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天然砂砾底基层监理实施细则

天然砂砾底基层监理实施细则

来源:乌哈旅游


xxxx公路工程项目总监办

二0一九年

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建设概况

xxxx公路,位于西藏南部、xx地区西北部,本项目线路沿易建乡村道路进行扩建,起点位于xxxx,终点为xxxx,项目全长45.908km。

(二)工程设计参数

结构形式: K17+221.801~K59+870底基层为20cm天然砂砾、支线K0+000~K2+569底基层为18cm天然砂砾。

公路等级: 三级

设计速度: 30km/h;

路基宽度: 7.5m;

行车道宽度: 6.5m;

最大纵坡: 6.9%;

汽车荷载等级:公路一III级;

二、监理依据

业主与监理单位签订的合同及批准的监理规划;

施工设计图纸;

《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JTG G10-2016;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059-95;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JTG F80/1-2017;

其他强制性标准。

三、施工准备阶段监理控制要点

(1)熟悉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规范;

(2)组织或参与施工技术交底;

(3)施工方案审查:施工前监理工程师必须要求施工单位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查,需要重点审查下述内容:

①人员资质及机械设备配置计划审查:审查施工单位拟配置的施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是否具备相应资质,拟配置的机械设备的型号、性能是否满足施工工艺要求。

②施工工艺审查:审查其施工工艺流程、施工顺序是否合理,其合理的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处理上路床一铺筑试验段一拌和、运输一摊铺一碾压成形;

③质量、安全保证措施审查:审查质量、安全保证措施是否可靠。

(4)材料质量预控:施工前试验监理工程师必须检查各种材料的来源和质量。施工前对粗集料、细集料等进行见证取样送检,其各项相关质量指标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及设计要求。

(5)人员、机械、设备进场审查:施工前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承包商将进场的相关施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名单及其资质证明材料提交总监办审验,将进场的机械设备向监理机构报审。总监办应按照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的人员、机械设备配置计划和施工工艺要求进行审查,确保进场的人员、机械、设备满足施工需要。

(6)施工前应对拌和机、摊铺机、压路机等各种施工机械和设备进行调试,对机械设备的配套情况、技术性能、称重计量精度等进行认真检查、标定,并得到监理的认可。

(7)正式开工之前,应进行试铺。试验段应选择在经验收合格的路床上进行,其长

度为100m-200m。天然砾石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摊铺机摊铺作业,一次碾压密实。试验段的拌和、摊铺、碾压各道工序按现行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进行。主要内容如下:

(1) 验证用施工混合料的配合比

(2) 1、调试拌和机,分别称出料仓中不同规格的砾石、砂、水的重量,测量其计

量的准确性;液限≤28%,塑性指数≤6%,底基层压实度不小于96%,集料最大粒径不大于37.5mm。

(3) 2、调整拌和时间,保证天然砂砾均匀性。

(4) 3、检查天然砂砾最佳含水量、砾石级配、压实度。

(5) 4、确定铺筑的松铺厚度和松铺系数。

(2) 确定标准施工方法

1、天然砂砾配比的控制方法;

2、2、天然砂砾摊铺方法和适用机具(包括摊铺机的行进速度、摊铺厚度的控制方式);

3、含水量的增加和控制方法;

4、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至少应选择两种确保能达到

压实标准的碾压方案; 5、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的协调和配合。

(3)严密组织拌和、运输、碾压等工序。

当使用的原材料、施工机械组合及碾压遍数、施工方法及试验段各检验项目的检测结果都符合规定要求,根据试验段结果,总结经验,整理数据,编写试验段总结参数,上报总监办,经审核,可作为大面积施工的依据。

四、施工阶段监理控制要点

(一)工艺流程

准备下承层→料场闷料→施工放样→运输和摊铺集料-→整平→碾压→横缝处理→检查验收

施工方法及施工要点 1、准备下承层

路床验收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开始施工,在底基层施工前,施工单位对准备施工作业面进行检查,清除表面的杂物,对表面适当洒水湿润,对于存放时间较长为进行底基层施工的段落应进行洒水复压。

2、施工放样

(1)恢复中桩、边桩,每20m设-桩,放出底基层边线,并做好指示桩,以便控制底基层的宽度和高度。

(2)在中桩和边线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级配砂砾的松铺标高并挂线。

3、运输和摊铺集料

(1)首先根据该路段底基层的宽度、厚度及预定的干密度,计算该段需要的集料数量。根据每车料的方量和松铺厚度在路床上打出网格,网格横向间距相等,纵向根据厚度和方量进行调整。

(2)集料装车时,不应过分装满,同时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

(3)同一料场供料的路段内,由远到近将料卸于网格内。

(4)用装载机将料均匀地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表面应力求平整,并按照规定预留路拱。

(5)检查松铺材料层的厚度是否符合预计要求,必要时,应进行减料或补料工作。

(6)装载机初平后试验员检查含水量,此时含水量要大于最佳含水量3个百分点,否则要根据本路段方量推算出需要补水的数量,通知技术员安排补水。

4、整平

(1)用平地机粗平,粗平完成后现场测量员检查标高,标高符合要求后通知平地机进行精平。

(2)精平时由外侧向内侧进行刮平,然后技术员采用挂线法及时检查松铺高程及松铺

厚度,符合要求后通知压路机碾压。

(3)压路机在已初平的路段上快速静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

(4)压路机静压一遍后,再用平地机按规定的路拱进行整平和整形。

(5)在整形过程中,严禁任何车辆通行。

5、碾压

(1)整形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用18t以上振动压路机静压1遍,然后进行振动碾压,碾压遍数根据试验段结果确定(往返一次为一遍),达到规定的碾压遍数后进行压实度检测。一般振压3~4遍,最后用20t胶轮压路机光面1遍。

(2)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开始向路中心碾压;在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

(3)碾压时,应重叠1/3轮宽,碾压一直进行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然后用压路机碾压到表面无明显轮迹。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前两遍采用1.5~1.7km/h为宜,以后用2.0~2.5km/h。

(4)路面两侧应多压1~2遍,以保证边缘压实度。

(5)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以保证底基层表面不受破坏。

6、横缝的处理

两作业段的衔接处,应搭接拌和。第一段拌和后,留5~8m不进行碾压,第二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压部分与第二段一起拌和整平后进行碾压。

(二)质量检查与验收

1、配料必须准确,干拌后取混合料做筛分试验,检查混合料是否满足施工用配合比的级配要求。

2、施工时集料粒径级配取中值控制,级配曲线必须圆滑,小于0.5mm的细集料不宜大于20%,集料最大粒径不大于37.5mm。

3、摊铺时应尽量避免混合料离析,严格控制松铺厚度,松铺系数约取1.25~1.45。

4、底基层表面应无松散,无坑洼,无碾压轮迹。

5、所有试验检测项目必须在总监办试验监理见证下完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