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导学案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导学案

来源:乌哈旅游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学习目标

1.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理解认识其历史影响。 2.知道戚继光的抗倭斗争,感受其爱国精神和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

郑和下西洋的原因、过程和历史意义;戚继光抗倭概况,抗倭战争的性质。 教学难点

郑和下西洋的影响;理解戚继光抗倭斗争取得胜利的原因;评价戚继光。 【自主学习】 一、郑和下西洋

1.背景:15世纪初,明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2.在位皇帝:

3.目的:为提高 的国际地位与威望,用 换海外奇珍。 4.时间: 次数:

5.船上满载着 等各类物品,以及大量金银货币,这些物品有的是用于送礼发展友好关系,有的用于 。 6.出发地:刘家港 最远到达:

7.影响: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增进了 ,开创了 。 二、戚继光抗倭

1.“倭寇”:元末明初,日本的 、 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 和 。 2.背景:明朝中期,东南沿海倭患严重 3.抗倭将领:

4.概况:戚继光在浙江多次击退倭寇的侵犯,组建“戚家军”,1561年在 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倭患。随后进入 、 地区与其他抗倭将领联合抗倭,消灭了两地的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5.性质: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 战争

6.评价: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 和 。 【合作探究】

项目 时间 航海次数 各次航海的船只数 每次航行人数 郑和 1405~1433年 7次 大小船只200多艘 约2.7~2.8万人 哥伦布 1492~1504年 4次 最少3艘,最多17艘 最少90人,最多1500人 对比表格中的信息, 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突出特点有哪些?

1.郑和为什么能够成功的实现远航? 物质前提: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客观条件:发达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

主观因素:郑和本人大无畏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与勇气,及其丰富的政治经验和

组织才能;船队成员的通力合作等。

2.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的原因?

(1)戚继光抗倭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符合人民的利益; (2)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英勇;

(3)戚家军与其他爱国军民配合作战,体现了同仇敌忾的民族向心力; (4)戚继光卓越的军事韬略和指挥才能。

3.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和戚继光抗倭的性质有什么不同?

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都是中华民族的内部矛盾,是为了保卫中华民族内部的一个政权,而抵抗另外一个政权,是抗金英雄和抗元英雄。

而戚继光抗倭是为抵抗外国的侵略,保护中华民族的利益,因此是民族英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