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SPSS课程论文

SPSS课程论文

来源:乌哈旅游
 苏州地区高校大学生逃课问题的调查 一、引言 大学是知识的殿堂,是承载着许多人梦想的地方。可现在大学校园里弥漫着一种逃课的风气,许多同学都认为大学生逃课是很正常的事。这种不良风气范围广,程度深,甚至有些同学已成通病,经常肆无忌惮地逃课,大大地破坏了学校文明。因此,本课题小组希望对大学生逃课问题进行调查,找出逃课原因,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从学校、老师、学生各个方面进行改善,以便尽可能快地解决逃课问题,把大学生建设成一支优秀的社会后备军,为国家事业做出贡献。 二、调查方案的设计 此次调查是针对苏州地区高校大学生逃课问题,调查问卷共设计12个题目,分别从被调查者的背景资料、逃课状况、逃课原因、解决措施诸方面进行数据资料的收集,试图找到与逃课有关的因素,纠正不良态度,找到解决方案。 我校同学组成了调查小组,对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学院、常熟理工学院3所高校进行了调查。由于调查对象范围比较大,本小组采用的是抽样调查的方法,共收回有效问卷612份。从年级、性别、专业及成绩四方面对被调查者个人信息进行汇总,结果见表1-4。 表1 年级汇总信息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合计 人数(人) 202 250 95 65 612 表2 性别汇总信息 性别 男生 女生 合计 人数(人) 321 291 612 表3 专业汇总信息 专业 文史类 理工类 经管类 其他专业 合计 人数(人) 127 374 88 23 612 百分比(%) 20.7 61.1 14.4 3.8 100.0 百分比(%) 52.4 47.6 100.0 百分比(%) 33.0 40.9 15.5 10.6 100.0 表4 成绩汇总信息 成绩 中等偏上 中等 中等偏下 合计 人数(人) 254 246 112 612 百分比(%) 41.5 40.2 18.3 100.0 三、逃课问题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对逃课情况的调查分析 1、对逃课情况的整体分析 平均一周逃课情况汇总250200人数150100500从不逃课逃1到2节图1 逃课情况整体分析 逃2节以上 “您平均一周逃课几节?”对此问题展开调查,汇总信息见图1。结果表明,从不逃课的学生人数为238人,平均一周逃课1-2节的学生人数为180人,平均一周逃课2节以上的学生人数为194人,分别占总人数百分比为38.9%、29.4%、31.7%。可见,从不逃课的学生人数虽然最多,却连总人数的一半也不到,在大学校园中,大部分学生是有过逃课行为的。而平均一周逃课2节以上,可谓逃课程度相当严重,竟然占总人数比例接近三分之一。可见逃课问题存在的范围很广,必须引起重视。下面对学生逃课现象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 2、对不同年级学生逃课情况的比较分析 逃课情况与年级的关系逃课人数占该年级总人数百分比50454035302520151050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从不逃课逃1到2节逃2节以上 图2 不同年级逃课情况比较分析 不同年级的学生逃课情况有差异吗?对逃课问题在年级分布上进行剖析,结果表明:一年级,86人从不逃课,44人平均一周逃课1-2节,72人平均一周逃课2节以上,分别占一年级人数百分比42.6%、21.8%、35.6%;二年级,87人从不逃课,90人平均一周逃课1-2节,73人平均一周逃课2节以上,分别占二年级人数百分比34.8%、36.0%、29.2%;三年级,37人从不逃课,28人平均一周逃课1-2节,30人平均一周逃课2节以上,分别占三年级人数百分比38.9%、29.5%、31.6%;四年级,28人从不逃课,18人平均一周逃课1-2节,19人平均一周逃课2节以上,分别占四年级人数百分比43.1%、27.7%、29.2%。制作对比条形图见图2,直观差异不是特别明显。 为了进一步研究逃课情况与年级之间的关系,下面通过卡方检验方法来检验不同年级逃课情况是否一致。结果表明,卡方统计量数值为11.436,其伴随概率P为0.076。如果显著性水平为0.05,由于P值>临界值,表明四个年级逃课情况没有显著差异。 3、对不同性别学生逃课情况的比较分析 性别与逃课的关系一周逃2节以上一周逃1到2节一周从不逃课01020百分比304050女男 图3 不同性别逃课情况比较分析 不同性别的学生逃课情况有差异吗?对逃课问题在性别分布上进行剖析,见 图3。结果表明:平均一周逃课2节以上的男生比例达到了39.3%,而女生只有23.4%,可见男生的逃课现象更为严重;平均一周逃课1-2节的男、女生比例较为接近,分别为28.3%和30.6%;而从不逃课的女生比例为46.0%,大大高出男生的32.4%,这体现出女生具有更高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通过卡方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卡方统计量数值为19.721,其伴随概率P为0.000,如果显著性水平为0.05,由于P值<临界值,表明不同性别的学生逃课情况存在显著差异,男生逃课现象明显比女生严重。 4、对不同专业学生逃课情况的比较分析 不同专业与逃课情况的关系逃课人数占该专业总人数百分比6050403020100文史类理工类经管类其他类从不逃课逃到1到2节逃2节以上 图4 不同专业逃课情况比较分析 不同专业的学生逃课情况有差异吗?对逃课问题在专业分布上进行剖析,见图4。结果表明:文史类和理工类专业的学生从不逃课的比例分别为40.9%和39.3%,高于经管类专业的30.7%。平均一周逃课1-2节的学生占该专业比例相差不大,文史类32.3%、理工类29.1%、经管类27.3%。平均一周逃课2节以上的学生占该专业比例,经管类最高,为42.0%,高于文史类的26.8%与理工类的31.6%。通过卡方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卡方统计量数值为8.395,其伴随概率P为0.211,如果显著性水平为0.05,由于P值>临界值,表明不同专业的学生逃课情况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仍然可以发现经管类的学生逃课现象比文史类、理工类较为严重,学校应给予更多重视。 5、对不同成绩学生逃课情况的比较分析 成绩与逃课的关系100%80%60%40%20%0%一周从不逃课一周逃1到2节一周逃2节以上 图5 不同成绩逃课情况比较分析 中等偏下中等中等偏上逃课会影响学习成绩吗?调查结果表明,成绩中等偏上的学生57.1%从不逃课,21.3%平均一周逃课1-2节,21.6%平均一周逃课2节以上;成绩中等的学生三种逃课情况比例分别为31.3%、42.3%、26.4%;成绩偏下的学生三种逃课情况比例分别为14.3%、19.6%、66.1%。见图5,可以很明显的看到,成绩中等偏上的学生从不逃课所占比例最高,成绩中等的学生平均一周逃课1-2节所占的比例最高,而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平均一周逃课2节以上的比例最高。这说明成绩与逃课情况的关系非常大。 为了更加严谨的说明成绩与逃课的关系,下面通过卡方检验来检验不同成绩的学生逃课情况是否一致,得到卡方统计量数值117.910,其伴随概率P为0.000。如果显著性水平为0.05,由于P值<临界值,表明不同成绩的学生逃课情况有显著差异,成绩相对差一些的学生逃课情况更为严重。可见学校应该加大力度关注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严格管理,以防恶性循环的状况发生。 6、对课程性质与逃课情况的关系研究 不同课程逃课人数对比图180160140120100806040200公共课专业课必修课课程类别选修课视情况而定 图6 课程性质与逃课情况的关系分析 逃课现象的发生与所学的课程有关吗?对此问题进行调查,见图6。结果表明,选择“视情况而定”的学生人数最多,为165人,说明学生逃课有一定的偶然性,逃课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次逃课人数较多的依次是公共课和选修课,人数分别为138与115。而80人逃过必修课,60人逃过专业课,逃课人数相对少一些。这说明学生对公共课及选修课的重视度不强,上这类课程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逃课现象相对严重。所以学校应加强对这类课程的关注度,使它们更能吸引学生,从而减少逃课现象的发生。 7、对教师职称与逃课情况的关系研究 教师职称与逃课人数的饼状图人数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与老师职称无关 图7 教师职称与逃课情况的关系分析 逃课现象的发生与教师的职称有关吗?见图7,调查结果显示,61.3%的学生表明他们逃课与否与教师职称无关。但同时也发现,逃讲师与助教的课程的学生比例比逃教授与副教授的课程的学生比例高出许多(讲师17.3%,助教11.4%,教授5.1%,副教授4.9%)。 (二)对逃课原因的调查分析 表5 逃课原因调查分析 逃课的原因 懒,不想上课 老师讲得不好 这门课程没意思 有事情耽搁 老师不经常点名 反正考试老师会划重点,去不去无所谓 其他 人数(人) 132 110 118 100 70 43 7 “您逃课的理由是什么?”对此问题展开调查,见表5,可以看出,学生逃课原因主要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自身的原因,部分因为态度不够端正,132人表明“懒,不想上课”,他们已经承认错误,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另一部分或许情有可原,100人表明逃课是因为“有事情耽搁”。第二方面原因与教师授课、课程设置、考核制度有关。 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0%玩上自习做兼职其他 图8 逃课后行为调查分析 “逃课后您一般用这些时间做什么?”调查表明,逃课后去玩的学生人数最多,占逃课学生总人数的57.4%,可见,一旦发生逃课行为,大部分人是会选择去玩的,学习积极性下降的情况较严重,很容易恶性循环。其次是去上自习,所占比例为21.6%,这部分学生逃课后去上自习,对学习至少是不厌恶的,所以学校及老师应该尽可能丰富课堂的趣味性,从方式方法上正确引导他们认识到课堂学习的重要性。而选择做兼职或其他所占比例各为10.5%,可以看出大学生做兼职也不是个别现象,但这不应该成为逃课的理由,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上课可以说就是个磨刀的过程,只有在课上掌握了足够的知识,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如果是想积累工作经验的话,可以用寒暑假去实习,而不是走逃课这条歪路。 (三)对待逃课问题的态度分析 250200150100500非常赞同有点道理23819510772既不赞同也不反对胡说八道 图9 对待逃课问题的态度分析 “有人说‘逃课是大学的必修课程,不逃课枉为大学生’,您赞同吗?”见图9,调查结果表明,38.9%的学生对这一说法既不赞同也不反对,31.9%的学生认为这一说法有点道理,11.7%的学生竟非常赞同这一说法,可见逃课现象存在于高校校园已有一定广度,大部分学生似乎已经见怪不怪了,必须尽快遏制这一不良作风的蔓延。只有17.5%的学生认为这一说法是胡说八道,体现出他们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学校可以利用好这部分学生的榜样作用,改善逃课现状。 101116有很大影响有一点影响没有影响视情况而定138257 图10 对待逃课问题的态度分析 “您认为逃课对成绩有影响吗?”见图10,由图可以知道,19.0%的学生认为有很大影响,42.0%的学生认为有一点影响,可见大部分学生对逃课带来的不良后果有一定的认识。但仍有22.5%的学生认为逃课对成绩没有影响,16.5% 的学生认为要视情况而定。学校还要加强教育,使学生们更充分地认识到逃课带来的危害。 (四)缓解逃课现象发生的措施分析 “您认为哪些方法可以有效减轻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发生?”调查结果表明,56.2%的学生认为应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上课,54.7%的学生认为老师应该改善课堂教育方式,35.1%的学生认为老师应该经常点名,29.2%的学生认为学校可以出台严厉的措施,17.5%的学生认为应该进行良好的学前教育,13.6%的学生认为同学间可以互相监督。可见缓解逃课现象发生的有效措施学校与老师需要共同思考,如何进行课程设置、课堂教育是重点工作。 四、对本次调查结果的相关建议 大学是人生关键的黄金时代,通过四年的学习,对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的修养和各方面的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现在逃课现象蔚然成风,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关注才能引起重视,进而集思广益来解决。要杜绝大学生的逃课现象,单纯地对学生“围追堵截”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各个方面、诸多环节都应做出积极有效的努力缓解逃课现象的发生,以下是本课题小组对此问题一些建议。 1、改革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 学生逃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老师,如果老师授课的内容单一、陈旧,授课方式过于死板,是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注重与学生的交流,而是只管自己满堂灌,是激发不出学生学习兴趣的。所以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老师授课的目标、范围和程度,提高老师授课水平。教师要增加课堂的灵活性,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讲课方法,激发学生上课听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还要增加老师的责任心,如果老师上课只是为了打发时间,没有真正把心思放在上课上,少了与学生的沟通,课堂就会冷场。所以要建立一个教师“评优”的方式,激发老师的积极性和生动性,对老师的授课进行监督,促使老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讲课吸引力。同时促进老师扭转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观念,促使他们采取更生动活泼的方式方法向学生传输知识,引导学生研究和学习。 2、合理进行课程设计 在安排课程时要考虑到相应的专业要学习哪些课程,各个专业必修科目、选修科目数量、比例是否协调。不要让学生觉得学习这门课程只是为了考试和学分,除此之外别无用处,这样会导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进取心大大降低。所以学校有关领导与专家要结合各个专业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需要、社会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培养,加强理论知识、注重实践环节,增强学生专业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特长,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的个性得以发展。 3、要加强学生思想教育 大学生经历了高考来到大学面临的是一个不同的环境,学习上骤然放松,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法不当的情况时有发生。许多学生已经习惯于高中时的题海战术,习惯于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刚入学时仍按高中时的路子 进行学习,当发现大学不同于高中,学校与老师不会每时每刻去点名查岗,没有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自理能力、自制力不强。所以学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学前教育,正确引导大学生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大学生的思想修养和身心健康教育,端正大学生的学习态度,使他们明白选课或是上课不是仅仅为了学分或是考试。同时大学生在校期间应参加学校的各项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增加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交能力。 4、给学生选课的自由空间 学校要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给学生一个选课的自由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来选修自己喜欢的课程,从而获得相应的学分。不要为了选课而选课,减少了学生选课的兴趣,使学生的发展空间缩小,这样会使他们提不起学习的精神和兴致,也使选课成了学生的负担。当然,学校也要有自己的选课方针和管理,既要做到符合学生的需要又符合学校自身的发展。 5、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有些学生为了工作而荒废了学业,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上,就业面临着的就是激烈的竞争。一些学生选择做兼职,或许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或许想锻练实践能力、或许仅仅因为想赚钱不想上课,当上课时间与工作时间冲突时,有人就会选择逃课,这样影响了学习,违背了大学生的本职,是得不偿失的。学校应该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教育,正确引导大学生的就业观,培养大学生的就业技能,增加大学生就业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防止学生本末倒置式逃课现象的产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