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业・新建设 2012年第11卷第11期
隧道塌方的处理及防治
黄文
(中核华泰建设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34)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家加大对各种公路建设的投入力度,如何在开挖隧道时做好隧道塌方的预防和处理工作变得至关重要。本文将重点探讨应对隧道塌方事故的处理和预防问题。关键词:隧道;塌方;处理;防治
中图分类号:U4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089(2012)11-0060-02
0 引言
如今,我国的交通越来越便利,高速路、国道、省级路、乡级路随处可见。所以,修筑隧道便成了关键项目,隧道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在地质条件不良好的地段修筑隧道容易发生塌方,一旦出现此类事故,后果是无法想象的。如何做好隧道的塌方处理和预防工作显得非常重要。下面将从引起隧道塌方的原因、隧道塌方的预防措施和隧道塌方时的处理方法三个方面对隧道塌方问题进行论述分析。
塌方的措施。
首先,选好修筑隧道的位置是至关重要的,土层和地质是否适合修筑隧道都是应该提前考察和探讨的问题,这就要求地质勘探人员要严格做好勘探工作。在勘探工作中应该注意,该地段如果处于断裂褶皱带、分化的破碎带和堆积层时,是不可以在此处修筑隧道的,因为这样的地质条件是极易发生隧道塌方的。只有地质勘探人员选址正确,定位准确,才能不给施工留下隐患。
其次,勘探工作过关之后,施工人员也要掌握一定的施工技术,明确和注意施工的手段和方法,避免操作过程中因为施工者人为的操作失误引起隧道塌方事故,这就要求操作人员在操作中要针对不同的地质特点应用不同的施工技术。在应用炸药时,还应该注意炸药的合理用量和爆破的正确方法,炸药量的过多或过少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在逐步建筑隧道时,一定要做好支撑工作的实施与监管,随时检查支撑物是否变形,一旦发现支撑物变形,一定要立即采取处理措施,避免因为支撑不牢固导致施工者人身安全受到危害。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工作,虽然已经开始了隧道的构建,但并不意味着勘测工作的结束,为有效预防隧道的塌方,勘测工作人员一定要在隧道内施工人员施工的同时,随时注意对隧道地质勘探和水文勘察,一旦有异样一定要及时处理,避免发生事故,并对每一次工作做好记录,以便以后查阅。
此外,还要注意在进行修筑隧道基础工作时对修筑隧道的每一项工作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这样才能有效避免隧道塌方事故的发生。
预防隧道塌方事故的发生需要各部门相关人员共同努
1 引起隧道塌方的原因
想要充分地做好隧道塌方的处理和预防工作,首先要研究引起隧道塌方的原因,只有探究其发生的原因,才能从根本上预防隧道塌方事故的发生,减少由于隧道塌方事故造成的损失。根据对以往隧道塌方事故的分析,可以得出造成隧道塌方的原因主要是修筑隧道的地质条件差,如在断裂褶皱带、严重的分化破碎带、堆积层和地下水丰富的地段修筑隧道,就非常有可能发生塌方事故。另外,在修筑隧道时,施工测量人员对隧道的设计、定位和勘测土质不当也会引起隧道的塌方事故。除此之外,施工人员要讲究施工方法,不正确的施工方法一样会导致隧道塌方事故的发生。这就是引起隧道塌方事故的几个主要原因,只有了解事故的发生原因,才能总结出预防隧道塌方的有效措施。
2 预防隧道塌方的有效措施
想要避免隧道塌方事故的发生,一定要明确和掌握导致事故产生的原因,根据上述的原因分析来考虑预防隧道
– 60 – 黄文:隧道塌方的处理及防治
力。从领导者的角度说,领导者一定要严格进行把关检查工作,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一定不能认为隧道的塌方事故是突然发生的,跟施工过程没有关系,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任何事件的发生都会有一定的征兆,所以施工过程中的检查工作也是非常必要的。在施工中随时注意观察隧道的顶部是否有裂缝、隧道内是否没有原因就尘土飞扬和经常掉落石头等现象,或者观察到隧道顶部周围的岩石出现裂缝并且裂缝越来越大,这些现象就有可能是隧道塌方的前兆。除了以上的征兆外,还要观察隧道的围岩是否有出水现象,并且隧道顶部的出水、滴水位置不固定并且来回移动时,也可能预示着隧道塌方,还有当隧道内的水压突然增加、岩石变形等情况都可能是隧道塌方的征兆。当出现以上现象时一定要及时做好预防工作,及时处理。
从施工者的角度说,参与施工的相关人员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职责所在,其次要明确整个隧道建筑工程的实施进程、期限等相关的具体内容。最重要的是施工者一定要明确责任,以高度的责任心和谨慎的态度做好自己份内的每一项工作。
入隧道内及时处理,这种塌方被称为大塌方,这种隧道塌方是没有办法进行支护的,原因就更无法分析,此时只能采用先护后挖的顺序从塌体中穿过去的方法,先加固塌方首部位置的支撑并进行衬砌,选用木板或钢钎进行支撑,这时就可以在插板的掩护下进行一系列的清理和处理工作。
还有,应该做好有关隧道塌方先兆知识的普及,尤其是对驾驶人员等经常出入隧道的人员进行有关方面知识的普及,避免塌方事故给人民群众带来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4 总结
本文主要对隧道塌方的处理和预防措施进行了论述,隧道塌方事故在我国时有发生,这样的事故不但加大了我国对公路建设的投入,还威胁着广大施工人员和行人的安全,所以,有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隧道塌方的预防和处理工作。只有做好隧道的预防工作才能有效避免危害发生。勘测人员做好选址、勘测和设计工作,施工人员掌握过硬的施工操作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修筑出合格的隧道,才能减少隧道塌方事故的发生,力争将导致隧道塌方的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这样我国修筑隧道的水平也才能得到提高。
3 隧道塌方的处理方法
即使做好了预防工作,隧道塌方的事故也还是时有发生,当修筑的隧道投入使用之后发生塌方就需要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下面就对发生塌方之后的处理办法进行论述。
一旦发生塌方,营救的有关部门一定要迅速出动,首先对塌方地区设置明显的危险标志,以免行人因不了解情况而进入危险区;其次开展营救措施,及时救出被困的施工人员或者行人及其他财物,并且快速有效地加固未发生塌方的地方,以免塌方范围进一步扩大。同时,将塌方处岩石清理和扫除,能恢复的地段尽量恢复,并用支架将顶部支撑起来,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同时相关的技术人员也要对塌方处及时进行勘探,摸清发生塌方地段的情况,是何种原因引起的塌方,主要勘察塌方的范围和塌方的岩石状况,并及时根据发生塌方的原因和塌方大小来对隧道塌方地段进行相应处理。
另外根据塌方的不同情况可以采取不同的补救和处理措施,如果塌方地段并没有堵塞坑道,之后并没有继续塌落,这样的塌方就是所谓的小塌方,这时施工营救人员可以趁未塌落的时间段进入洞内进行隧道的塌方处理和营救,勘测人员也可以进入隧道内进行快速勘测,施工人员进入洞内后,应该先用临时的支架将塌方口和塌穴进行支撑,然后及时清理塌方地段掉落的岩石,对塌穴进行二次支撑,此时就可以应用多支架来对塌方地段进行支撑,这里要注意塌方穴和顶层的支架之间一定要顶紧,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应用喷砼做临时支护处理。当隧道塌方地段已经严重堵塞和塌方不间断时,此时的营救和施工人员无法进
参考文献:
[1] 时伟鹏.隧道坍塌处理及防治对策[J].科技风,2009
(6).
[2] 梁大鹏.隧道坍塌方处理及防治措施[J].山西建筑,2010
(4).
[3] 张家铭,邹启贤,李建国,路为.岩溶地区高速公路隧
道溶洞处理[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2006(7).
– 61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