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乌哈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国社会诚信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我国社会诚信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来源:乌哈旅游


诚信,是个人的立身之本,是国家的立邦之基。一个诚信沦丧、尔虞我诈的社会,必然是人人自危、相互伤害的畸形社会。长期的诚信缺失必将导致社会道德的沦丧和社会矛盾冲突的加剧,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必须把构建信任、构筑社会诚信体系作为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程。

当前,我国社会诚信缺失问题较为突出,假食品、假药品、假文凭、假职称、假数字、假政绩层出不穷;商业欺诈、制假售假、虚报冒领、学术不端等现象屡禁不止,这些影响恶劣的事件一次次地冲击着群众的心理底线,引发了人们“还有什么是真的”的疑问。

《瞭望》新闻周刊曾联合国内专业调查研究机构在京沪穗蓉杭等5座城市对当前中国社会诚信状况作了一次民意调查。调查数据显示,仅有4.8%的被访者评价“好”,48.7%的被访者评价“一般”,而接近半数(46.6%)被访者认为社会诚信状况“差”,甚至“很差”。

在商业领域。真实的故事。顾客到超市去买酒,营业员接过顾客的钱就问:是真钞还是假钞?随后放在验钞机上查验。顾客接过营业员给他的酒就问:这是真酒还是假酒?随后就会横看竖看。假钞、假酒?真酒、真钞?营业员不相信顾客,顾客不相信营业员,谁都不相信谁。

在社会领域,从水产养殖产品到牙膏,从沙滩车到汽车轮胎,从玩具到手机,从食品到药品等,产品质量问题不断出现,虽然,这些问题是个别的,但是负面效应很大。当今世界,中国人最引以为荣的,就是中国的餐饮和中国的饮食文化。然而就是在这么一个“以食为天”的国度,自己国内的食品,竟成为令人恐惧的畏途和陷阱,从“苏丹红”到“红心蛋”,从“瘦肉精”到“粉丝吊白块”,从销售变质牛奶到销售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食品安全何时有尽头?医院这块曾经代表着神圣和纯洁的“天使之都”,前几年,因

为看病难、看病贵,老百姓怨声载道;因为 “黑处方”、“红包”、“回扣”、药价虚高等增加人们的医疗成本。这些引发了人们对医疗信任的危机,人们称医生为穿“白大褂”的“黑灰狼”。

在政治领域。由于一些地方司法行为不规范,极少数人甚至作风粗暴、行为不端,使当事人乃至社会公众对司法公正性产生合理怀疑;由于司法效率低下,有的案件久拖不决、久执不结,当事人反映强烈;由于司法人员腐败现象未完全根除,极少数司法人员甚至枉法裁判。以致造成公众对法院表现出强烈的不信任,批评越来越尖锐、质疑越来越激烈,案结事不了。司法裁判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从最近几年发生的贵州习水案、浙江丽水案、重庆买处案和湖北巴东案,从陈良宇到黄松有等一大批高管的落马,这些呈现出令人忧虑的现象,政府官员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准灰暗面令人吃惊,不得不让人感觉到四处蔓延着一种大面积的道德腐败。

总之,由于社会诚信的缺失,一度假冒伪劣商品泛滥、虚假广告遍地、坑蒙拐骗横行,假药、假文凭、假学历、假报道,什么假都有。由于缺乏信任而造成的社会性的不满、愤恨、恐慌、不安等现象时有发生。上述这些事件虽然是个别、局部的,但引发了整个中国社会诚信危机,人们似乎谁也不信谁了,让人感觉到社会信任资本的脆弱和无奈。中国社会的诚信问题面临严峻的挑战。

诚信是一个社会和民族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把诚信体系建设放在重要战略高度予以重视,应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发挥政府示范激励职能。政府既是市场和社会规则的制定者,又是市场和社会规则的执行者,政府的所作所为,会对社会信用产生重大的影响和导向作用。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和诚信缺失责任追究机制,增加政府透明度;追究失信者的法律责任,避免和防

止政府违反诚信原则的行为发生。

二是加强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加大社会信用的监管力度,加快个人、企业甚至是政府机构等信息登记系统的建设与完善;建立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机制,规范公共信用信息的登记、传播和使用,增加信用信息的透明度和利用率。

三是加快信用管理的立法工作。加快信用立法步伐,建立完善信用法制体系,建议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信用法》,提升诚信的法律地位,明确信用机构、诚信管理体制模式和失信惩戒法律机制

四、加强社会组织与个人在诚信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树立多方参与、共同建设的理念。

社会组织与个人的诚信是诚信社会的支撑,诚信社会的建设过程也是社会组织和个人进行自我规范、自我提升的过程。要充分发挥各种社会力量和个人在诚信建设中的自律与他律、监督作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诚信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对于各级各类社会组织,如企业、学校、协会、社团、中介等,要逐步建立规范化的公开且可核查的信用档案,完善信用的评价、查询、管理等系统建设,使信用管理涵盖社会组织活动的各个领域、渗透到各个环节,使社会组织的诚信真正成为决定该组织存亡绝续的关键。要鼓励个人参与诚信社会建设,完善普通公民建言献策的途径,切实保障公民揭发、检举不诚信行为的权利。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因此,国家要加大诚信的教育力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还要保证权利在阳光下进行,这样就可以使社会变得诚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wuhaninfo.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