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单元知识梳理汇总第一单元(含单元检测题带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单元知识梳理汇总第一单元(含单元检测题带答案)

来源:乌哈旅游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1课 古代埃及

【知识框架】

发源地 尼罗河流域

古代埃及 文明古国 古埃及

文明成就 金字塔、象形文字、太阳历

【重点梳理】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每年尼罗河定期泛发源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因此,古埃及文地 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1)兴起: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了若干个小国家 (2)统一: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之后经历了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和新王国时代三个时代 发展(3)强盛:在新王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历程 (4)灭亡:此后,古埃及又几度分裂,并不断遭到外族入侵。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古埃及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科学古埃及的科学和文化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古文化 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成就

2.金字塔

名字由从古王国时期,法老为自己修建呈角锥体状的陵墓,它每个侧面都形似汉字来 “金”,因此,中国人称为“金字塔” 评价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

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 国王

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法老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王权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多方面的挑战。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时代的金字衰落 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

【知识延伸】

尼罗河与古埃及的科学文化成就有什么关系?

尼罗河不仅养育了埃及人民,而且也孕育了埃及文化。马克思曾说:“计算尼罗河水的涨落期的需要,产生了埃及的天文学。”古埃及的科学文化正是在利用和改造尼罗河的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1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知识框架】

发源地 两河流域

古代两河流域 文明古国 古巴比伦王国

文明成就 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

【重点梳理】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两河“两河”,是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流域 文明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小国之兴起 间混战不止。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 统一 大约在公元前2400年,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此后,两河流域几度统一,也屡遭外族入侵和内部战乱

2.古巴比伦王国

古巴比伦王国原是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崛

在位时,对外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起 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强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他盛 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汉谟拉比法典》

地《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位 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从法主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要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同时,内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容 比较活跃 评《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价 统源远流长

【知识延伸】

1.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给古代当地人民的带来了什么?

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给古代当地人民带来了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还带来了能建筑房屋的材料,使其成为一个适合人类定居生活的地方;但洪水泛滥,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不便甚至灾难。

2.《汉谟拉比法典》石柱上的浮雕是什么含义?

浮雕中古巴比伦人崇拜的太阳神沙马什端坐在宝座上,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恭谨地站在它的面前。沙马什正在将一柄象征帝王权力的权杖,授予汉谟拉比。汉谟拉比用这一浮雕说明自己的权力来自神授,这样会让他的法典更具权威性。

2

第3课 古代印度

【知识框架】

发源地 印度河流域 文明古国 古代印度

古代印度

文明成就 佛教、阿拉伯数字

社会制度 种姓制度【重点梳理】

1.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发源地 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在那里发现的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年代大约为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 雅利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雅利安人侵入印度,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安人 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入侵 孔雀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王朝 了统一。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2.森严的种姓制度

含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义 在这一制度中,最高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内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容 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在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他们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 特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点 级的人不得通婚

3.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创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立 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发同时,由于佛教宣扬“忍耐顺从”,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因此,信仰的民众日展 益增多,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传入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播 柬埔寨等国

【知识延伸】

1.深受印度佛像艺术影响的中国古代石窟有哪些?

甘肃敦煌的莫高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等。 2.印度种姓制度的影响。

3

印度种姓制度固化了社会阶层,严重束缚了印度社会的发展。它渗透到印度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阻碍了印度社会的进步。种姓制度引起人们的不满,激化了社会矛盾,客观上促成了佛教的诞生。

4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约从公元前36世纪开始,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了若干个小国家。古埃及初步实现统一是在( )

A.约公元前3500年 B.公元前3100年左右 C.约公元前2500年 D.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

2.文字对一种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公元前525年,古埃及文明因外族的入侵而衰亡,记载古埃及历史的文字工具的识读方法失传,致使古埃及文明一度湮没无闻。这里提到的记载古埃及历史的文字指的是( )

A.象形文字 B.甲骨文 C.楔形文字 D.字母文字

3.下列属于古埃及文明的标志性建筑是( )

A B

C D

4. 在古代埃及,大臣见国王时,要匍匐在地上,吻国王脚下的土地。国王发起怒来,还经常亲自用王杖责打大臣。这主要反映了( )

A.古代埃及推行种姓制度 B.埃及法老具有无上的权威

5

C.古代埃及吏治严酷 D.王权逐渐衰落

5.下面是九年级某班同学制作的历史学习卡片,其中有一处错误,该处是( )

A.文明名称 B.出现时间 C.著名人物 D.文明类型

6.下列关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 A.两河流域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B.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C.大约在公元前24世纪,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D.第八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7.古巴比伦王国原是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他在当政期间努力加强中央集权,发展经济,直接掌握军队,并最终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王国。这里的“他”指的是( )

A.汉谟拉比 B.胡夫

C.图特摩斯三世 D.阿育王

8.下列对《汉谟拉比法典》内容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 A.古巴比伦的自由民都拥有公民权 B.有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地位一样高 C.男子欠债时可以将妻子儿女送去抵债

D.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可以不受处罚

6

9.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曾制定了一部成文法典,其主要目的是( ) A.保障公民利益 B.发展社会经济 C.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D.健全民主制度

10.下列对印度等级制度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等级之间界限森严

B.低等级的人不允许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 C.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D.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11.于公元前6世纪创立佛教的是( ) A.乔达摩·悉达多 B.耶稣 C.真主安拉

D.亚当

12.佛教教义中含有反对婆罗门特权的内容是( ) A.“忍耐顺从” B.消除欲望 C.“众生平等” D.不反对奴隶制度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读图,回答问题。(20分)

图A 古代埃及

7

图B 图C

(1)结合图A概述古代埃及的地理地貌状况。其经济发展有何特点?(6分)

(2)图B反映了哪一建筑?该建筑有何历史意义?(6分)

(3)结合图B建筑的修建,概述古代埃及的政治特征。(4分)

(4)图C反映了古埃及人发明的什么文字?19世纪该文字被识读有何意义?(4分)

8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泥版书信 汉谟拉比雕像

材料三 法典把奴隶与金、银、牛、羊等财产相提并论,允许主人买卖或转让。法典规定拐走他人的奴隶或隐藏逃奴者处死……挖出奴隶眼睛或是打断奴隶骨头的人要赔偿奴隶价格的一半……

(1)材料一中泥版书信是由什么文字写成的?该文字是谁发明的?(4分)

(2)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回答,汉谟拉比有何历史功绩?(6分)

(3)材料三内容出自哪部法典?该法典有何地位?(4分)

9

(4)从材料三看,该法典是一部什么性质的法典?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该法典有何积极意义?(6分)

15.古代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首陀罗的生活

(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图中古代印度首陀罗的地位可能得到改变吗?为什么?(4分)

(2)在古印度种姓制度下,国王属于哪一种姓?谈谈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的影响。(4分)

10

材料二 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事实上印度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的形象。这使得很多人产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错觉,这让尼泊尔民众很不满。

(3)根据所学知识说说佛教诞生的基本情况。(4分)

11

详解详析

1.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历史核心素养中的时空观念。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了若干个小国家。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

2.A 3.B 4.B 5.C 6.D 7.A 8.C 9.C 10.D 11.A 12.C

13.(1)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盛行农耕经济。

(2)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法老作

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神

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4)象形文字。为现代人认识古埃及文明提供了必要条件。 14.(1)楔形文字。苏美尔人。

(2)汉谟拉比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他加强中央集权,发展经济,大兴水利,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巩固了统一。(类似亦可)

(3)《汉谟拉比法典》。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4)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贵族的恣意妄为,缓和了社会矛盾;它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15.(1)不可能。因为在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

(2)刹帝利。固化了社会的不平等状态,严重束缚了印度社会的发展。 (3)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他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