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医药2012年1月第34卷第2期Hebei Medical Journal。2012。Vol 34 Jan No.2 性疾病,肺泡炎性渗出反应轻,x线表现为沿肺纹理分布的以 肺小叶为单位的小片状、小点状渗出性高密度阴影,边缘模糊; 肺纹理粗乱、扭曲;肺纹理呈网格状改变。(5)多为感染性,以 细菌感染为主。近年来致病菌有所变化,由原来以革兰氏阳性 菌为主(主要为肺炎链球菌),转变为目前以革兰氏阴性菌为 主。这类患者治疗上应使用针对革兰氏阴性菌效果较好的头 孢三代抗生素与喹诺酮类药物联合应用,再加上氨溴索促进排 痰改善呼吸,临床效果好。 CPA作为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发病率Et益增加。怎 样更好地诊断和治疗CPA,使患者不必进大医院,不必花费高 额的医疗费用,在社区就能治愈成为我们需要攻克的难题。我 们将CPA患者按年龄分组,针对不同的表现作出不同的治疗, 收到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我们将继续探索,积累经验,使就诊 的每个CPA患者都能得到针对性治疗,从而提高疗效、缩短 病程。 参考文献 1唐丽君,葛勤敏.社区获得性肺炎50例临床分析.中国全科医学, 2010,13:2271-2273. 2叶任高,陆在英主编.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485. 3佘丹阳主编.现代临床医学内科进展.呼吸内科分册.第1版.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10. (收稿日期:2011—07—27) doi:10.3969/j.issn.1002—7386.2012.02.043 ・临床研究・ 伏立康唑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疗效分析 宋宁 史金英 高兰芳 刘冰 【关键词】肺疾病;阻塞性;伏立康唑;药物疗法;并发症 。 【中图分类号】 R 563.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7386(2012)02—0240—02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菌药物、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 用,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的发病率有增多的趋势。慢性阻 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疾病(AECOPD)患者并发IPA的病例 并不少见” 。有学者指出,慢性肺部疾病尤其慢性阻塞性肺疾 病(COPD)是导致IPA的第三大高危因素,仅次于恶性肿瘤和 菌菌丝生长及相关组织破坏,并伴有下列3项之一者:①下呼 吸道标本曲霉菌培养阳性;②血清曲霉菌抗原或抗体检测阳 性;③标本直接镜检发现曲霉菌菌丝或分子免疫学呈阳性。 (2)临床诊断:经过治疗的重度COPD患者(GOLD分级为Ⅲ或 Ⅳ级),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胸部影像学(X线胸片或胸部 实体器官移植。AECOPD并发IPA预后极差,病死率50%一 100%,治疗棘手。伏立康唑是新的三唑类广谱抗真菌药,具有 抗真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已 CT,<3个月)进行性加重,并伴有下列任一项者:①下呼吸道 标本曲霉菌培养或显微镜检阳性;②血清曲霉菌抗体阳性;③ 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检测连续2次阳性。(3)疑诊:接受治疗的 广泛用于临床。本研究旨在探讨伏立康唑对AECOPD合并侵 袭性肺曲霉菌病的疗效,为临床积极治疗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提 供理论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呼吸科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 重度C0PD(GOLD分级为Ⅲ或Ⅳ级)患者,近期呼吸困难加重, 胸部影像学(x线胸片或胸部CT,<3个月)进行性加重,而下 呼吸道标本或血标本曲霉菌培养或显微镜检查及血清学检查 阴性;(4)曲霉菌定植:COPD患者下呼吸道标本曲霉菌培养阳 性,但不伴有呼吸困难、气道痉挛加重和新发肺部浸润影。 COPD合并IPA患者35例,其中男26例,女9例;年龄51~78 岁,平均年龄(65±8)岁,所有患者均符合2007年Bulpa等… 1.3伏立康唑治疗一经诊断IPA立即应用伏立康唑抗真菌 治疗,第1天予负荷量6 ms/kg,每l2小时1次,第2天起维持 提出的有关COPD合并IPA的诊断标准中确诊和临床诊断标 准,其中确诊8例,临床诊断IPA 27例。 1.2诊断标准 COPD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2007年制定的 量4 ms/kg,每l2小时1次,4周后序贯为口服;疗程视患者用 药后的临床和微生物学反应而定。 1.4观察指标治疗开始后每周随访胸部CT,复查血GM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 J。IPA的诊断根据2007年 Bulpa提出的有关COPD合并IPA的诊断标准‘ ,将IPA诊断 分为确诊、临床诊断、疑诊及定植:(1)确诊:对<3个月的肺部 病变行针吸活检或尸检,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显示曲霉 验、G试验,根据患者生存状况,每月复查胸部x片、CT及痰真 菌涂片、培养检查,至少随访6个月。 1.5疗效判定按卫生部《抗菌药物lI缶床研究指导原则》,以 4级标准评价。(1)痊愈:症状、体征、实验室及病原学检查4 项全部恢复正常;(2)显效:病情明显好转。但上述4项中有1 作者单位:050011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宋宁、史 金英),科教科(高兰芳),影像科(刘冰) 项未完全恢复正常;(3)进步:病情有好转,但不够明显;(4)无 效:病情无改善或加重。痊愈加显效合计为有效,并据此计算 河北医药2012年1月第34卷第2期Hebei Medical Journal。2012,Vol 34 Jan No.2 241 有效率。真菌学疗效判断标准,分为清除和未清除。清除:治 疗结束后培养无菌;未清除:治疗结束后培养原致病菌依然 存在 。 1.6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行血、尿常规,痰培养及肝、。肾功能 和胸部CT检查,治疗期间详细观察症状、体征及化验检查变 化,观察有无视觉障碍、皮疹、恶心、呕吐和腹泻等不适反应,并 记录不良反应发生及其表现、严重程度、持续时间,针对不良反 应的处理方法及疗效。 1.7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面±s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 检验,P<0.05为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比较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比较 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伏立康唑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比较 例 2.2疗效比较伏立康唑用药时间7—40 d,平均14 d,序贯 伏立康唑口服治疗7—101 d,平均28 d,总疗程大约35 d。35 例患者痊愈4例(11.43%),显效11例(31.43%),总体有效l5 例(42.86%),进展7例(20%),无效11例(31.43%)均死亡。 确诊组、临床诊断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有 效者中6例治疗3 d内体温恢复正常,7例体温第6天恢复正 常,2例始终低热(37—38℃);15例治疗有效者呼吸道症状和 体征均于1周内改善,l0—18 d脱机;影像学变化极慢,治疗有 效者至少4周后胸部CT提示病灶有较明显缩小。见表2。 表2不同级别伏立康唑治疗的有效率比较 例 2.3不良反应 出现轻度视觉障碍3例;4例出现恶心、呕吐 症状,程度较轻,轻度肝功能异常2例,上述表现发生后调整剂 量并对症治疗后恢复正常。 3讨论 IPA是曲霉菌侵入肺组织引起的深部真菌感染性疾病,以 烟曲菌最多,其次为黄曲菌、黑曲菌。主要发生在免疫抑制人 群 j。近年来由于营养不良、长期应用皮质激素和广谱抗生素 等诸多因素,使AECOPD患者发生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几率不 断增加‘ ,且预后极差,病死率约50%一100%【6 J。因此,积极 治疗改善预后意义重大。 目前治疗侵袭性肺真菌病的药物有多种,但选择药物必须 考虑到所用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 治疗费用。目前主要有三唑类如伊曲康唑,多烯类如两性霉素 B和棘白菌素类如卡泊芬净等,但其毒副作用大,限制了其在 临床的应用 j。伏立康唑是新型的三唑类抗真菌药,是在氟康 唑结构基础上改造而成,具有广谱、高效、口服吸收利用率高、 组织分布广泛,容易透过深部组织等优点。其作用机制是抑制 真菌中由细胞色素P450介导的14一O.r甾醇去甲基化,从而抑制 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发挥抗真菌活性 J。伏立康唑具有强大 的抗真菌活性,其抗菌谱与两性霉素B类似,现已广泛用于各 种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侵入性曲霉菌、尖端足分支霉菌、 镰刀菌属等所致严重感染或其他抗真菌治疗无效者;对新型隐 球菌、毛孢子菌属、酿酒酵母菌等其他菌也有良好的体外活性。 对于侵袭性曲霉菌病,伏立康唑较二性霉素B或L.AMB疗效 好,存活率高,对于不能耐受二性霉素B或L.AMB治疗无效的 侵袭性曲霉菌病,伏立康唑治疗效果良好 J。研究表明,伏立 康唑对血液病、恶性肿瘤合并肺真菌感染的有效率可达70%~ 80%【 J。国外文献推荐,伏立康唑作为曲霉病的标准方案 (AI类推荐) 。但是有关伏立康唑对AECOPD合并侵袭性 肺曲霉菌病的疗效分析报道较少。本研究结果显示:35例AE. COPD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患者中15例治疗有效,总体有 效率42.86%,与白血病恶性肿瘤合并肺真菌感染的有效率比 较明显下降,可能与样本例数、患者的严重程度不同有关。 伏立康唑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短暂视觉障碍,可达30%,还 可出现肝功能异常和皮疹 j。本研究中35例患者均能耐受,4 例用药后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3例出现轻度视觉障碍,2例 用药第9天出现转氨酶升高(ALT 112 U/L和131 U/L),经保 肝、对症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正常。因此临床使用比较安全。 总之,伏立康唑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抗真菌药物,但由于病 例数相对少,有待今后进一步积累更多病例以得出更加客观的 结论。 参考文献 1 Bulpa P,Dive A,Sibille Y.Invasive pulmonary rgillosi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Eur Respir J,2007,30:782・ 800.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 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继续医学教育,2007,21:3142. 3尹锋,郑伟.伏立康唑对肺部念珠菌感染疗效观察.中国医药道报, 2008,5:50-51. 4李志强,邱方.临床诊断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第三 军医大学学报,2009,31:179—180. 5林英翔,张鸿,贺航,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侵袭性 肺曲霉菌病的临床分析.国际呼吸杂志,2009,29:515-518. 6 Segal BH,Walsh TJ.Current approaches to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in— vasive aspergillosis.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6,173:7o7-717. 7吴朝阳.伏立康唑治疗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I临床价值.中国实用医 药,2010,5:76-77. 8蒋志宏,刚丽,张新莉.伏立康唑治疗侵袭性肺真菌病12例临床观 察.大连大学学报,2009,30:98—100. 9赵钰,徐听,徐茂忠.伏立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侵袭性真菌感染19 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717.1718. 1O兰光辉.伏立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28例临床 分析.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2248-2250. 11 Bahme A,Ruhnke M,Buehheidt D,et a1.Treatment of invasivefungal infections in cancer patients—recommendations of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Working Party(AGIHO)of the German Society of Hematology and On- cology(DGHO).Ann Hematol,2009,88:97—110. (收稿日期:201I一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