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北中环东段工程
前期策划情况汇报
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太原市北中环东段工程项目经理部
2013年3月11日
北中环东段工程前期策划情况汇报
一、组织机构
副经理 陈培华 副经理 王巍伟 副经理 总工程师 总经济师 冯 峰 江小鹏 总会计师 项目经理 傅大华 项目书记 施工 部 安 保 部 一 工 区 曹 旗 二工区 韩超峰 三工区 汪 鹏 工程 部 张 毅 经 营 部 向 乐 材设部 高利峰 财务部 人 事 部 综合 办 试验室 档案室 测量组 侯 强 北中环东段项目组织机构图
二、重点及难点分析
1、沿线拆迁量大,道路穿过棚户区及城中村共3处,10KV高压线杆22处,大型建筑物(工厂)达9处,拆迁的进展直接影响工程的开展。
2、标段K8+100处东跨越北同蒲铁路,施工协调存在相当大的难度。 3、标段K9+100~K10+700段土方量巨大,弃土、存土场难寻,弃土后才可进行该段落立交匝道桩基施工。
4、市内钢筋及拌和站场地难寻,人流量大,交通、临时用电、基坑围护等方面安全控制点多。
三、工区划分及队伍配备
项目成立3个工区,一工区K5+300~K7+760,二工区K7+760~K8+700,三工
区K8+700~K10+719.一工区由副经理陈培华全权负责,工区主管为曹旗;二工区由副经理王巍伟全权负责,工区主管为韩超峰;三工区由副经理冯峰全权负责,工区主管为汪鹏。
目前项目考虑一工区通道队伍进场1家,二工区高架桥及三工区匝道工程考虑队伍5家,全线桩基队伍考虑3家,路基队伍考虑2家,管线队伍考虑7家。
四、设备资源配置、材料供需计划
由于工程量未定,设备资源和材料计划尚无法确定。经对混凝土市场情况调查,太原混凝土供应站20余家,结合自有拌合站能够满足工程需要。
五、场地情况
目前,项目部正在进行办公选址,全线考虑征地4处,一工区1处、二工区1处,三工区2处,目前正在与业主及地方政府沟通;拟征地周围设立变压器,共7台,一工区1台、二工区2台,三工区4台,具体位置如下所示:
临时征地位置 编号 1# 2# 尺寸(长*宽m) 100*66 100*100 位置 K6+150- K6+300南侧绿线外 K8+350- K8+650北侧绿线外 用途 钢筋加工场 钢筋加工场、材料堆放场 3# 4# 100*50 150*86 K9+100- K9+300南侧绿线外 K10+050- K10+350北侧绿线外 钢筋加工场 拌和站、钢筋加工场 变压器位置
变压器编号 1# 2# 3# 4# 5# 6# 7# 变压器型号 315KVA 630KVA 400KVA 400KVA 630KVA 400KVA 630KVA 变压器位置(绿线内) K6+200南侧 K8+050北侧 K8+500北侧 K9+200南侧 K10+200北侧 K10+200北侧 K10+200北侧 用途 K6+400被交线地下通道钢筋加工、混凝土浇筑、降水 K8+300段高架桥及匝道钢筋加工、混凝土浇筑 K8+300段高架桥及匝道钢筋加工、混凝土浇筑 K9+200-K10+700段匝道钢筋加工、混凝土浇筑 K9+200-K10+700段匝道钢筋加工、混凝土浇筑 K9+200-K10+700段匝道钢筋加工、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拌和站 六、重难点施工方案初步构想
1、地下通道方案
(1)一工区埋深8-9m的1条通道,采用1家施工队伍施工,施工队伍在300名工人左右,24小时作业。
(2)二工区东过铁路的高架桥,采用2-3家施工队伍分节分段落施工,每家施工队伍在300名工人左右,24小时作业。
2、安全组织方案
项目实行两侧彩钢板围挡封闭施工,每个路口配备1名工人指挥交通,一工区、二工区、三工区分别配备项目专职安全员,每家施工队伍至少配备1名专职安全员,深基坑施工中对基坑及临近建筑物进行监测。
七、目前急需解决问题
1、项目各个部门及现场技术员严重缺乏。
2、存在大量弃土,弃土场位置的选址征用及钢筋加工场地的征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