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学生校园环保教育中的问题探析

大学生校园环保教育中的问题探析

来源:乌哈旅游


大学生校园环保教育中的问题探析

大学生是校园环保的生力军。环境保护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目标对环境保护教育工作提出了新任务和要求,校园环保教育也应是环保教育的一部分。文章着重分析了大学生校园环保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使我们清晰地认识到大学生环保的现状,增强大学生对校园环保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标签:大学生;教育;环保

环保教育是基于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而大学生校园环保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启发、引导大学生着眼于人类长远利益,自觉尊重、爱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高校是国家培养高级人才的重要阵地,加强大学环保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文明观对于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大学生校园环保教育中的主要问题

为了解环保教育中的状况,我们选择了长沙市十所高校开展调查问卷活动。本次调查问卷共发出1000份,回收900份,有效率为90%,故调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经调查,高校已普遍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但是大学生在校园环保中也存在一些不足。现将大学生校园环保目前存在的问题概况如下:

1.1从校园环保理念上,大学生对高校环保教育认识普遍不到位,部分大学生环保意识淡薄。

在对校园环保满意度的调查上,大学生对自己校园环境的满意情况如下:14.5%同学选择特别满意,52.5%的同学选择满意,29.5%的同学选择有待加强,4.5%的同学选择不满意。大学生对校园环保的保护和改善情况如下:45%的同学认为不应重视,45%同学认为无所谓,10%的同学认为不需要重视,统计结果反映了大学生环保意识的欠缺。

1.2在校园环保措施上,高校校园环保管理普遍不到位。

刘湘溶教授曾指出,环境伦理教育要顺利进行下去就必须抓好意识的培养,榜样的感召和行动引导三个环节的工作[1]。本次调查表明,学校对环保设施的修理和更新中,62.5%的同学选择及时,37.5%的同学选择不及时,该结果提示高校应实施一些环境伦理教育。

1.3在参加环保公益活动的积极性上,大学生在校园环保中缺少实践性。

经调查,55%的同学选择”自己没有参加过环保公益活动”,有48.5%的同学选择”参加过社会公益活动”,当调查到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的情况是:13%的同学选择是12月22日,28.5%的同学是6月5日,26.5%的同学选择12月25日,32%的同学选择不知道。这反映了当代的大学生对环保的关注不够以及缺乏环保相关的社会实践。

2.大学生校园环保教育中存在问题的成因

大学生环保意识缺乏既包含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存在,现总结如下:

2.1在校园环保理念上,大学生没有真正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目前,大学生注重专业教育的学习的同时容易忽视生态环保教育的积累,以致于没有形成环保的意识,在践行环保的过程中经常忽视了环保意识的培养,而且大学生对环保的关注度不够,因而环保意识的比较欠缺。

2.2在校园环保教育中,大学生缺少环保教育中的实践。

环境保护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高校环保教育要跟上环保发展的步伐。学生在重视专业的同时,也注重在环保教育的实践。如果大学生不注重环保教育的实践性,就难以形成带头作用。

2.3在校园环保事实上,硬件设施受限制

高校现有的硬件设施参差不齐,很多大学已经切实实行刷卡计时消费,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对照明实行人性化控制,其目的就是在短期投入与长期回报、经济效益与节能环保寻找平衡点,但是由于政府及学校规定及条件不同,无法达成一致的统一,因而使得水电、设备使用等教学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浪费[2]。

3.增强大学生校园环保教育的途径和对策

3.1让大学生充分了解到环保及其重要性

根据本次的校园环保调查我们发现许多大学生对环保的认识仅局限于书本知识,没有深入领悟及落实,不少同学认为维护、改善、保护环境仅是政府和学校该做的,与自身无关,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必须加大力度培养大学生的自身的环保意识,使他们把自身周边的环保与整个人类的生存环保意识保护结合起来,让学生深深体会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真正意义。

3.2在校园内营造环境保护教育氛围

可以利用教室黑板报和校园报刊栏开设“环境保护教育”宣传专栏,或者在宿舍及图书馆悬挂环保的横幅,此外还可以在“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等开展环境知识演讲和讲座,并组织学生开展绿化校园的义务性劳动,使大学生进一步爱护学

校的一草一木,做绿色使者,认识到学校教育与环保是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

3.3开设环保相关的课程

大学生的课余时间比较充裕,学校可以在学生的课余时间开设有关环保主题的公开课及选修课,比如:《环境与健康》、《环境与人口》,这些课程的开设既不影响学校的正常课程安排,又充分利用了学生的课余时间,这些课程的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以便大学生更好地 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3.4发挥学校环保社团的作用

加大环保宣传力度“自上而下”型,这就需要政府、媒体、宣传部门加大宣传力度。但是这种宣传效果对于生活在校园的学生来说微乎其微,充分发挥学生环保社团的作用不可或缺,许多大学虽然设立了相关社团,但真正发挥作用的不多,这就要就学校给与社团足够的重视,指派具有相关专业的老师担任指导老师,加强对社团的指导,开展环保社团工作的方法,使环保社团作为校园环保教育的第二课堂充分发挥出应有作用,尤其是在促进学生环保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3]。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中华民族历来提倡节约,古语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孔子把“俭”和“温良恭让”一同列为基本的道德准则。“校园文明我文明,校园美好我美好”。同学们让我们义不容辞地承担各自的使命,让知识在纯洁的环境中传播,让美好的心情在学习中延续,树立环保意识,养成节约的好习惯,从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为共建环境友好型的和谐校园而努力,让校园多一份绿,我们就多一分惬意。

总之,校园环保教育的观念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长期培养的。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承担着传播先进文化和育人功能的高校教育应首先担负起生态文明观教育的任务,应成为生态文明的宣传者,教育者和践行者[4]。不断加强环保意识,逐步确立科学文明的環保观念,倡导清洁、协调、和谐的环保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让环保的观念深入人心。因此,当代大学生有义务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去践行生态文明的点点滴滴,为生态文明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刘湘溶.人与自然的道德话语——环境伦理学的进展与反思[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10

[2] 李天煜.大学生环保社团在培养大学生环境意识中的作用[J].高教论坛,2008(1):147-150

[3] 单红波,杜宝玲.论增强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对策[J].世纪桥,2009,(24)

[4] 张东玲.生态文明建设中大学生科技道德教育的必要性[J].济南职业

学院报,2010(1):62-6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