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efei Normal University Sep.2016 第34卷第5期 Vo1.34 No.5 论“ 联网+"时代广告的发展 谷宗州 ,林荣妍 (1.安徽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安徽合肥230601;2.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安徽合肥230601) [摘要]从“互联网+”广告与传统广告的区别分析,“互联网+”广告具有极强的优势和发展潜力。广告在“互联网+” 的思维模式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是注重创意的本质仍然不变。要提高国内广告水平,既要了解“互联网+”广告的各种 变化,也要有更突出的创意。 [关键词]互联网+;广告;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F713.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73(2016)05—0130—03 “互联网十”广告模式的发展,打破了手工时代 和大众媒体时代的传统模式,使广告信息的数量有 了明显的提高,并且传播速度和互动性也更有优势。 会阶层,传达的广告信息最为大众化,其视觉表现也 最为直白、单调;杂志广告较报纸来说相对小众,印 刷精美程度和视觉表现也略胜报纸广告一筹。相对 于以纯听觉的方式传递广告信息的的广播广告,电 视电影广告集文字、图像、音效、视频等多种视听表 互联网平台为广告提供了最佳的传播空间,实现了 信息、通信技术、互联网之间的深度融合,创建出一 个新的生态系统。 一现元素于一体,创意表现和视听效果都更为生动一 些。但是受制于有限的空间和时间,传统媒体广告 只能在固定的空间和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视听表现, 广告说服也必须在消费者短时间内所停留空间内完 成,否则就会失去关注。 “互联网+”广告不像传统大众广告受制于版 面、日期、纸张材质等因素,不用拘泥于广告篇幅的 、“互联网+”广告与传统广告的区别 (一)传播方式不同 传统媒体最本质的目的是为了宣传,因此,传统 媒体是附属于上层意识形态的,更偏重于自上而下 的单向传播方式。“互联网+”广告与消费者生活方 式的融合,形成比传统媒体更有效的网络化的消费 者接触点。“互联网+”依附于人类,从其诞生至发 展壮大都要依附于人类生活发展轨道,“互联网+” 广告是生活意识形态的衍生物,它不同于传统媒体 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方式,而是平行的双向传播。 (二)视听表现策略不同 美国著名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Treieher)的 一大小,也不用担心像广播和电视广告那样因为时间 太短而无法完整地表达广告诉求。“互联网+”媒体 的融合使得广告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广告也变得具 有可参与性,全民广告时代就此来临。因此,“互联 网+”广告视听表现从针对全体消费者开始转移,利 用互联网与消费者进行一对一的双向交流并吸引消 项著名研究表明,人类获取外部信息的全部来源 费者参与广告活动。“互联网+”赋予了消费者一种 中,视觉占83 ,听觉占11 。[1]所以,视听表现 也是广告中最重要的环节。但是受制于科技发展的 前所未有的权利,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广告的制作与 发布,或改造信息,或自得其乐,或另辟蹊径。“互联 网+”广告的优势,在于尽可能地把消费者从被动接 收的位置拉到主动参与的位置上来,结合品牌或产 品的特点,与消费者产生多角度、全方位的互动。 限制,传统媒体广告在视听表现方面相对较为单一。 传统媒体广告中,只能运用文字、色彩、图像等静态 视觉元素传播广告信息。报纸广告面向广泛的各社 [收稿日期]2016—08—20 [基金项目]2015年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重点项目“基于‘互联网+’模式下的广告设计专业教学深化与改革实践”(2015jyxm644) [作者简介]谷宗州(1981一),男,安徽合肥人,硕士,安徽建筑大学艺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视觉传达与影视动画方面的研究;林荣妍(1981一) 女,山东威海人,硕士,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副教授,主要从事视觉传达方面的研究。 130 (三)诉求表达方式不同 “互联网+”广告在信息交流与传播方面具有天然的 传统广告以“说服”作为主要诉求表达方式。广 告主需要推广产品和品牌,因此产生了选择合适的 目标消费群体需求。传统广告的传播方式恰好满足 了广告主的这一需求,他们通过购买媒体版面或时 间占有消费者的眼睛和耳朵,从而传递商品信息。 传统广告从本质上来看,是将商业信息掩藏在广告 内容下,实现逆向的强制性传播。因此传统广告诉 求表现的基本形态,是通过出人意料的创意点和别 优势,可以通过媒体实施现代营销战略的成本 更低。[。]68_ 。 (20违向广告增多 “互联网+”时代,广告发布方由传统的以商家 和某种团体为代表的寡头方拓展为大众方,即大众 都可以发布广告。同时,由于这类传播行为(即广 告)的发布方大多是与消费者类似的大众方,因此消 费者在接收信息时会产生强烈的代人感,从而转换 开生面的画面表现,引起消费者的最大关注。 而“互联网+”广告则以“沟通”为主。最初由美 国著名营销专家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于2O世 纪70年代提出的定位理论(Positioning),使广告的 中心真正开始从广告主转向了消费者。[2]‘‘互联网 +”的出现和普及使消费者欣喜地发现,他们拥有了 更多广告信息接触的自主权。过去一直站在被动位 置的消费者开始走向主动位置,开始成为广告的组 成元素,开始逐渐演变为高度卷入的广告参与者,广 告传播的中心开始从媒体转向消费者。如果说传统 广告的诉求标语是“消费者请注意”,那么“互联网 +”广告表达诉求的主旨就是“请消费者喜欢”,积极 主动地与消费者进行交流沟通,让广告主动与消费 者产生关联。 二、现代广告在“互联网+”模式中的转变 广告的传播媒体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已经开 始实现媒介之间的融合。国内最官方的“新闻联播” 都已经从报纸、广播和电视的传统媒体,横跨至电脑 平台的网页和软件客户端,以及手机平台上的微信、 微博和APP客户端,形成更多元化、更强大的融合 媒介传播影响力。 (一)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 借助于互联网网络媒体,广告的表现形式不再 局限于传统的印刷类和影视类,已发展出了网络广 告、虚拟广告、移动终端广告和液晶屏广告等多种表 现方式,如LED屏幕的普及、商业摄影由静态走向 动态、互动装置的兴起。传统的户外广告也开始由 静止的凝固形态,走向与行人展开互动的联动变化 形态。这些多姿多彩的表现手法极大的丰富了广告 的表现形式和传播力度。 (二)互动性的增强 由于互联网平台上信息沟通具有互动性,(人与 人、人与信息之间都可以互动交流),并且信息交换 的使用成本低(通过信息交换代替实物交换),使得 为体验感。由于传统媒体广告很难起到到类似的作 用,这种全新的逆向广告活动正越来越被市场所 关注。 三、“互联网+”广告的发展方向 美国百货业之王和现代广告之父John Wanan— maker说:“我知道我的广告费有一半浪费了,但我 不知道是哪一半”。当广告未能直接命中目标受众 即变成无效广告投放,这是广告资源的浪费,更是广 告费居高不下的病原体。与此同时,消费者生活中 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无效垃圾广告。 (一)与大数据进一步融合,形成精准投放 传统媒体广告资源投放的有效率向来不尽如人 意,究其原因是由于消费者的复杂化使得广告投放 时面对目标有着强烈的不确定性,从本质上来说传 统广告投放具有随机性。随着“大数据”技术的逐步 完善,广告投放已不再像过去那样以扩大覆盖面为 主,以“精准”为导向的投放模式开始成为广告的新 参照。“互联网+”广告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在于能 够从庞大的消费群体中筛选出适合广告主诉求的目 标人群,帮助广告主精确、快速地锁定目标受众,并 结合“一对一”的人际传播模式,将广告信息稳妥地 传递到消费者面前。通过对受众进行精准细分,能 够涵盖到更多的有效消费群体,使广告信息实现对 目标受众生活的更广泛覆盖,具有更强的目标针 对性。 (二)与数据终端进一步融合,有效到达率提高 传统媒体广告面向全体消费者整体投放,信息 到达率虽高,但有效到达率却不能确定。“互联网 +”广告的投放行为通常发生在锁定目标消费群体 之后,通过对市场进行细分,能够更精准地覆盖到目 标消费者,是有的放矢地投放,从而提升广告的有效 传播率。例如分别在电视媒体和手机媒体上投放相 同内容的广告,电视媒体上的广告信息虽然浏览人 数总量多,但目标消费者也许只占到了其中的一小 1 31 部分;而手机媒体通过对消费者进行细分,能够将广 告信息以短信或彩信的方式稳妥地传递到目标受众 手中,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广告的传播效率,也能有效 地降低广告花费,减少媒体资源浪费。[4] (三)与互联网进一步融合,形成双向互动 四、结语 虽然广告在“互联网+”的思维模式下,发生了 巨大的改变,但是注重创意的本质也得到了加强。 广告要想取得成功,最本质的核心还是在于创意,在 于如何用最合适的创意将广告主的宣传目的传达给 受众。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受众的眼光和审美水 传统媒体广告的制作与投放理念极为简陋:将 创意转化为视听觉用以激发消费者的欲望,再通过 重复投放来巩固这种欲望,因此,传统媒体广告表达 诉求的理想方式是“说服(快来买)”。但“互联网+” 环境植根于高度互动、反馈迅速的“沟通文化”,“互 平在无限的提高,要想适应时代的发展,在了解广告 的各种变化发展之外,创意依然是重中之重。 美国广告业有近200年发展历史,而中国现代 广告仅有约20年。中国广告作品要取得世界性的 影响力,必须以中国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形成核心 联网+”广告就必须从传统时代的“说服”向新时代 的“沟通”转变。传统媒体广告中所注重的信息覆盖 率和曝光率在“互联网+”环境下已不再被着重强 调,由于信息接触方式的骤然增多,“互联网+”广告 将强调精确定位的接触与沟通作为新的关注 重点。[53 竞争力,打破传统的平面广告、影视广告、网络广告 方向限制,跨界融合,整合包括时尚移动商业广告、 网络媒体广告(网页及视频)、移动终端(界面及用户 体验),才能在未来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2007.(6). 互联网因具有双向互动性而成为新时代广告传 播的首选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信息单向传播, “互联网+”广告通过双向的沟通和交流让消费者充 考文献] [1]王朝云,刘玉龙.知识可视化的理论与应用EJ3.现代教育技术, [2]孙威,苏武江.品牌传播:范式转移和理论图景[J].理论导刊, 2013,(4). 分地融入到广告活动中,广告信息也随着消费者的 主动行为而展现,通过生动有趣的互动过程带给消 [3]阿里研究院.互联网+从IT到DT[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社,2015. 费者更深刻的印象和记忆,从而使广告信息的传递 更加深人人心。例如,瑞典地铁发布过一条洗发水 广告,将灯箱放置在候车区,当列车进站的时候,看 似静止的平面广告模特的头发就会随风飘扬,让 LED屏幕中的模特和行人一起感受地铁进站的 微风。 [43隋淑倩.试论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户外广告的视觉突破方式[J]. 大舞台,2015,(5). E5]舒怡.郭开鹤.新媒体环境下的商业广告设计传播EJ].中国传 媒大学学报,2014,(10). (责任编辑何旺生) The Development of Advertising in the Era of the“Internet上” GU Zongzhou .LIN Rongyan (1.School of Arts,Anhui Jianzhu University,Hefei 230601,China; 2.Anhui Vocational College of Press and Publishing,Hefei 230601,China) Abstract:By analyzing differences between the“Internet+”advertising and traditional advertising.the “Internet+”advertising has a strong advantage and development potentia1.The advertising has undergone great changes under the thinking mode of the“Internet+”,but innovation paid to the advertising remains unchanged.To improve the national advertising,we need to understand the changes of the“Internet+”advertising,but also focus on more outstanding originality. Key words:Internet+;advertisements;fusion;development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