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l8卷 第4期 2006由 10月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ournal of Yellow River Conservancy Technical Institute V01.18 No.4 0ct.2006 体育课心理负荷评价模型的设计与应用 常 胜,苗 苗 (河南大学体育部,河南开封475001) 摘要:根据心理负荷的特点,运用问卷调查和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确立心理负荷评价的指标及 权重,建立评分指标体系,实现定量评定,客观地评价学生心理负荷。 关键词:体育教学;心理负荷;模糊综合评判;评价模型设计 中图分类号:G807.4 0 引言 把课上学生运动中的生理负荷作为重要的测评指标,而忽视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86X(2006)04—0074—02 着重要影响。 长期以来,在我国评价学校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时,往往只 1.2 建立学生心理负荷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高校体育课学生的运动心理负荷,是科学实施体育 必 对学生在运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负荷量的测定。其结果是,有 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实现评价工作的预期目的,些教师在课上为了达到学生的某一生理指标,不惜采用各种 须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体育课上引起学生心理刺 大强度的运动练习来对学生施加压力,抑制了学生正常的心 激量和强度的因素的变化特点,首先,我们对影响学生心理负 理活动,使之过早地出现疲劳现象,直接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荷的诱因进行r问卷和访问式的调查,在此基础上设计了12 随着体育教学的深入发展,人们现在已逐步认识到在掌 项评价指标。其次,为r提高评价精度,使诸种评价因素的权 握学生体育心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要性,但在具体实践中 重分配具有科学性、呵行性,我们将确定的评价因素绘制成 我们发现,体育课上学生的心理活动是个模糊的概念,难以准 表,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征询了国内12位从事运动心理工作的 教授按照评价因素的重要程度,从 确地判断与定量。到目前为止,有关这个问题的研究仍处于徘 专家、教授的意见。各专家、徊不前的状态。为了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笔者选择了此课 高到低分别填写1,2,3,4,5,6,7,8,9,10,11,12即各因素的 题的研究,旨在为实施学校体育教学科学化管理提供参考。 序,经回收整理后,代人权重分配公式Xi= (其中13"1为专家个数,n为因素个数,R 是对应于各因素序的 和)进行计算,得出各项权重系数,建立了高校体育课学生心 l 运动心理负荷评价模型设计 1.1 对运动心理负荷的认识 对任何事物的研究和发展都应明确一定的概念。运动心 理负荷评价量表(见表1 o它分为四个方面包括12项指标。 理负荷作为一个正在研究的新问题,目前,我国专家、学者对 我们认为,高校体育课学生心理负荷评价量表反映了高 其概念的认识尚不够统一,众说纷纭,各抒己见。主要表现在 校体育课学生心理活动的共同属性,揭示_『高校学生运动心 对问题认识的角度各有侧重。有关专家认为,“运动心理负荷 理的基本特征,符合 前对高校体育课学生心理负荷评价工 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人体施加的外部刺激所引起的心 作的实际需要。 理反应负担量””1。这一见解揭示了心理负荷问题的实质,同 1.3 评价模型 时,也为研究人体运动心理负荷指明丁方向。 对高校体育课学生心理负荷的评价本身就有一定的模糊 心理负荷和生理负荷是一对从属于运动负荷量的相关因 性,而模期数学能用精确的数学语言对这种模糊做定量描述, 素。在体育课上,心理负荷和生理负荷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 下面我们结合上述评价餐表,运用模糊数学的多层次综合评 约,共同影响着学生身体的发展,一般来说,教材的难易程度, 判方法设计了一个学生体育课心理负荷评价的数学处理模 学生练习兴趣的高低,课的练习密度的大小,都在学生心理和 式。其公式为: ~ 生理上造成运动负荷度.而生理负荷量的大小常常渗透着心 理因素的影响[31。例如:当教师安排的运动练习强度超出了学 Fk=( P )100 生的体质能力时,那么,学生就会自然产生退缩的消极心理。 其中 为综合评判分数值,n为综合评判次数, 为因 相反,如果学生心情愉快、轻松自如地去参加体育活动,他们 素权重系数,P 为因素等级评定量化值(隶属度)。 对于教师安排的大强度练习就会不知疲倦地自觉苦练,或者 例如:运用心理负荷评价表(见表2),计算出我校学生李 在他们身上疲劳感会延迟出现。总之,这种在运动条件下对学 某在体育课上的个体评价值。 生心理上产生出来的内部负荷状态,对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有 收稿日期:2006—05—08 作者简介:常74 胜(1960一),男,河南开封人,副教授,主要从事高校体育教学与研究工作。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计算:先从学生心理负荷评价表(表1)上查ft{给定的各 取均值,就是该生课上心理负荷的最终评价分值。我们规定85 指标权重系数,再找出该牛心理负荷评语等级(隶属度),代入 分以上为优秀,70分至84分为良好,6()分至69分为及格,40 模糊综合评价公式得: 分至59分为不及格,39分以下属超低 平。 2.2 测评结果的应用 Fk=(∑xip 1100= i l利用测评结果,可以从分类指标分值中找出每个学生在 0.1 1 X 0.95+0.14 X 0.75+0.10 X 0.75+0.09 X 0.95+ 某些方面的特长与不足,使其扬长避短,进一步提高心理负荷 0.09×0.75+0.07×0.95+0.06×0.75+0.04×0.55+ 能力。 0.08 X 0.95+0.07 X 0.75+0.06 X 0.95+0.09 X 0.95)X 评价学生的心理负荷要与评价学生的q三理负荷结合起 1O0=(0.1045+0.105+0.075+0.0855+0.0675+ 来,只有正确地测量出两者的指标数据,才能有效地控制课上 0.0665+0、045+0.022+0.076+0.057+0.0855)X 学生的运动量和强度。 100:84.2(分) 3 结语 则该学生的心理负荷评价分数为84.2分。 通过学生心理负荷评价的实践验证,可以认为:本评价方 2 评价模型的应用 案使用简便,评价结果客观,信度与效度较高。它不仅可以用 为了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在实施评价方案的过程中, 很有说服力的量化评价分值准确地把握课上学生心理负荷的 测评人员要熟悉、掌握评价指标内容及其规定的等级标准,要 全面情况,而且还可以有效地利用学生的心理负荷值去更好 注意从多角度采集受测试者在课上的心理活动信息,客观地 地指导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因此可以说,它是一种较为科 评价学生的心理负荷和生理负荷。 学、叮行的心理负荷评价模式,可供同行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 2.1 测试工作程序 评价的过程中借鉴。 (1)自身测评:测试者要以自身的本体感、知体感为依据, 对照学生心理负荷评价量表卜每种指标的涵义,实事求是地 参考文献: 在相应的指标栏内标上评价等级,最后,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分 『1】李文博.体育运动心理学【M1.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法计算出个体评价分值。 1990. (2)专家组测评:由从事高校体育工作多年的专家、教授 【2】吴望名.应用模糊集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组成的测评组,针对每个学生课上的行为表现,充分利用自己 社.1985. 的经验和判断力,在学生心理负荷评价量表上恰当地标记出 【3】白 震.高校体育课学生心理负荷模型评价与设计【J】. 各项指标的评价等级。然后,对测评结果取均值定量。 天津体院学报,1994(18)3:16—1 8. (3)评价结果分析:把上述两种形式的评价计算结果再次 【责任编校李文丰] 7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