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分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三个部分。思想政治部分1至4页,历史部分5至8页,地理部分9至12页,共12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综合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收发室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地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3重庆〃1~3)图1是47°N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读图1回答1~3题。
图1
(2013重庆〃1)1.与乙地相比,甲地年降水量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距海距离 B.地形条件 C.局地水域 D.植被分布
(2013重庆〃2)2.乙地所在地形区春季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突出自然灾害是( ) A.虫害 B.冻害 C.滑坡 D.洪水
(2013重庆〃3)3.材料所示地区河流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A.含沙量高 B.流程较短 C.春、夏汛明显 D.冰川补给为主
(2013重庆〃4~5)图2为美国与巴西两国城市的土地、淡水、能源产出效益图。读图2回答4~5题。
图2
(2013重庆〃4)4.两国相比( )
1
A.淡水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 B.淡水产出效益相等 C.能源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 D.能源产出效益相等
(2013重庆〃5)5.与巴西相比,形成美国城市土地产出效益特点的原因可能是( )
A.国土面积大 B.城市绿地面积大 C.城市人口比重高 D.科技发展水平高 (2013重庆〃6~8)图3为某城市主要道路分布图,标注数字表示道路长度。读图3回答6~8题。
图3
(2013重庆〃6)6.同学们从学校乘车到科技馆参观,到路口A时为保证到科技馆的距离最短,汽车应选择的行驶方向为( )
A.东 B.南 C.西 D.北
(2013重庆〃7)7.老师要利用学校建成的GIS了解全班同学居住点的空间分布状况,主要用到的GIS功能是( )
A.输入 B.管理 C.分析 D.输出
(2013重庆〃8)8.该城市计划布局一座垃圾焚烧发电厂,较适宜的选址为( ) A.甲 B.乙 C.丙 D.丁
(2013重庆〃9~11)地理兴趣小组对某小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的调查。据此回答9~11题。 (2013重庆〃9)9.在调查之前,该组同学需要优先收集调查区的地形图和( )
A.气温分布图 B.降水量分布图 C.工业分布图 D.旅游景点分布图
(2013重庆〃10)10.流域产沙量(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是水土流失调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获得流域年产沙量的方法,可行的是( )
A.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累加 B.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平均 C.在流域源头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D.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2013重庆〃11)11.图4是几位同学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坡度与单位面积产沙量关系曲线,其中符合水土流失一般规律的是( )
图4
A.① B.② C.③ D.④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6分)
2
(2013重庆〃12)12.(26分)图5为某河段示意图,图6表示该河段上①、②两观测点所测得的年流量变化。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5 图6
(2013重庆〃12(1))(1)当地政府为了提高甲河道流量,计划在图5中A、B两点之间修建拦河坝,该措施可能使河水对C点河岸的冲刷 。(2分)为使甲河道流量在汛期提高不致太多,请对如何修建该拦河坝提出两条合理建议。(4分) (1)加剧。
建议:控制堤坝高度,修调节水闸。 (2013重庆〃12(2))(2)与观测点②相比,观测点①测得的流量较 。(2分)其原因是 。(2分)
(2)大(多)。乙河道的分流作用。 (2013重庆〃12(3))(3)请在答题卡的图6上绘出图5中点③所在断面1~7月的流量变化趋势曲线。.......(4分) (3)
表1 人口数量(万人) 年份 其中: 常住人口 城镇人口 1013 1149 346 651 农作物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总产量 播种面积 播种面积 (万吨) (万公顷) (万公顷) 364 275 62 45 10 15 2000 2010 (2013重庆〃12(4))(4)表1是该河段所在地区部分社会经济指标。据表1指出该地区近10年来粮食生产的变化趋势,(4分)并分析原因。(8分) (4)趋势:粮食总产量和播种面积减少。
原因:城镇人口增加,城镇化快速发展,农业劳动力减少,耕地面积减少;生产技术进步较慢,单产提高不明显;种植业结构调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
(2013重庆〃13)13.(30分)广东省地下水资源丰富。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3
图7
图8
(2013重庆〃13(1))(1)充足的水源补给是地下水资源形成的重要条件。指出图7中地表组成物质和地形起伏的特点,(6分)并分析其对地下水水量的影响。(6分) (1)特点:地表组成物质以松散风化物为主、厚度大;地形起伏和缓。
影响:地表组成物质疏松,有利于地表水下渗;厚度大、地形和缓,有利于延长地表水下渗的时间;最终有利于地下水水量的补给增加。
(2013重庆〃13(2))(2)某公司拟在图8乙地利用地下水设立饮用水生产厂。与甲地相比,请指出在乙地设厂的优势。(6分)
(2)土地价格较低;有利于水源地的保护(或远离城市密集区,环境污染小);劳动力成本低。
(2013重庆〃13(3))(3)分析乙地大量发展种植业可能对地下水资源的负面影响,(8分)并就不同负面影响分别提出一条防治措施。(4分)
(3)负面影响:削弱了土层的涵养水源能力,对地下水水源补给能力降低。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或增加森林覆盖率);减少农药化肥使用(或使用高效低毒农药,使用有机肥、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
绝密★启用前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
4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参考答案
地理
一、选择题(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
1.B 2.B 3.C 4.A 5.D 6.C 7.C 8.A 9.B 10.D 11.A 二、综合题(共2题,共56分) 12.(26分) (1)加剧。
建议:控制堤坝高度,修调节水闸。 (2)大(多)。乙河道的分流作用。 (3)
(4)趋势:粮食总产量和播种面积减少。
原因:城镇人口增加,城镇化快速发展,农业劳动力减少,耕地面积减少;生产技术进步较慢,单产提高不明显;种植业结构调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 13.(30分)
(1)特点:地表组成物质以松散风化物为主、厚度大;地形起伏和缓。
影响:地表组成物质疏松,有利于地表水下渗;厚度大、地形和缓,有利于延长地表水下渗的时间;最终有利于地下水水量的补给增加。
(2)土地价格较低;有利于水源地的保护(或远离城市密集区,环境污染小);劳动力成本低。
(3)负面影响:削弱了土层的涵养水源能力,对地下水水源补给能力降低。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或增加森林覆盖率);减少农药化肥使用(或使用高效低毒农药,使用有机肥、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