中高程至为溶洞。该溶洞内填充黏土,处理措施为回填块石及黏土挤密后,重新造浆冲孔。 2.冲孔进入无护筒之后容易漏浆,本次现采取的措施是护筒跟进。原因可能是冲进速度过快。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在以后的冲孔过程中,穿过护筒后一定要放慢冲进速度,缓慢进行,待护壁稳定后才按正常速度冲进。
3.钢筋笼制作过程中,连接部位攻牙长短不一。经厂家技术员指导,并调整了攻牙机后,攻牙长度基本一致。
4.声测管按照原方案是采用U形扣进行固定,后厂家技术员建议我部采用铁丝直接绑扎的方法进行固定。使用后,声测管的固定变得简单实用。
5.连接套筒淋雨后生锈,对户外施工的所有材料进行覆盖保护。 6.钢筋笼连接困难,由于采用四点吊,其中的两条为活动绳,在立起后无法保证钢筋笼垂直,而已安装的钢筋笼是垂直的。因此在套筒连接时要调整上截钢筋笼的垂直度。根据本次安装的实际困难,拟对钢筋笼吊装采用2点吊(需要对变形、受力验算后方可)。
7.由于钢筋笼采用的是双筋配筋,内侧的钢筋连接时,拧紧用的专用扳手无法受力。目前采用的是用绳子拉。
8.在常规措施下,混挺土拌制后的温度超过规范中不宜高于30℃的要求,本次采用在水中加冰块的做法,但降温仍然有限,且冰源不稳定。后续拟购买制冷机在现场制冰来冷却拌和水。经过对所有材料的温度进行检测,沙石骨料、水泥的温度相对较高。拟对骨料采用土工布淋湿后覆盖进行降温、在水泥罐顶安装淋水装置,使罐外侧降温。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