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功莫大焉!
美国诗人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平时发现,有些学生学不好功课,做不好事情,并不是真的没有学好功课、做好事情的能力,而是缺乏自信心所致。
许多人认为,自信心的有无是天生的、不变的,其实并非如此。童年时代受人喜爱的孩子,从小就感觉到自己是善良的、聪明的,因此才获得别人的喜爱,于是这些孩子就尽力使自己的行为名副其实;而那些不得宠的孩子呢,人们总是训斥他们:“你是个笨蛋,没礼貌的东西!”于是他们就真的养成了这些恶劣的品质,因为人的品行基本上是取决于自信心和别人的看法的。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自信心的形成是建立在“自信”和“他信”的基础上的。因此每一位教师要从“自信”和“他信”上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建立自信。
1、引导学生在寻找自己的优点和特长中建立自信
针对学生自我认识不足,往往只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甚至夸大自己的缺点的这一弱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定期写思想小结或学习小结,帮助他们寻找自己的优点和特长。思想小结或学习小结重点写自己的优点、特长和近期在哪些方面有进步。有些学生不敢写自己的优点、特长,这就需要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平时多留意每个学生的动态,记录在案,特别是对后进生,更要引导他们多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并让这些闪光点在班里发挥出一定的作用。例如我送的毕业班里有个学生叫吴允波,成绩在班里第40名左右,但字写得很漂亮,我让他担任宣传委员,几次黑板报评比成绩都很好,从此以后,这个学生也活泼起来,与同学的交往也多起来,学习成绩也上去了,最后考上了河南师范大学。
2、引导学生从成功的喜悦中获得自信
成功的教育首先是爱的教育。爱能激发学习的热情,能给学生以勇气和信心。一个人只有对自己充满信心,才会对成功充满渴望,才能去拼搏、去奋斗。所以每位教师对转化“后进生”首先要有信心,要多给他们关心和爱护,对他们多一些表扬,平时多与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心理,倾听他们的心声,要常对他们说“你能行”“我相信你能行”“不要怕,大胆试一试”,课堂上要用信任的目光地看着他们,题目做错了,也先要肯定他们自身的想法或有自身的独特的看法,然后再分析他们还欠缺点什么知识,使他们感觉到老师的重视、关怀和期待,从而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起着重要作用。
成功的教育其次是尊重的教育。“尊重的教育”以人为本,其目的是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更加宽松、和谐的氛围,处处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便利,坚决反对体罚和变相体罚,反对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坚决摒弃那些用贬损人格的方式对待学生。自信心不足的学生,心理最脆弱,他们的人格尤其需要得到教师的尊重,稍有讽刺挖苦,变相体罚,这些学生就会破罐子破摔。因此尊重学生的人格就成了每位教师成功教育学生的前提。
3、引导学生在正确对待挫折中磨练自信
从教育和成长的观点看,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总是难免的,不要过分看重,而且一个人经受一些挫折还有好处,可以促进他的成熟。如果学习上总是一帆风顺,就会成为一个心理脆弱的人。面对学生的挫折,要理智地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挫折,然后和他们一起对挫折进行正确的分析,要真诚关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使他们真正认识到问题所在,帮助他们磨练自信。
4、引导学生在保持适中的自我期望水平中强化自信
教师要引导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实际情况来制定具体可行的奋斗目标,保持适中的自我期望水平,不要过高估计自己,但也不要轻易地否定自己。要本着一种“跳一跳,够得着”的原则,要使学生懂得,当一种动机和行为经一再尝试,仍达不到成功时,就应学会调整目标或改变行为的方向。当学生制订的目标能够完成时,自信心也就慢慢地强化起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