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0年江苏克氏原螯虾养殖产业发展情况报告

2010年江苏克氏原螯虾养殖产业发展情况报告

来源:乌哈旅游
丛束鸟 缠 《水产养殖))2ol1年第02期 荠殖产业发展情况报告 军,韩 飞 江苏南京210017) 克氏原螯虾是当今世界热销水产品之一,备受 国内外消费者青睐。国际市场供不应求,欧美国家 是克氏原螯虾的主要消费地区,市场空间十分巨 用等新技术的应用,苗种繁育产量得大幅度提高。 淮安市水产技术指导站分别在金湖县、洪泽县、盱 眙县各建立了一个克氏原螯虾苗种专塘繁育基地, 大。据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统计,2008年我国 出口克氏原螯虾系列产品2.4万吨,出口创汇1.5 亿美元。国内消费热潮是随着我国广大消费者认识 的提高和盱眙“中国龙虾节”的连续成功举办掀起 的,产品风靡国内市场,成为红色风暴,吃食小龙虾 被视为时尚消费,而且消费群体还在进一步扩大。 市场的火爆助推了养殖产业的发展,全国已有数十 万农渔民以此为业,克氏原螯虾已成为我国水产养 殖业中发展最为迅速、最具特色、最具潜力的养殖 新品种,养殖面积逐年扩大,产量和效益逐年提高。 据统计,2006年全国克氏原螯虾养殖产量130 000 t,2007年达到了200 000 t,2008年约300 000 t, 2009年达到了4 790 000 to2010年全国克氏原螯虾 养殖面积约5 000 000×667 m ,产量可达500 000 t,但由于2010年8月底南京出现了因食用克氏原 螯虾引起的“哈夫病”,后期的捕捞产量受到了一定 影响,估计全国的克氏原螯虾产量不会超过 400 000 t。江苏是我国主要的克氏原螯虾生产地 区,区位优势明显。2009年江苏省克氏原螯虾养殖 面积950 000×667 m ,养殖产量86 600 kg,产值超 过15亿元,显示了较好的发展态势。2010年虽然受 “哈夫病”的影响较大,但2010年上半年随着省水 产三项工程克氏原螯虾项目的全面实施和政府的 引导,养殖产业发展又上了一个台阶,江苏省养殖 面积达到了1 300 000×667 m ,许多关键技术得到 了突破,成绩较为突出。现总结如下。 1 2010年主要取得的成绩 1.1苗种繁育技术方面 专池苗种生产技术得到了推广,许多养殖户建 立专门繁育苗种的塘口,采用定点选购亲虾、定量 放养、专池育苗的方法生产养殖苗种,通过微孔增 氧、养殖生境营造、饲料投喂和水质、底质改良剂使 臼 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盱眙县龙虾种苗繁育有限公司 212×667 1-i12苗种繁育池,共生产规格3 em以上虾 苗50 095.6 kg,平均667 m 产236.3 kg,计11.6万 尾/667 mz;金湖县前锋镇淮武村39.6×667 mz苗种 繁育池共捕获规格为100~600尾/kg的虾种6 012 kg,平均667 m 产151.8 kg,加上留塘虾苗2 500 kg,667 m2产虾苗214.9 kg,计10.4万尾/667 m2。洪 泽县岔河镇东陈村20 X 667 m 苗种繁育池共捕获 规格为100~500尾/l(g的虾种6 952 kg,平均667 m2 产347.6 kg,加上留塘虾苗2 000 kg,平均667 m 产 447.6 kg,计16.3万尾/667 m 。泰州市水产技术指导 站建立克氏原螯虾土池生态繁育示范基地310× 667 mz(姜堰市溱湖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207×667 m2江苏红膏大闸蟹有限公司103×667 in ),共生产 3~5 cm幼虾2729.3万尾,667 ITI 产8.81万尾。苏州 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在太仓市西湖水产养殖场龙虾 繁育基地,试验池塘3口池塘,面积为15.5×667 mz,共捕捞销售虾苗218.02万尾,平均667 m 产14 万尾,尚有留塘虾约4万尾/667 111:以上。宿迁市水 产技术推广站在泗洪建立了克氏原螯虾优质种群 保护基地,完成了克氏原螯虾种群保护区域的界定 工作。常熟理工学院2010年建立亲虾选育基地4 个,分别为谢桥基地20×667 m 、辛庄基地20×667 m2董浜基地30×667 In ,白茆基地30×667 In ,选 择性地从浙江、山东、安徽、湖北、湖南、淮安等地引 进的种虾进行单对交配和选择性交配,建立全同胞 家系55组,获得全同胞家系17 后代21个,并进行 了克氏原螯虾个体繁殖力、生殖腺发育的组织学、 不同环境条件对克氏螯虾幼期生长的影响和不同 地理群体克氏原螯虾形态差异分析等研究。江苏省 淡水水产研究所进行了不同季节克氏原螯虾幼虾 主要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不同雌雄配比对 克氏原螯虾繁殖行为的影响、幼苗在洞穴或角落两 《水产养殖))2ol1年第O2期 丝木与 诒 种庇护所生境下生长差异及生存策略分析、克氏原 螯虾亲虾与仔虾混养实验,并在太仓双凤镇、江苏 盱眙满江红龙虾产业园和姜堰溱湖分别建立克氏 原螯虾苗种繁育示范基地。 1.2商品虾养殖技术方面 示范基地,开展池塘主养、虾蟹混养等养殖模式试 验。同时选择省内重点养虾市、县,继续推广克氏原 螯虾土池育苗、大规格苗种培育、养殖环境调控、养 殖病害生态防治等核心技术,在江苏省建立项目示 范区,进行全方位的成果推广应用。 2OlO年江苏省的克氏原螯虾养殖在2009年快 速发展的基础上又上了一个台阶。虽然2OlO年开 春天气异常,出现了连续低温阴雨,导致苗种捕捞 1.3养殖病害防治技术方面 2010年因气温相对于去年同期较低,养殖中的 发病时间比2009年晚15~20 d。由于近二年的克氏 时间推迟,早期克氏原螯虾苗种供应不足,影响了 原螯虾讲师团的技术培训,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养殖 苗种的放养,但群众的养殖热情仍然高涨,江苏省 养殖面积达到了1 300 ooo×667 mz,如楚州区2010 年新发展克氏原螯虾面积在8 000×667 ITIz以上。 在养殖技术上,池塘微孔增氧技术受到了广大养殖 的普遍接受,苏南、苏中地区的发展较快,苏北地区 也开始直接应用于池塘养殖生产,有效的提高了养 殖虾的规格(2010年上市的商品虾中大规格的青壳 虾数量明显增加);池塘计数放养苗种进行商品虾 养殖的方式已在生产中应用,一些试验塘口的虾养 殖成活率、生长速度得到了提高。淮安市水产技术 指导站建立了9个克氏原螯虾高效养殖示范区,总 面积为7 068×667 rnz,涉及1个公司,109户养殖 户,到8月份共收获虾755 073 kg。其中,池塘主养 3 304×667 m ,平均667 m 产153.5 kg;蟹虾混养 1 983×667 In ,平均667 m2产61_4 kg;稻田养殖 550×667 m ,平均667 m 产103 kg。泰州市水产技 术指导站新建了克氏原螯虾主混养试验示范基地 2 525×667 inz。宿迁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新发展克氏 原螯虾养殖基地3 560×667 In ,主养面积占42%, 主养亩产商品虾160.3 kg,混养亩产商品虾57.5 kg; 实施稻田养殖667 mz产商品虾81 kg。宝应县水产 技术指导站建立池塘主养克氏原螯虾基地547.2 x 667 ITI2,平均667 m2产159.5 kg,虾蟹混养基地 2 400×667 m ,平均667 In 产80.8 kg。江苏省淡水 水产研究所开展了不同生境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品 质及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克氏原螯虾摄食芜萍强 度和生长的影响、盐度胁迫对克氏原螯虾摄食行为 的影响、克氏原螯虾环境选择试验和饥饿对克氏原 螯虾消化酶活性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等基础研究,并 在以往克氏原螯虾养殖生物学研究的基础上,根据 江苏实际养殖状况,在江苏盱眙满江红龙虾产业 园、江苏红膏大闸蟹有限公司、盱眙锡丰龙虾养殖 公司和姜堰溱湖等建立克氏原螯虾高效养殖试验 户的技术水平和病害综合防控能力。从了解的情况 看,2010年克氏原螯虾养殖病害的发生率总体低于 2009年(2009年克氏原螯虾发病面积约50 000× 667 m )。生产上病害的预防措施得到了落实,许多 养殖户对养殖中出现的病害也都能正确认识,基本 上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正确措施。 2存在的问题 2.1突发事件引起克氏原螯虾销售市场下滑严重 影响养殖产业的发展 2010年7月下旬至8月底,南京突然发生了 23例因疑是食用克氏原螯虾引发的横纹肌溶解症, 虽然没有数据证明克氏原螯虾与此病有直接关联, 但公众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已导致了今年后 期克氏原螯虾市场销售严重下降。如南京惠民桥水 产品市场是江苏省最大的克氏原螯虾批发市场,克 氏原螯虾主要来源于江西、湖南、安徽等地,克氏原 螯虾销售季节每天批发量一般能达到34~35 t,高峰 时达60~80t。由于“龙虾门”事件的影响,惠民桥克 氏原螯虾的销量一路下滑,到9月9日克氏原螫虾 日销售量仅为6~7 t。在销量不断下降的同时,价格 也在下跌,50~75 g/只的虾由原来的90元/kg降至 30~32元/kg,50 只左右的虾价格降到了20~25 元/kg。到后期江苏省养殖虾的塘口价格在l0元/ 以内。市场销售的萎缩和价格的大幅下降,必将 打击广大养殖户的热情,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龙 虾门事件后,河蟹价格的上扬,克氏原螯虾养殖塘 口转产的比较多,江苏省明年克氏原螯虾的养殖面 积将大量减少,估计在400 000×667 ITI 以内。怎样 恢复群众的养殖热情,促进产业的发展是今后几年 内的重要课题。 2.2克氏原螯虾质量安全认识有待提高 克氏原螯虾适应环境能力强,在一些鱼虾不能 存活的富营养化污水中还能生活,如一些城郊结合 曰 拉朱与 鲐 《水产养殖))2Ol1年第O2期 部的下水沟中能捕到克氏原螯虾的成虾,使得消费 者对克氏原螯虾的食用安全性产生畏惧心理。再者 克氏原螯虾在我国的食用时间较短,我国消费者大 量食用克氏原螯虾起始于盱眙“龙虾节”举办,相对 于河蟹、青虾等水产品来说,其底蕴较低,消费心理 较弱,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引起风声鹤唳,人人望虾 适应规模化养殖生产的要求。 2.6重大病害预警与综合预防技术亟待建立 池塘养殖克氏原螯虾季节性病害,近年来在江 苏、湖北、安徽等地大面积发生,已造成了较大的经 济损失。加强克氏原螯虾养殖病害综合防治技术的 研究,从苗种、环境、饲料和防病药物等方面着手, 生畏。特别是2010年8月在江苏南京因疑是食用 克氏原螫虾引起的“哈夫病”,引起了各方关注,直 接影响了克氏原螯虾的销售市场和餐饮业消费。因 提出相应的综合防治技术,保证产业健康发展。 3应对措施与建议 3.1加快产业各环节标准、规范、规程的制定 此,要消除消费者对克氏原螯虾安全食用的疑虑, 必须从养殖生产源头抓起,提出更高的要求,开展 针对克氏原螯虾特点的安全环保健康养殖技术的 研究与集成,从饲料、肥料和药品等投入品着手解 决养殖生产中存在的质量安全潜在危害和缺陷,形 成环境友好型的克氏原螯虾清洁生产技术体系,运 用HACCP管理原理建立产品的溯源技术,提高养 殖产品的质量,确保产品的食用安全。 2-3种质质量下降,苗种生产技术亟待规范 池塘小水体留种育苗引起的近亲繁殖、种质退 化现象十分严重,出现了养殖虾规格小、病害多、产 量低等现象。因此,亟待建立符合区域实际的规模 化苗种生产基地,通过养殖池塘与繁育池塘的配比 研究,建立可操作性强的苗种生产规程;从亲本源 头着手,解决亲虾的选留问题,建立不同区域自然 优良种群保护基地,在条件和技术相对成熟时,建 立克氏原螯虾良种选育繁殖基地,以提高和改善克 氏原螯虾苗种质量。 2.4养殖模式陈旧、标准化养殖技术体系亟待构建 克氏原螯虾适合多种水域的养殖,池塘、稻田、 浅滩地及一些水生经济植物的种植地等都可开展 养殖生产,目前已有池塘主养、池塘鱼虾混养、池塘 虾蟹混养、圩滩地养殖、稻田养殖和水生经济植物 田养殖等模式。通过对现有技术的集成组装,根据 不同地区、水域环境和经济状况,因地制宜的开展 各种养殖模式的研究,建立相应的标准化生产技术 操作规程,形成一套适合实际的克氏原螯虾养殖技 术体系。 2.5专用配合饲料亟待研发 目前克氏原螯虾养殖主要以投喂小麦、玉米、 杂鱼等原饲料为主,饲料转化率低,生长缓慢。根据 克氏原螯虾生物学特性开发适宜的专用饲料,研究 合理的投喂方法,以达到高产稳产,降低生产成本, 克氏原螯虾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水产养殖新 品种,产业发展时间短,成熟度远不不如河蟹等产 业。虽然养殖技术、模式起点高,但生产、流通、消费 各环节标准、规范尚未有效建立建立,制订的部分 相关标准也不是很全面。建议尽快制定克氏原螯虾 产业各环节相关标准,尤其是流通、加工等方面要 作为强制性标准来建立。养殖生产方面要结合本地 区特点分别制定各种模式的规范和规程,依此规范 产业发展,保证产业安全。 3.2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加快产业经营模式的转 变 除了各级政府及其行业主管部门加强产业各 环节的引导、监管外,还应重视和强化产业内部的 自律。借鉴国内外其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加快 克氏原螯虾行业协会建设,规范企业行为,形成相 互监督、有序竞争的良性发展格局。克氏原螯虾产 业仍然未能完全摆脱一家一户小规模生产经营的 传统模式,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技术创新,降 低了政府对农产品监控能力。因此,要继续在政策 上支持农村土地扭转和返租联包,发展现代农业示 范园区或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公司,形成适度规模的 生产经营模式,提高农业技术的创新能力和政府对 农产品的监控能力。 3.3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标准化安全生产技术水平 发挥江苏省科技优势,组织高校、科研院所和 企业联合攻关,加大科研投入,集中力量解决制约 生产发展、影响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问题,并增强 对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科技课题的前瞻性研究 力度。开展克氏原螯虾可控化优质苗种繁育、标准 化健康养殖模式和安全性评价、良种选育、安全配 合饲料、主要病害预警预报及监控、药物安全使用 等技术研究。引进消化创新与集成创新相结合,结 合区域资源优势,将现有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自 《水产养殖>>2Ol1年第O2期 丝米与 鼯 主创新相结合,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专利,不断提高克氏原螯虾养殖产业的抗风险能 力,提高养殖产量、品质、质量安全和经济效益。 3.4加种质资源保护力度,建立良种选育中心和繁 育基地 长远,实现克氏原螯虾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 建立优良种群的基础上,应规划建设一批克氏原螯 虾良种选育基地和规模化苗种繁育基地,解决克氏 原螫虾种质退化的问题。 3.5推广健康高效生态养殖。建设高标准示范基地 进一步完善、优化克氏原螯虾各种养殖模式的 规划建设一批克氏原螯虾野生种质资源保护 区,建设增殖放流站,开展克氏原螯虾增殖放流,便 于克氏原螯虾自然种群扩繁,形成天然种质资源 库。加强宏观指导,制定科学规划,建立资源保护和 补偿机制,避免竭泽而渔。根据区域特点,可在江苏 省境内的长江、洪泽湖、微山湖和盐城自然保护区 等建立克氏原螯虾优良种群保护基地,制定相应的 规程,有效控制捕捞量,保护好天然种质资源。亲本 的选育具有很强的社会公益性职能,是打基础、管 技术,推广“定向选种、专池育苗、计划放养、精确投 喂、生态防控、分级捕捞”的克氏原螯虾生态高效养 殖技术,普及推广标准化健康养殖技术,做好克氏 原螯虾重大疫病监控、环境监测和产品检测工作, 提高科学养殖水平,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对示 范基地要加大各环节监管、执法力度,并进行有效 的宣传,正确引导产业健康发展,保证产业有序发 展。 (收稿日期:2010—11-05) 一 一~一一 ~ 一一譬譬 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