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乌哈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幼儿德育案例分析

幼儿德育案例分析

来源:乌哈旅游
幼儿园“特殊”孩子的道德教育案例分析

案例:

小旭是一名“特殊”孩子,让每一位教师都感到头痛、棘手。小旭的脾气很倔强:平时同伴间有了矛盾,老师如果不帮他,他有时会怒气冲冲、瞪眼与你对峙半天,一言不发,令你无法收局;有时会情绪激动 ,像一头发怒的小狮子一样,措到东西就扔就甩。有一次让老师震惊、担心了许久。记得是在收拾玩具,准备解便洗手吃午饭了,老师看见他拿着玩具绕转圈地追着冬冬乱跑,我拉住他,好言相劝,边拿掉他手中的玩具准备放好。谁知,小旭却一反常态地拉着冬冬就是使劲地捶打,还一个劲地喊着:“要你抢我的玩具,我不吃午饭了,我讨厌你们„„”说完就往外冲,老师眼疾手快地抓住了他。 案例分析:

1)家庭教育环境分析

小旭父母工作忙,从小就是奶奶一人照料他。小旭调皮,爱捣蛋,腿脚有点不方便的奶奶,总是会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非常的溺爱孩子。平时,在家里,小旭不吃饭,奶奶总是到处追着他喂饭吃;奶奶从来不会骂孩子,即使有错也会迁就他的。父母起早贪黑工作繁忙,回家后也难得与孩子相处,索性爱心倍加,常常放纵孩子,让为所欲为。于是,小旭只要稍有不顺心就赌气不吃饭或者摔东西,甚至出手打人。有一次,妈妈气不过打了孩子几下,他竟然与妈妈对打,爸爸不但不阻止,反而大笑起来,这就更加助长了小旭的嚣张、任性。

为了尽快改变小旭,老师要做家访,利用家访的时间与家长沟通。

具体做法:

1、家访时带上一些自制的小玩具,利用玩具的魅力吸引小旭,让他能愉快的接纳老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2、在与小旭的父母交谈时,老师要以诚恳的言语换取了家长的信任。在拉家常的过程中,婉转的提出问题,举例说服家长,让他们认识到小旭不良性格的严重性,劝说家长与幼儿园互相配合,携手共同教育孩子。同时也要求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父母应连成一线,唱一个调,不让孩子有空隙可钻。

3、在说服家长,得到他们的认同以后,为他们推荐了几本早已准备好的幼儿教育杂志,使他们知道教育孩子必须家园同步,进一步更新观念,强化行为。

凡事贵在坚持,特别是对于孩子某种不良习惯性格的纠正,就更不能操之过急。所以老师与家长应该做好心理上的长期准备,只有统一战线,坚持不懈,不让孩子钻空隙,逐步提高要求,才会最终达到目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wuhaninfo.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