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第8期 城市道桥与防洪 防洪排水235 桥梁防洪计算机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杨梅 (甘肃农业大学信息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由于桥梁的修建减少河道的行洪面积,造成河道水位雍高,对河道防洪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洪灾冲毁桥梁的事故时有 发生,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所以建立桥梁防洪系统十分重要。该文首先介绍桥梁防洪实时预报计算机系统的组 成,然后应用此系统对某铁路桥梁在泄洪时的水位进行了实时预警,该系统提高了桥梁防洪预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关键词:桥梁防洪计算机系统;HEC—RAS;实时预测 中图分类号:U44、 rV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716(2012)08—0235—03 0绪论 HEC—RAS软件(河道水力分析系统)来动态分析 洪水对桥梁的相互影响作用。下面对这系统的构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国家对基础设施 架进行系统分析。 的投入逐年加大,交通路网日趋完善,跨河桥梁建 1.1防洪计算机信息系统 设日益增多。桥梁是连接河流两岸陆域的重要通 防洪计算机信息系统是在充分发挥地理信息 道,也是支持人员装备物资频繁往来与大规模流 系统(GIS)、遥感系统(RS)、卫星定位系统(GPS)、 动的可靠载体。同时我国地域广阔,河流众多,洪 网络系统(WEB)、数据库(DB)等信息技术优势的 水灾害十分严重,桥梁不仅在国民经济生活中发 基础上,逐步建立的比较完善的、集视频监视与远 挥着积极的交通功能在防洪、抢险与救灾的紧要 程监控、灾情上报与评估、防汛会商支持、指挥调 关头也显示出强大的支撑作用…。由于桥梁的修建 度、计算机辅助办公、基础信息管理与维护为一体 占用了行洪通道,减少河道的行洪面积,造成河道 的面向防汛指挥与管理的信息系统,实现防汛指 水位雍高,对河道防洪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洪灾 挥的和日常办公的数字化、网络化、高效化的协同 冲毁桥梁的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 管理,最大程度地挖掘现有工程的潜力,提高对于 亡和财产损失,所以加强洪灾对桥梁事故影响的预 洪水灾害的整体抵抗能力。系统的具体内容包括: 警十分重要 。桥梁预警是指对可能出现或即将 防洪计算机系统主要由不同的子系统组成, 发生洪灾对桥梁产生危险的事故进行预测并发布 各子系统之间的组成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防汛 警示信息,以及时提出预案和整治措施。早期的预 信息查询系统实现了与防汛信息中心联接,覆盖 警主要是以经验为主,根据经验判断洪灾时桥梁 防汛指挥所有内容的防汛综合数据库f包括地理空 发生危险的可能性,这些预警方式具有一定的局 间与属性数据)实现灾情、工情和水情采集系统的 限性。现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防洪减灾预 联接;综合信息维护管理系统是用于防汛综合数 警系统的基础上建立桥梁防洪计算机系统,即用 据库的维护、更新与管理;计算机办公自动化系统 先进专业技术和现代高新信息化技术对洪水对桥 是为实现13常办公的数字化、高效化和协同化;防 梁可能造成的灾害进行及时、准确预测,并发布必 汛决策支持系统是为了实现达到防灾、减灾的决 要警示信息,尽可能地减少洪水造成的桥梁事故 策科学化;无线移动采集系统则直接快速准确地 的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定位上报防汛信息。 1桥梁防洪计算机系统 桥梁的防洪计算机系统是整个防洪计算机信 息系统的一部分。它是在应用防洪计算机系统和 相关的监测仪器得到整个河流区域的水文数据及 议系统) :/^\ 其数据的变化情况,然后在此数据的基础上应用 垂亟 ,_— 收稿日期:2012—05—25 咂堂塑圈‘ …… 垂壶囹 作者简介:杨梅(1979一),女,河南洛阳人,讲师,从事教学工 作。 图1 防洪计算机系统整体结构 236防洪排水 城市道桥与防洪 = 2012年8月第8期 (3) 通过与工情采集系统、水情采集系统、灾情视 频监视系统的联接,丰富防汛综合数据库;建立综 合信息维护管理系统,来维护、更新、管理防汛综 合数据库的信息;将防汛信息查询系统扩充为防 汛决策支持系统,以视频会议系统为支撑实现防 汛会商,指挥调度;通过宽带网络,实现本分中心 与防汛信息中心及其他分中心的联系,真正做到 上传下达、横向沟通;建立计算机辅助办公系统实 式(3)中: 、Q。和L 、Q:分别为两岸滩地的 距离和流量;L,、Q,分别为桥梁主河道的距离和流 量。 动能校正系数可由式(4)计算而得: l【 A + + l (4) 现数字化、网络化、高效化的现代办公体系。 1.2桥梁防洪计算机系统 通过防洪信息查询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整个 流域的水文信息数据。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通过 系统内置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脚本语言,借助 进行更深入的二次开发,把HEC—RAS软件耦合进 防洪计算机系统,建立多目标交互使用的桥梁防 洪计算机系统。 HEC—RAS软件是由美国陆军工程兵团开发的 河流分析系统,用于模拟河流的水流问题,对河道 的水力进行推演,可用来计算桥、涵洞、溢洪道等 各种涉水建筑物的复杂水力系统的多种水力要 素。 HEC—RAS软件和防洪计算机系统组成了完整 的软件系统,通过实时观测的数据推演洪水的演 进过程和预测洪水对桥梁的影响,真正实现了实 时监测和预测功能。 HEC—RAS软件的数学原理基于水流的能量守 恒方程,在HEC—RAS软件中把桥梁引起的水力能 量损失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桥梁占用过流断面使 水流收缩引起的能量损失,二是收缩的水流经过 桥梁后再扩散造成的能量损伤,三为桥梁本身造 成的能量损失。桥梁上下端面的水流的能量守恒 定律为【4]: ,2 2 y2+z2+ +he:Y +z1+ (1) £g £g 式(1)中:zI、z'为桥梁上下断面的河底高程; l, 、y 为桥梁河底上下断面的水深; 、 :为桥梁 上下断面水流速度;n 、 为水流的动能矫正系数; e为工程阻力造成的水头损失。 工程阻水造成的水头损失,包括局部损失和 摩阻损失两部分,计算公式如式(2)所示: lT, T, I he cf I绍 绍l+ I(2) 式(2)中: 为流量的加权长度,s,为摩阻坡 度;C为水流断面的收缩和扩张系数。 流量的加权长度由式(3)计算而得: , A J 式(4)中:A和 为桥梁截面的总面积和流量 模数,A 、A:和 ,分别为两岸滩地和主航道面积; K。、 和 为两岸滩地和主航道的流量模数。 的 计算公式如式(5)所示: K:1= --AR (5)(5) n 摩阻坡度如式(6)所示: §尸( ) (6) 当水流和桥端面出现斜角时,软件按照夹角 的大小自动投影到断面上,进行水面线和壅水高 度和长度的计算。 通过防洪计算机信息系统得到桥梁上游洪水 流量Q和桥梁边的水文地质条件,通过HEC—RAS 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就能提前预测洪水对桥梁的 影响。 2桥梁防洪计算机系统的应用 HEC—RAS软件中桥梁上游的断面的实时变化 的流量是由防洪计算机系统实施检测到,作为软 件模拟的上边界条件,通过软件计算出桥梁处阻 水雍高值和壅水长度。并同时把信息反馈回防洪 信息决策系统。 本文用此系统对跨越某河道的大型铁路桥梁 在行洪期间的桥梁边的壅水高度和长度计算分 析。该河道为行洪河道,铁路桥梁在跨越河道时不 缩窄河道,采用全断面建筑方案。大桥桥墩和河道 水流方向夹角为7。。桥跨布置为108孑L,每孔宽 28 m,总长3 024 rn,桥梁为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 构,全桥采用钻孔桩基础。河道的防护标准按50 a 一遇洪水设计。现上游水库开始泄洪,现通过 HEC-RAS软件计算,然后通过图形化信息系统实 时预测桥梁处的壅水高度和长度的变化情况。 图2和图3是应用系统计算预测的未来24 h 桥梁壅水高度和长度随时间变化曲线。从图中可 以看出,在开始行洪时随着泄洪时间的推移,桥梁 的壅水高度和长度呈不断变大趋势。在6.5 h后, 2012年8月第8期 城市道桥与防洪 2500 防洪排水237 洪峰到底桥梁所在地,这时壅水高度和长度达到 最大,壅水高度为0.113 m,壅水长度为2 218 m。 这时桥梁的防洪压力最大,所以有关各方应采取 相关的预案,确保桥梁和大堤的安全。随后随着洪 峰的过去,桥梁的壅水高度和长度都不不断减小, 桥梁的防洪压力也随之减小。 20oO 15∞ 1000 50o --・_-/ ’、。\.\ 、 O t/h 闰3壅水长度L随时间变化曲线图 I 响,并准确迅速的将预测结果送呈决策着手中。经 过现场检验,此系统所得的结果较为及时和准确。 可以肯定的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洪水专用灾 害模拟软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的技术和新的 \... 0 4 8 12 16 20 24 t/h 图2壅水高度h随时间变化曲线图 功能将被加入到桥梁防洪的计算系统中。这将促 进整个防洪事业的迅猛发展,极大限度的减少人 民生命财产损失。 参考文献 桥梁的壅水高度和长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是 通过HEC—RAS软件计算而得的,但由于上游的流 量可能不断变化,其计算结果也随之不断变化,所 以在预测的时候要实时观察预测数据的变化。 【1]李江海.桥梁防洪评价壅水计算方法浅析【J】.山西水利,2010,26 (11):9-10. 3结论 应用桥梁防洪计算机系统,通过防洪计算系 统耦合HEC—RAS软件预测洪水对桥梁的影响,不 但省掉传统桥梁防洪计算的复杂过程,还能根据 洪水的变化情况实时预测评估洪水对桥梁的影 [2】张云梅.浅析跨河桥梁防洪评价[J】_山西建筑,2011,37(34): 210—211. [3】王国新,刘忠民.三通河跨河桥梁防洪影响评价分析[J】.现代农 业科技,2011,(5):261—262. 【4】陈建峰.ArcView ̄S耦合HEC_RAS模型的应用研究【J].河北建 筑工程学院学报,2009。27(2):5—7. 出现城市内涝成都5级应急响应 成都市防汛办近日发布消息,今年成都市对《成都市防汛应急预案》进行了修订,与往年划分蓝色、黄 色、橙色、红色4级应急响应不同的是,今年在《预案》中将“城市洪涝”进行了专节表述,并首次明确提出应 对“城市内涝”的5级应急响应举措。 成都市防汛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修订表明,城市内涝已经成为成都市防汛工作的重点。此次修订 中,将“城市洪涝”作为“不同灾害的应急响应”章节里的一个专节,分为“城市外洪”和“城市内涝”两种情况。 发生“城市外洪”时,根据江河洪水应急响应执行,按照全市洪、涝灾害的严重程度和范围,将应急响应由低 到高分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4级。各级防汛指挥机构和相关部门在汛期实行24 h值班制度,全程跟踪雨 情、水情、灾情,根据出现的洪、涝灾害情况分级响应。水务(利)、河管部门负责城市上游的分洪,防止洪水倒 灌、冲击城市。 出现“城市内涝”时,则按照中心城区内涝5级应急响应执行,区域内各级防汛指挥部指挥长及各成员 上岗到位,由市防汛指挥部统一指挥;水务、城建等部门或水闸、泵站、排水管网的管理单位负责城区排涝 (污)泵站、水闸及相关设施的运行监护;由各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通知街道办事处,再由街道办事处通知易 涝地区各单位、居民做好防涝准备,转移人员物资;公安、电力、电信、消防、地铁等部门均各司其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