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乌哈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自媒体时代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的现状特点

自媒体时代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的现状特点

来源:乌哈旅游
2015年06月(第3期)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63・ 观察与思考 自媒体时代 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的现状特点 李新萍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渭南714099)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自媒体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实践当中。对于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 及时关注和准确把握青年学生的网络舆情动态,引领学生的网络舆情方向,对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 析阐述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背景下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的现状特点,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的提出提供参考。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 高职院校 网络舆情现状特点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803(2015)03--0063--03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媒体越来越广 导向的网络舆情,对青年学生的思想起着重大的 泛地应用于实践当中。微博、网络成为人们重要 导向作用,网络舆情的双刃剑特点明显体现出来。 的发声工具,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因此,加强自媒体时代高职教育网络舆情的研究, 以传播快速、随意性大、自我性强为突出特点的自 促进高职院校的稳定和发展迫在眉睫。 媒体,将“人人都能发声”演绎得淋漓尽致。作为 一、网络舆情的概念和特点 高等教育的一部分,职业教育已占据半壁江山。 网络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通过网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积极 络围绕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公共 性相对不高,许多学生的休闲时间都深陷在网络 问题和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 之中。学生们往往借助网络平台以发帖或跟帖的 信念和价值观。它是较多民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 方式参与国内外重大事件和新闻的关注和讨论。 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等表 在言论发表、意见探讨过程中,学生们依据个人喜 现的总和。随着因特网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 好对观点进行分类和筛选,当某种问题引起共鸣 展,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 或引发争议的时候,会有更多的人发帖跟帖或转 后的“第四媒体”,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 帖,随着意见的深入和展开,讨论往往会向着特定 载体之一。[1]在网络环境下,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 的焦点发展,于是形成具有一定规模且具有明确 有:新闻评论、髓S、博客、聚合新闻等,那么网络 [收稿日期]2o15—03—25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委高教Y-委第四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自媒体时代高职院校网络舆情引导研 究”(陕高教宣 ̄[2014125号文)、2014年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网络舆情背景下职业院校恧想政治 教育创新研究”(sZ14Bo2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新萍(1969一),女,山东荷泽人,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哲学硕士。 ・64・ 李新萍:自媒体时代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的现状特点 2015年O6月(第3期) 舆情具有哪些特点呢?根据中国舆情网以往的研 究经验,有人将其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突发即时性。网络的环境下,舆情的表 达和传播具有较高的突发性、时效性,舆论的形成 往往非常迅速,第一时间就可蔓延较大范围,形成 一本科院校这两个群体的学生在校期间的休闲行为 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他们在时间管理、课余活动 的安排、自我约束等方面均有差距。综合看来,高 职院校学生上网时间长,大部分高职学生每天上 网时间在3~5小时,网络参与度很高,网络已成 石激起千层浪、网民热议、舆论哗然的夸张效 为他们学习、生活中的主要内容,深刻影响着高 职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他们上网时更关注 果,从而迅速形成强大的意见声势。 第二,丰富多元性。从舆情主体来看,网民分 布于社会各阶层和各个领域;从舆情话题来看,涉 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以及社会生活的各 个方面,内容包罗万象,几乎任何信息都可能成为 关注的热点;从舆情表达和传播途径来看,新闻跟 帖、网络论坛、BBS、邮件、网上调查、签名、博客、 个人空间、即时通信(如QQ、MSN、Skype)等均 可称为舆情表达路径,网民可以在不受任何干扰 的情况下预先写好言论,随时在网上发布,发表后 的言论可以被任意评论和转载。 第三,自由隐匿性。互联网是完全开放的,每 个人都有选择网络信息的自由,通过BI 、新闻点 评和博客网站,网民可以立即发表意见,表达更加 畅通。但由于网络的隐匿程度和追踪难度都较现 实社会大大提高,网民在可以隐匿真实身份的环 境下,不用太多顾忌,可以畅所欲言。在现实中往 往内隐心中的观点、情绪也就很容易被表达出来, 多数网民会自然地表达自己的真实观点,或者反 映出自己的真实情绪。 第四,偏差非理性。有些网民限于自身阅历、 认识的原因,易冲动,再加上一些迷茫和不满情 绪,比较感性化和情绪化,容易把互联网作为发泄 情绪的场所,通过相互感染,这些情绪化言论很可 能在众人的响应下,发展成为有害的舆论。各种 情绪、态度和意见基本是以原生态形式得到展现。 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 可以成为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 二、自媒体时代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的现状特 点 网络舆情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已 引起大家的共同关注和重视。有人对高职院校和 自己身边的事情,喜欢浏览校园网新闻,很关心和 关注校园内发生的重大事件和新闻信息。大部分 学生不发帖或发表言论,但是会经常看别人的帖 子或言论。作为网络舆情的主体,高职院校与本 科院校在网络舆情的特征上有一定的共性,也体 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 第一,舆情关注内容和方向不同。高职院校 学生整体素质较本科院校学生有一定差距,学生 文字表达能力较弱,对热点问题认识和把握的深 度相对浅显,由于就业前置的影响,在校时间仅有 两年多一些,学生中产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意 见领袖”的机率较低,鲜有学生能产生较大的号 召力和影响力,学校根据自身既定的培养目标,教 育过程中更多强调技术学习实用性以应对就业, 因此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和规划中均采取较为务实 的态度,对政治、社会、文化、社会等意识形态问题 敏感度较低,对个人的生活、今后的就业等切身相 关的问题关注较多。而与生活关系不甚切近的政 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问题较为冷淡,关注度远不 如本科院校学生。 第二,信息的分析、处理和判断能力相对较 弱。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分析、处理 和判断信息,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表现。青年大 学生本身就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成型阶段,各方 面认识尚不稳定,可塑性较强。高职院校学生相 比于本科院校,学生的整体素质相对较弱,综合能 力欠缺,网络带给我们的海量信息需要我们辨别 真伪。青年学生缺乏生活阅历,在虚假信息的认 知上有缺陷。高职学生在这方面的表现更加突 出,往往不辨真伪,人云亦云,即便明显具有虚假 成分的信息也缺乏辨识能力,难以清醒认识问题 2015年O6月(第3期)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65・ 的真伪。 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加强管理引导,优化高职院校思想教育环境 第三,情绪化和非理性的偏差行为更加严重。 当今中国社会迅猛变革,知识飞速更新,稍有不慎 便赶不上时代的潮流。在校学生虽相对压力较 小,但并非不受影响,来自家长、学校、同学以及有 自媒体时代,网络已经深入渗透到高职学生 的学习和生活中,加强管理、正确引导高职院校网 络舆情,优化高职院校思想教育环境,是迫切需要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思考和解决的问 题。首先,高职院校要以法律为准绳,以坚守社会 限的社会经历等方面的压力也在时刻刺激着学生 们的神经。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时间较短,第一年 还没有适应大学生活大学时间就已过大半,第二 年刚刚适应大学生活却又面临就业工作。对前景 的困惑、茫然、自卑、忧虑等等情绪需要宣泄和释 放,网络的隐蔽环境似乎为学生创造了最佳的条 件。通过发帖的形式宣泄情绪出现频率较高,部 分学生发帖或回帖言语较为激烈,甚至出现恶语 相向的现象。情绪宣泄的内容主要有人际交往挫 败、对学校管理不满、对学生自我管理组织有异议 等。各种不满、不足问题伤害了学生脆弱的心灵, 略有怨言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以愤恨的语言,甚至 扬言报复就需要及时教育和纠正了。仅仅出现在 某个学生身上或许还只是个例,但是占有相当比 例就需要认真研究和思考,寻求解决之道。作为 潜在的威胁任其自由发展势必会出现难以预料的 后果。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信息传播渠道多元 化,网络已经深入渗透到高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中,他们通过互联网络了解国内外大事、讨论公 共事物、关注并评论与切身利益相关的热点问 题。如果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不被重视,个体不满 情绪可能传染到整个群体,其观点、意见扩散开 来,且不断深入,就可能在网上形成巨大反应,演 变为整个群体的不满情绪,激化矛盾,形成网络舆 情,由此出现的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行也会使网络 舆论出现偏差,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因此,如何 发挥网络舆情的正面作用,如何正确引导高职院 校网络舆情,建立健全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管理工 作机制,建设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促进高职学生 的成长成才和校园的安定和谐,是值得我们思考 责任感为底线,将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落到实处, 从预警、应急处置到后果教育等多方面加强对学 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增强学生的网络道德责任感。 其次,要建设高职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引导 学生正确面对网络舆情、释放情感,加强师生互动 交流,从而引导学校的网络舆情环境向着文明、健 康的方向发展。提高高职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培育网络道德,提升媒介素养,倡导校园网络环境 与主流舆论一致的价值取向,通过多种形式积极 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活动,确保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在高职院校当中的主流地位,使广大 高职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地 从思想深处坚决抵制、反对各种错误、偏激言论的 影响,共同营造和维护校园文明、健康的网络氛 围。 自媒体时代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特征既具有普 通高校的共性,又具有高职院校的个性。在学生 素质、信息识别处理和情绪控制等方面高职院校 相对更为欠缺,这使得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更大, 为教师正确引导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构建高职 院校自己的网络交流平台,正确管理和引导舆情, 可淡化网络舆情的负面效应,发挥其积极作用,更 有利于高职学生的管理和思想教育。 参考文献I EL]网络舆情[EB/OL].http://baike.baidu.com. 责任编辑:李卓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wuhaninfo.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