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效”的理解
话题:高效 时间 教育学习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都“高效”了,可就是我们的教育“高效”不起来,尽管由于高校规模的扩大,让社会群众也感觉到了所在地的“升学率比过去高了许多”,但是,作为教育行业内的人都清楚,我们自己和过去相比并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所以,那些数据只能忽悠外行,而不能欺骗内行的专家们,于是,这些专家就感觉到自己处在这个不能“高效”的行业里当专家就显得有些没面子,于是,也必须不能落后,也要整出一个“高效”的东西来。就“高效”的本意来讲,就是以最低的投入获得最大化的产出。比如:养肉鸡比养土鸡来得“高效”,其办法就是以低成本的添加剂,获得足够多的肉,以赚取更多的利润。但是,随着人们的认识不断提高,慢慢地都不敢再吃这肉鸡了。养鸡可以用添加剂获得“高效”,可我们的教育怎么“高效”起来呢?我们都知道,教育是慢的艺术,要遵循生命成长的基本规律,要学会等待,要学会忍耐,学会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所以,教育的“高效”可能只能这样做——最大限度地减少无效劳动的时间。1、
在自学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清楚自己的问题在哪里,可以提出学生“听”的针对性,自己学会的了东西就不需要再花费时间了,这样可以减少“听讲”的时间。2、通过生生互动,在同一时间内,一个教室里可以有很多老师在同时进行教学,并且是真正的因材施教,可以大大地提高“问题解答率”,这样可以减少因步调一致而造成的时间浪费。3、学生由被动变主动,他们的精神状态发生了根本变化,在学习的过程中精神更加振奋,注意力高度集中,各种感觉器官充分调动,思维更加活跃,单位时间内学习的效率大大提高,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4、由于信息交流的渠道更加广泛、交流的层次更加深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会更加透彻,记忆的时间就会更加持久,这样可以减少很多浪费在重复学习的时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