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威廉为甲国驻乙国使馆的三等秘书,赫利德为丙国驻乙国使馆的商务参赞。威廉在乙国首都与一名乙国人发生纠纷,失手将其打死,赫利德当时恰好目击了该杀人事件。甲、乙、丙三国都是《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缔约国,且三国之间没有其他双边的涉及外交和领事特权与豁免方面的协定。根据国际法规则,下列哪项判断是正确的?
A、如威廉本人表示放弃其管辖豁免,乙国即可以对其提起刑事诉讼,无论使馆是否同意
B、如赫利德本人表示愿意出庭作证,乙国即可以带其到法庭作证,无论使馆是否同意 C、乙国向甲国提出要求,要求放弃威廉的豁免,如甲国没有答复,则可以推定甲国已经同意放弃,从而对威廉提起刑事诉讼
D、如甲国明确表示放弃威廉的管辖豁免,则乙国可以对威廉提起刑事诉讼,而不论威廉本人是否同意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2.中国人姜某(女)与甲国人惠特尼婚后在甲国定居,后姜某在甲国生下一女。根据我国国籍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如姜某之女出生时未获其他国家国籍,可以获得中国国籍 B、姜某之女一出生就无条件获得中国国籍
C、如姜某之女出生时已获得甲国国籍,她也可以同时获得中国国籍 D、姜某之女出生地在甲国,因而不能获得中国国籍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3.甲国是一个地理上宽大陆架的沿海国,也是发达国家,其地理大陆架从领海基线到大陆边外缘的距离为380海里。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有关的国际法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国大陆架的范围可以延伸到380海里处 B、甲国的大陆架只能限定在200海里以内 C、甲国的专属经济区不必限定在200海里以内
D、甲国如果在200海里外的大陆架底土开采石油,应通过国际海底管理局并向其缴纳合理费用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4.甲乙两国为隔海相望的国家,2012年因为岛屿主权以及海洋开发等问题发生争端,2014年
1月和3月先后宣布与对方进入战争状态。甲乙两国曾经于1970年签订《建立外交关系的协定》,1972年签订《海洋划界条约》,1978年签订《友好同盟条约》,1983年签订《双边税收协定》(1982年)等一系列条约。如果这些条约中不存在相关的特别约定,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关于两国间条约效力的下列哪项判断是正确的?
A、两国间的上述所有条约自动废止
B、两国间的《友好同盟条约》废止,其他条约暂停执行 C、两国间的上述所有条约依然有效 D、两国间的《双边税收协定》暂停执行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5.国际法院就甲、乙两国的争议作出裁决后,甲国拒不履行判决确定的义务。依《国际法院规约》的规定,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乙国可向联合国安理会提出申诉,请求由安理会作出建议或决定采取措施执行判决 B、乙国可向甲国国内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C、乙国可申请由国际法院强制执行
D、乙国可由联合国法律委员会决定采取行动执行判决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6.甲、乙两国为陆地邻国。由于边界资源的开采问题,两国产生了激烈的武装冲突,战火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甲、乙均为联合国成员国。针对此事态,如果拟通过联合国安理会采取相关措施以实现停火和稳定局势,那么,根据《联合国宪章》有关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只有甲、乙两国中的任一国把该事项提交安理会后,安理会才有权对该事项进行审议
B、在对采取措施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时,若获得全体理事国中1/2多数的同意,其中包括常任理事国的一致同意,该决议即被通过
C、在对采取措施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时,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任何一国投弃权票,不妨碍该决议的通过
D、只有得到甲、乙两国的分别同意,安理会通过的上述决议才能对其产生拘束力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7.甲乙二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数年后,因两国多次发生边境冲突,甲国宣布终止与乙国的外交关系。根据国际法相关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0年卷一29题,单选)
A、甲国终止与乙国的外交关系,并不影响乙国对甲国的承认 B、甲国终止与乙国的外交关系,表明甲国不再承认乙国作为一个国家
C、甲国主动与乙国断交,则乙国可以撤回其对甲国作为国家的承认 D、乙国从未正式承认甲国为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属于事实上的承认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8.甲国分立为“东甲”和“西甲”,甲国在联合国的席位由“东甲”继承,“西甲”决定加入联合国。“西甲”与乙国(联合国成员)交界处时有冲突发生。根据相关国际法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4年卷一32题,单选)
A、乙国在联大投赞成票支持“西甲”入联,一般构成对“西甲”的承认 B、“西甲”认为甲国与乙国的划界条约对其不产生效力
C、“西甲”入联后,其所签订的国际条约必须在秘书处登记方能生效 D、经安理会9个理事国同意后,“西甲”即可成为联合国的会员国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9.甲国某省内建有一核电站,甲国为了该电站的安全运营以及防止核泄露设置了符合国际标准的多重安全设施。2010年5月,该核电站所在的地区发生了9.2级特大地震,导致核电站整体塌陷,尽管有多重安全设施但仍然出现了核能泄露,使甲乙两国部分省区遭受了核辐射损害。甲乙两国都是《关于核损害的民事责任维也纳公约》的缔约国,两国之间没有签定其他关于此问题的双边或多边协议,根据该公约以及国际法的相关规则和实践,下列关于甲国国家责任的判断哪项是正确的?
A、由于地震是不可抗力,因此对乙国造成的核辐射损害,甲国可以免责 B、本案核辐射对乙国造成的损害,应由甲国政府全部赔偿
C、本案核辐射对乙国国家造成的损害应由甲国政府赔偿,对乙国国民造成的损害应由该核电站的营运人赔偿
D、本案核辐射对乙国造成的损害,甲国应保证核电站营运人的赔偿责任,并在营运人不足赔偿的情况下,对规定的限额进行赔偿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10.关于联合国国际法院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3年卷一34题,单选)
A、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对国际法院法官的选举不具有否决权
B、国际法院法官对涉及其国籍国的案件,不适用回避制度,即使其就任法官前曾参与该案件
C、国际法院判决对案件当事国具有法律拘束力,构成国际法的渊源 D、国际法院作出的咨询意见具有法律拘束力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11.莱斯为甲国驻乙国使馆的二等秘书,科尔为丙国驻乙国使馆的随员。科尔目击了莱斯因
与他人争执并将对方杀死的事件。甲乙丙三国都是《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缔约国,且三国之间没有其他涉及外交和领事特权与豁免方面的协定。根据国际法规则,下列判断哪项是正确的?( )
A、如甲国表示放弃莱斯的管辖豁免,则乙国可对其提起刑事诉讼
B、如科尔本人表示愿意出庭作证,则乙国即可以带其到法庭作证,无论使馆是否同意 C、乙国要求甲国放弃莱斯的豁免,如甲国没有答复,则可以推定甲国已经同意放弃,从而对莱斯提起刑事诉讼
D、甲国放弃莱斯管辖豁免的表示必须经过莱斯同意才有效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12.下列关于国际习惯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哪项?( )
A、国际习惯是一国长期形成的做法的总称 B、在现代国际法中国际习惯已被围际条约取代 C、国际习惯、国际惯例与通例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D、国际习惯形成的证据,可见之于国家的对外文件、国内外司法判决、国际组织的决议等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13.外交保护或外交保护权是指一国国民在外国受到不法侵害且依该外国法律程序得不到救济时,其国籍国可以通过外交方式要求该外国进行救济或承担责任,以保护其国民或国家的权益。下列关于外交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哪项?( )
A、甲国国民丁某在乙国受到当地歹徒的抢劫,甲国可直接对丁某进行外交保护 B、甲国国民史密斯在乙国受到侵害,他同时具有乙国的国籍,甲国不能对其进行外交保护
C、甲国国民约翰受到乙围不法侵害后,不需在乙国国内寻求司法或行政方面的救济,甲国可以直接提起外交保护
D、国家的外交保护权只能应公民的请求而行使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14.2004年联大通过的《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标志着国际社会在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方面开始确立普遍性的统一规则。中国已签署了该公约,但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尚未批准。关于条约的缔结与签署,及条约与国内法的关系,依《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及中国相关法律,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外交部长参加条约谈判时无须出具全权证书
B、因中国已签署了《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该公约对我国具有拘束力
C、中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与中国国内法有冲突的,均优先适用国际条约 D、虽中国已签了《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即表明全国人大有义务批准公约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15.康某是甲国驻华使馆的官员。与康某一起生活的还有其妻、其子(26岁,已婚)和其女(15岁)。该三人均具有甲国国籍。一日,四人在某餐厅吃饭,与邻桌发生口角,引发斗殴并致对方重伤。警方赶到时,斗殴已结束。甲国为《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缔约国,与我国没有相关的其他协议。根据国际法和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警方可直接对康某采取强制措施,包括立即限制其人身自由 B、警方可直接对其妻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包括立即限制其人身自由 C、警方可直接对其子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包括立即限制其人身自由 D、警方不得对康家的任何人采取任何强制措施,包括立即限制其人身自由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16.月球主人公司是甲国人汤姆在甲国注册的公司,专门从事出售月球土地的生意。该公司把月球分为若干部分供购买者选购,并称通过与该公司订立“月球契约”,买方就拥有了其购买的月球特定部分的所有权。对此,根据外层空间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判断哪一项是正确的?
A、该类契约规定的所有权,必须得到甲国国家的特别批准方能在国际法上成立 B、该类契约可以构成甲国国家对月球相关部分主张主权的证据 C、即使该类契约受甲国国内法的保护,该所有权在国际法上也不能成立 D、该类契约必须在联合国外空委员会登记,以确立购买者在国际法上的所有权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17.甲国倡议并一直参与某多边国际公约的制订,甲国总统与其他各国代表一道签署了该公约的最后文本。根据该公约的规定,只有在2/3以上签字国经其国内程序予以批准并向公约保存国交存批准书后,该公约才生效。但甲国议会经过辩论,拒绝批准该公约。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哪一项判断是正确的?
A、甲国议会的做法违反国际法
B、甲国政府如果不能交存批准书,将会导致其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
C、甲国签署了该公约,所以该公约在国际法上已经对甲国产生了条约的拘束力 D、由于甲国拒绝批准该公约,即使该公约本身在国际法上生效,其对甲国也不产生条约的拘束力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18.甲乙两国是邻国,甲国曾多次出动空军非法轰炸乙国境内的军事目标。某日一甲国民航机因天气原因偏离航线,误人乙国境内。甲乙丙三国均为国际民航组织的成员国。甲乙之间没有双边的航空或航线协定。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乙国有权要求该民航机立即离开乙国的领空
B、在该民航机载客不明的情况下,乙国有权对其使用武器,将其击落 C、乙国无权要求位于其境内的该民航机在其指定安全地点降落 D、该民航机在顾及安全的情况下可自行飞人乙国领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19.甲、乙两国订立的一项条约,条约中有涉及丙国的内容,丙国是第三国,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规定,下列哪项判断是正确的?( )
A、该条约如果为丙国创设权利,丙围必须书面明示接受
B、该条约如果有涉及丙国的义务规定,则丙国有义务遵守这些规定
C、该条约如果有涉及丙国的义务规定,除非经丙国书面明示同意,否则其对丙国没有拘束力
D、该条约如果为丙国创设权利,则这项权利无论内容如何,都可以在任何时候予以撤销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20.中国拟与甲国签订引渡条约,根据我国《缔约程序法》和《引渡法》,下列哪项判断是正确的?
A、只要我国签署了引渡条约,该条约即对我国产生拘束力 B、该条约应当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批准,批准书由国家主席签署 C、在中国和甲国引渡条约生效之前,中甲之间没有相互引渡的可能 D、一旦引渡条约生效,中国有义务修改《引渡法》中与该条约冲突的内容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21.甲、乙是联合国会员国。甲作出了接受联合国国际法院强制管辖的声明,乙未作出接受联合国国际法院强制管辖的声明。甲、乙也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当事国,现对相邻海域中某岛屿归属产生争议。关于该争议的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是不符合国际法的?(2012年卷一33题,单选)
A、甲、乙可达成协议将争议提交联合国国际法院
B、甲、乙可自愿选择将争议提交联合国国际法院或国际海洋法庭 C、甲可单方将争议提交联合国国际法院 D、甲、乙可自行协商解决争议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22.悬挂甲国旗的核动力商船在乙国港口停泊时发生核泄漏,污染了乙国港口。甲乙两国均为《关于核损害的民事责任的维也纳公约》及《核动力船舶经营人责任公约》的缔约国,依上述公约,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
A、首先应由甲国承担赔偿责任,不足部分由核动力商船所有人承担 B、船运公司应承担核泄漏给乙国港口造成污染的全部赔偿责任 C、甲国应承担全部的赔付责任
D、甲国有义务在保证船运公司赔付乙国的同时,在船运公司不足赔偿的情况下,对规定的限额进行赔偿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23.甲国1999年发生未遂军事政变,政变领导人朗曼逃到乙国。甲国法院缺席判决朗曼10年有期徒刑。甲乙两国之间没有相关的任何特别协议。根据国际法有关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国法院判决生效后,甲国可派出军队进入乙国捉拿朗曼,执行判决 B、乙国可以给予朗曼庇护 C、乙国有义务给予朗曼庇护
D、甲国法院的判决生效后,乙国有义务将朗曼逮捕并移交甲国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24.甲国某核电站因极强地震引发爆炸后,甲国政府依国内法批准将核电站含低浓度放射性物质的大量污水排人大海。乙国海域与甲国毗邻,均为《关于核损害的民事责任的维也纳公约》缔约国。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1年卷一32题,单选)
A、甲国领土范围发生的事情属于甲国内政 B、甲国排污应当得到国际海事组织同意
C、甲国对排污的行为负有国际法律责任,乙国可通过协商与甲国共同解决排污问题 D、根据“污染者付费”原则,只能由致害方,即该核电站所属电力公司承担全部责任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25.甲国与乙国基于传统友好关系,兼顾公平与效率原则,同意任命德高望重并富有外交经验的丙国公民布朗作为甲乙两国的领事官员派遣至丁国。根据《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5年卷一34题,单选)
A、布朗既非甲国公民也非乙国公民,此做法违反《公约》 B、《公约》没有限制,此做法无须征得丁国同意 C、如丁国明示同意,此做法是被《公约》允许的
D、如丙国与丁国均明示同意,此做法才被《公约》允许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26.甲国的一非政府组织租用的航天器在外空过失与乙国的卫星相碰撞,并造成卫星的损坏,依相关外空责任制度的规定,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
A、应由甲国承担对乙卫星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 B、应由该非政府团体直接承担赔偿责任 C、应由该非政府团体和甲国分别承担赔偿责任 D、应由非政府团体与甲国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27.风光秀丽的纳列温河是甲国和乙国的界河。两国的边界线确定为该河流的主航道中心线。甲乙两国间没有其他涉及界河制度的条约。现甲国提议开发纳列温河的旅游资源,相关旅行社也设计了一系列界河水上旅游项目。根据国际法的相关原则和规则,下列哪一项活动不需要经过乙国的同意,甲国即可以合法从事?
A、在纳列温河甲国一侧修建抵近主航道的大型观光栈桥 B、游客乘甲国的旅游船抵达乙国河岸停泊观光,但不上岸 C、游客乘甲国渔船在整条河中进行垂钓和捕捞活动 D、游客乘甲国游船在主航道上沿河航行游览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28.2010年3月,我国完成缔结某项条约的谈判工作,该条约中的某些条款与我国国内法律的规定有较大冲突,该条约目前尚未生效。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和我国《缔结条约程序法》,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我国在缔结该条约时,有义务对那些与我国法律相冲突的条款作出保留 B、我国在缔结该条约时,有义务先行修改与该条约相冲突的我国法律 C、上述条约须经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D、由于该条约尚未生效,我国不得缔结该条约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29.联合国驻联合国会员国A国的某机构于2010年以联合国的名义,与A国政府签订协议,购买了一批设备。后双方产生纠纷。依有关国际法规则,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由于联合国组织属于政治性国际组织,其上述购买行为自始无效 B、联合国驻A国某机构的购买行为属于其权利能力的范围 C、上述行为应视为联合国所有会员国的共同行为 D、联合国能就该项纠纷向国际法院提起针对A国的诉讼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30.甲国某船运公司的一艘核动力商船在乙国港口停泊时突然发生核泄漏,使乙国港口被污染,造成严重损害后果。甲乙两国都是《关于核损害的民事责任的维也纳公约》及《核动力船舶经营人公约》的缔约国,根据上述公约及有关规则确定,乙国此时应得到7800万美元的赔偿,但船运公司实际赔偿能力最多只能够负担5000万美元。对此事件,根据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制度,甲国国家对乙国承担的义务是什么?
A、甲国国家应承担全部7800万美元的赔付
B、甲国有义务在保证船运公司赔付乙国5000万美元的同时,船运公司无力赔付的其余2800万美元,由甲国政府先行代为赔付
C、甲国有义务保证督促船运公司进行赔偿,但以船运公司能够负担的实际赔偿能力为限,即只能赔付5000万美元,其余2800万美元可以不予赔付
D、由于该行为不是甲国国家所从事,故甲国国家不需就此事件承担任何义务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31.甲国是联合国的会员国。2006年,联合国驻甲国的某机构以联合国的名义,与甲国政府签订协议,购买了一批办公用品。由于甲国交付延期,双方产生纠纷。根据《联合国宪章》和有关国际法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作为政治性国际组织,联合国组织的上述购买行为自始无效 B、上述以联合国名义进行的行为,应视为联合国所有会员国的共同行为
C、联合国大会有权就该项纠纷向国际法院提起针对甲国的诉讼,不论甲国是否同意 D、联合国大会有权就该项纠纷请求国际法院发表咨询意见,不论甲国是否同意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32.甲乙两国是邻国。乙国新一届政府决定在其境内部署进攻性武器,甲国认为乙国行为对其构成威胁,于是向乙国境内发射导弹,将乙国一处正在修建的导弹发射装置摧毁。对于此行为,根据1974年《关于侵略定义的决议》,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甲国的行为构成侵略,因为其以另一国的领土为对象使用武器 B、乙国的行为构成侵略,因为其部署了威胁甲国的进攻性武器 C、甲国的行为构成国际法上的自卫
D、甲国为了维护其主权,可以将乙国正在修建的导弹发射装置摧毁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33.甲国暴发某种恶性传染病。甲国驻乙国大使的官邸据报发现疑似患者。乙国卫生防疫人员为此赶到该官邸外做好处理患者的准备工作。甲乙两国均为《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缔约国,且没有其他的相关协定。依公约的规定,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只要患者不是大使本人,乙国防疫人员即可进入官邸进行调查和处理工作 B、如未得到甲国大使的明确同意,乙国防疫人员不得进入官邸进行调查和处理工作 C、由于官邸位于城市居民区,乙国防疫人员可立即进入官邸调查处理患者 D、只要甲国大使没有明确反对,乙国防疫人员即可进行官邸进行调查和处理工作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34.亚金索地区是位于甲乙两国之间的一条山谷。18世纪甲国公主出嫁乙国王子时,该山谷由甲国通过条约自愿割让给乙国。乙国将其纳入本国版图一直统治至今。2001年,乙国发生内乱,反政府武装控制该山谷并宣布脱离乙国建立“亚金索国”。该主张遭到乙国政府的强烈反对,但得到甲国政府的支持和承认。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国际法中的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要求乙国政府在解决“亚金索国”问题时必须采取非武力的方式
B、国际法中的民族自决原则为“亚金索国”的建立提供了充分的法律根据
C、上述18世纪对该地区的割让行为在国际法上是有效的,该地区的领土主权目前应属于乙国
D、甲国的承认,使得“亚金索国”满足了国际法上构成国家的各项要件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35.甲乙两国是温室气体的排放大国,甲国为发达国家,乙国为发展中国家。根据国际环境法原则和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国必须停止排放,乙国可以继续排放,因为温室气体效应主要是由发达国家多年排放积累造成的
B、甲国可以继续排放,乙国必须停止排放,因为乙国生产效率较低,并且对于环境治理的措施和水平远远低于甲国
C、甲乙两国的排放必须同等地被限制,包括排放量、排放成分标准、停止排放时间等各方面
D、甲乙两国在此问题上都承担责任,包括进行合作,但在具体排量标准,停止排放时间等方面承担的义务应有所区别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36.以下关于联合国的专门机构的论述中,正确的是哪项?
A、联合国的专门机构为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其宗旨、原则、形式、职权范围等问题均由成立该组织的协定规定
B、联合国专门机构中均为区域性的国际组织,其职能限于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等专门的领域
C、联合国的专门机构是联合国的附属机构,与联合国具有法律联系,但是不具有独立
的法律地位
D、联合国专门机构与联合国的合作是通过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来协调完成的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37.甲国籍渔船在乙国专属经济区进行捕鱼作业时,乙国海上执法船赶来制止,并将甲国籍渔船带回乙国港口。甲乙两国均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缔约国,且两国之间无其他相关的协议。依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乙国有义务迅速通知甲国将甲国籍渔船带回乙国港口一事 B、渔船为甲国国籍,乙国执法船不能对其行使管辖
C、如甲国籍渔船未能向乙国有关部门及时提交适当担保,乙国有权对该船船长和船员处以监禁
D、专属经济区是乙国的领海,因此,乙国执法船有权行使管辖权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38.甲国以乙国境内有反甲国政府组织的据点为名,对乙国发动战争。依国际法相关规则,下列战争开始后引起的法律后果中,正确的是哪项?( )
A、虽然两国发生战争,但私人之间的商业关系不被废止
B、两国间的互助条约立即废止,但两国参加的规定战争行为规范的条约自动生效 C、两国可以对其境内敌国人民的私产予以限制和没收
D、两国对在海上遇到的敌国一切船舶及航空器均可以拿捕没收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39.中国拟与甲国就有关贸易条约进行谈判。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0年卷一32题,单选)
A、除另有约定,中国驻甲国大使参加该条约谈判,无须出具全权证书 B、中国驻甲国大使必须有外交部长签署的全权证书方可参与谈判 C、该条约在任何条件下均只能以中国和甲国两国的官方文字作准 D、该条约在缔结后应由中国驻甲国大使向联合国秘书处登记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40.甲乙两国均为《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缔约国,阮某为甲国派驻乙国的领事官员。关于阮某的领事特权与豁免,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2013年卷一32题,单选)
A、如犯有严重罪行,乙国可将其羁押 B、不受乙国的司法和行政管辖 C、在乙国免除作证义务
D、在乙国免除缴纳遗产税的义务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二、多选题
1.甲、乙、丙、丁四国是海上邻国,2013年四国因位于四国之间的摩枢海域的划界发生了纠纷。2013年4 月,甲国进入摩枢海域建造了两处石油钻井平台,并提出了划界方案;7月,乙国国会通过了关于摩枢海域的划界法案;8月,丙丁两国缔结摩枢海域的划界和合作开发协定。2014年初,联合国大会提出了一个摩枢海域的划界草案。上述各划界方案差异较大,根据国际法的相关原则和规则,下列哪些判断是错误的?
A、甲国的行为构成国际法中的先占,甲国的划界方案对甲乙丙丁四国具有拘束力 B、乙国国会通过的摩枢海域划界法案具有涉外性,作为国际法的渊源对甲乙丙丁四方具有拘束力
C、丙丁两国缔结的协定是国际条约,作为国际法的渊源对甲乙丙丁四方具有拘束力 D、联合国大会的划界草案对甲乙丙丁四国没有法律拘束力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2.国际法是调整国际法主体之间政治、经济、外交等关系的法律,相对于国内法,国际法的最大特点是强制力的依据和方式特殊。国际法作为法律的强制力通过以下哪些途径实现?
A、各国刑警组织的联合行动 B、联合国国际法院
C、各国依照国际法采取的单独行动 D、各国依照国际法采取的集体行动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3.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有关规定,下列关于使馆的外交特权及豁免的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
A、使馆馆舍不可侵犯,所以,即使使馆发生火灾,如果未得到使馆馆长允许,驻在国也不可进入使馆进行救援
B、使馆的档案和文件不受侵犯,但仅限于两国关系友好时期,在战争时期,对使馆的档案和文件可以进行封存或检阅
C、使馆享有通信自由,所以,驻在国不得干预使馆使用无线电发报机与派遣国进行联系
D、使馆公务用品免纳全国性或地方性的各种捐税,包括关税在内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4.甲乙两国的卫星相撞,造成乙国卫星坠落,乙国卫星的碎片又在丙国境内与正在飞行的丙国民航飞机相撞并使其坠落。同时坠落的卫星碎片又造成了丙国地面人员及财产的损害。甲
乙丙三国均为相关公约的参加国。依外空法的有关制度,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
A、对于两个卫星之间的相撞,甲乙两国应承担绝对责任 B、甲乙两国对卫星碎片带来的丙国飞机的损害应承担绝对责任
C、对于卫星碎片造成的丙国地面人员及财产的损害,甲乙两国应承担绝对责任 D、甲乙两国对卫星碎片造成的丙国人员及其财产的损害应承担过失责任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5.甲国人玛丽在浦东机场入境时被检查人员发现有非法入境的嫌疑,依中国相关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符合规定的?( )
A、检查人员只能对玛丽进行当场盘问,不能对其进行拘留审查 B、如检查人员需要拘留审查玛丽的,应在24小时内进行询问 C、拘留审查玛丽的期限一般不超过30日
D、如发现不应当拘留审查玛丽的,应当立即解除拘留审查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6.外国公民雅力克持旅游签证来到中国,我国公安机关查验证件时发现,其在签证已经过期的情况下,涂改证照,居留中国并临时工作。关于雅力克的出入境和居留,下列哪些表述符合中国法律规定?(2012年卷一75题,多选)
A、在雅力克旅游签证有效期内,其前往不对外国人开放的地区旅行,不再需要向当地公安机关申请旅行证件
B、对雅力克的行为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可拘留审查 C、对雅力克的行为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可依法予以处罚
D、如雅力克持涂改的出境证件出境,中国边防检查机关有权阻止其出境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7.甲国发生未遂军事政变,政变头目哈维逃到乙国。甲国法院缺席判决哈维15年有期徒刑。甲乙两国之间没有相关的任何特别协议。根据国际法有关规则,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甲国为执行判决,可派出军队进入乙国捉拿哈维 B、乙国可以给予哈维庇护
C、乙国没有给予哈维庇护的一般义务
D、甲国法院的判决生效后,乙国有义务将哈维逮捕并移交甲国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8.《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三部分对“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专门做出了规定。关于国际航行的海峡,下列哪些判断是正确的?
A、国际航行的海峡是指两端是公海或专属经济区的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 B、国际航行的海峡原则上适用过境通行制度
C、所有国家的船舶和飞机原则上享有在国际航行的海峡中连续不停和迅速通过为目的的航行和飞越的权利
D、国际海峡的通行制度不改变海峡水域的法律地位,不影响沿岸国其他方面的任何权利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9.乘坐甲国航空公司航班的乙国公民,在飞机进入丙国领空后劫持并杀害丙国公民,被机组人员制服后交丙国警方羁押。甲、乙、丙三国均为1963年《东京公约》、1970年《海牙公约》及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缔约国。据此,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犯罪发生在丙国领空,丙国有管辖权 B、犯罪嫌疑人为乙国公民,乙国有管辖权 C、劫机发生在甲国航空器上,仅甲国有管辖权 D、甲国、乙国、丙国对本案均有管辖权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10.《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定》是防止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环保公约。根据上述公约的规定,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在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方面,所有缔约国承担相同的责任和义务 B、在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方面,工业化国家承担具体的削减义务
C、在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方面,发达国家不承担具体削减义务,但承担为发展中国家进行资金、技术援助的义务
D、《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定》明确了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机制的整体框架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11.甲乙两国是陆地邻国,因边界冲突关系持续紧张。2014年3月,甲国民航班机“麝月”号从丙国飞回甲国时因天气原因偏离航线,误入乙国领海上空。甲乙丙三国都是《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国际民航组织的成员国,三国之间没有其他涉及海洋和航空的双边或多边协定。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麝月”号在乙国领海上空有无害通过权,乙国对此无权采取任何措施 B、“麝月”号是民航班机,乙国对其无权采取任何措施 C、乙国有权要求“麝月”号立即离开乙国领海上空
D、乙国有权要求位于其境内的“麝月”号在其指定的安全地点降落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12.“萨力”轮是甲国的货轮,“精灵”是乙国的科考船,“万里行”是丙国的油轮,“Derha”是丁国的捕鱼船。依《海洋法公约》的规定,这些船舶在他国领海通过时的哪些行为构成有害行为?( )
A、“萨力”轮无害通过他国领海时,违反沿海有关规定卸载了部分商品 B、“精灵”科考船无害通过他国领海时,自行决定起落了直升机 C、“万里行”通过他国领海时,发生原油泄漏并严重污染了沿海国海域 D、“Derha”捕鱼船在无害通过另一国领海时,进行了捕鱼活动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13.甲国加入《南极条约》前,曾对南极某区域提出过领土要求。乙国在成为《南极条约》缔约国后,在南极建立了常年考察站。丙国加入《南极条约》后,准备在南极大规模开发旅游。依《南极条约》和相关制度,下列哪些判断是正确的?( )
A、甲国加入条约不意味着其放弃了对南极的领土要求
B、甲国成为条约缔约国,表明其他缔约国对甲国主张南极领土权利的确认 C、乙国在南极建立了常年考察站,构成了对南极地区提出领土主张的支持和证据 D、丙国旅游开发不得对南极环境系统造成破坏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14.经乙国同意,甲国派特别使团与乙国进行特定外交任务谈判,甲国国民贝登和丙国国民奥马均为使团成员,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国对奥马的任命需征得乙国同意,乙国一经同意则不可撤销此项同意
B、甲国特别使团下榻的房舍遇到火灾而无法获得使团团长明确答复时,乙国可以推定获得同意进入房舍救火
C、贝登在公务之外开车肇事被诉诸乙国法院,因贝登有豁免权乙国法院无权管辖 D、特别使团也适用对使馆人员的“不受欢迎的人”的制度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15.假设甲、乙两国自愿经过谈判、签署和批准程序,缔结了一项条约。该条约内容包括:出于两国的共同利益。甲国将本国领土提供给乙国的军事力量使用,用来攻击并消灭丙国国内的某个种族。根据国际法,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由于双方平等自愿缔约,满足条约成立的实质要件,因此该条约是合法有效的 B、由于条约经过合法的缔结程序,因此该条约是合法有效的
C、如果该条约的上述内容得到丙国同意,则缔约行为的不法性可以排除
D、如果该条约的上述内容被实施,则乙国的行为构成国际不法行为,甲国的行为不构
成不法行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