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上跨既有线电气化铁路连续梁施工安全防护技术

上跨既有线电气化铁路连续梁施工安全防护技术

来源:乌哈旅游
上跨既有线电气化铁路连续梁施工安全防护技术

发表时间:2020-09-17T06:05:06.874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0年6期 作者: 刘锐

[导读]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公路以及铁路的建设越来越完善,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连续梁施工技术在跨越既有线桥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先进的技术为工程的质量提供了保障。本文对上跨既有线电气化铁路连续梁施工安全防护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刘锐

成都成铁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摘要: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公路以及铁路的建设越来越完善,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连续梁施工技术在跨越既有线桥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先进的技术为工程的质量提供了保障。本文对上跨既有线电气化铁路连续梁施工安全防护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上跨既有线;连续梁;安全防护 引言

铁路桥段上跨既有线架梁施工工艺,施工可使用时间非常有限,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安全完成施工任务成为最重要的问题。整个施工过程既在与时间赛跑,工序衔接又不能出现任何差错。这些都需要精 心组织,需要机械设备的良性维护和全体人员的通力合作。 1施工优化

1.1既有T 梁落梁方式优化

在架设便梁前,在既有桥下搭设落梁钢管支架,支架立柱共设 4 排,每排 2 根,采用 Φ63cm 钢管柱塔设,钢管柱上部为分节连接, 每节长度为 20cm。钢管柱顶部横梁为 40cm 工字钢,钢管柱中部采用剪力撑固结。钢管柱基础尺寸为 1m×1m×4.5m 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钢管柱底部与基础预埋螺栓连接,以确保支柱的稳定。单孔梁(两片T 梁)重 44.78t,由 4 根钢管立柱承担该竖向荷载,每根立柱承担的荷载为:1.2×447.8/4=134.34kN,施工时考虑 2.0 的动力系数,其承受的荷载为 268.68kN,承受的应力为 14.262MPa,小于其承受的大应力

119.63MPa,钢管立柱的强度和稳定性满足要求。条基坐落于原有混凝土路面承载力满足要求。便梁架设完成后进行既有线桥梁拆除,首先拆除T 梁,再拆除墩柱,T 梁拆除步骤如下:搭设钢管柱、切割墩(台) 安装千斤顶、落梁、梁体凿除、墩柱拆除。采用绳锯或风镐将影响千斤顶安装的部分墩台混凝土凿除后,采用 300t,尺寸为 40cm×30cm, 行程为 20cm,每孔梁 4 台千斤顶,将既有梁起高 2cm 后,在事先搭设好的钢管柱支架顶面插入杂木板或钢板,下落千斤顶并取出,使桥梁落在钢筒支架上。按 300t 千斤顶顶程 20cm 凿除影响千斤顶安装的部分墩台混凝土后,安放千斤顶并升高顶起既有桥梁,抽出钢管支架顶面垫板,拆除一节 20cm 钢管支柱,降低钢管支架高度,后千斤顶回油落顶将既有桥梁下落在降低高度的钢管支架上。按照上次作业方式, 依次循环,直至将既有桥梁顶下落距便梁纵梁底 50cm 止。 1.2监控量测优化

传统工艺对铁路路基边坡监测、线路加固便梁支墩监测往往采用埋设观测桩定期定时人工采用测量仪器进行观察,观察不连续,且存在人为误差,不能及时准确的进行数据收集及分析。采用沉降挠度自 动测量系统,实现了对线路变形位移的自动监测系统。自动监测系统由自动化传感器、控制计算机、基准点和变形点组成。根据现场条件 安装静力水准仪及固定式测斜仪传感器并设置好基准点及变形点,电源采用太阳能板,传感器通过无线网络将测量数据传输给控制计算机, 事先在控制计算机上将各超限指标输入系统内,系统会实时收集数据并分析,并对超限情况进行报警并以信息的方式推送至相关人员手机上,便于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2安全控制要点

(1)在架梁前,要对所有施工和技术人员开展岗前安全质量教 育培训,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具备特种设备操作证书,另外要强化施工和技术人员的各项培训以及绩效考评。(2)配备专职的安 全人对跨铁路架梁施工全过程进行认真细致的监控。(3)跨铁路架梁 在运输梁体前,要百分百保证保桥机的防滑移系统、吊装结构等设备 的安全性能,确保万无一失。(4)在进行跨铁路架梁吊装作业时,在 起吊及移动范围不让人员进入,务必保证吊具的安全、可靠。(5)非 施工作业人员不得进入跨铁路架梁施工作业现场。(6)施工作业和技 术人员要严格执行佩戴安全带和安全帽、穿防滑鞋等必要的防护措施。

(7)在恶劣的施工环境,如暴风、下雪、冰雹、雷阵雨等天气,以及 夜间情况,不许进行架梁、运梁、吊梁等相关施工。(8)对架桥机的 主支腿以及支承垫石间支承进行强化,不许在未进行支承密实、稳固 的前提下匆忙施工。施工时切实强化监控主支腿,严禁进行无监控和 野蛮施工。

3挂篮上跨电气化铁路的安全防护措施

3.1防电板选择

该连续梁梁底设计距既有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最小距离 2.7m,在

保证挂篮本身结构安全的同时,优化后的挂篮底部距离接触网最小距离仅 90cm。根据相关规定,上跨普通电气化铁路距离为 0.5m ~2m时必须采取防电措施。因此采取在挂篮底部设置防电板来实现对挂 篮施工安全和既有电气化铁路安全的防护。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电压为27.5kV,瞬间电压可达到 30kV,而挂篮底部距离接触网最小距离仅 90cm。因此采用了耐电压指标值为 42kV/min, 绝缘电阻 3.

9×1014Ω,耐电弧 185s,电气强度 18.6MV/m,6mm 厚的 SMC 板材。绝缘螺栓耐电压指标值为 50kV/min。防电板、绝缘螺栓都由专业厂家生产并通过检验后才用于施工现场。 3.2防电板安装

该连续梁与既有电气化铁路正交,综合考虑后确定在挂篮底满铺防电板进行防护,防电板防护范围应超出挂篮、操作平台等施工设施外边缘距离不小于 10cm。为实现防电板与挂篮底部的连接,在挂篮底横梁底部增设纵向角钢,角钢布置间距根据选用的防电板单元大小确定。角钢上按一定距离设置眼孔,特制的绝缘螺栓自下而上穿过该眼孔、 拧紧螺帽后实现防电板固定。相邻防电板单元间采用层状密贴搭接, 搭接宽度不小于 10cm。 4安全管理制度 4.1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卡控制度与采取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一样, 是确保挂篮施工安全的另一重要保证。根据挂篮的不同施工阶段,制定针对性强的管理制度来规范各作业流程,从工序环节上确保各工序 安全目标的实现。施工操作前对全体班组操作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与培训,使每个参建人员清楚自己的 安全、技术操作要领或管理控制重点。 4.2日常检查制度

制作挂篮检查项目卡,施工前,由班组负责人、管理人员、技术 人员逐条对检查项目进行核查、签认,确认后方可进行挂篮移动、混凝土浇筑等工序操作。日常检查重点为吊杆、后锚、杆件连接螺栓、 焊点、防护实施、牵引动力设备状态等。 5铁路既有线换梁施工过程中存在问题总结 5.1旧梁加固时间长原因分析

24m 旧梁横隔板混凝土未全部凿除,导致转向架支撑不能一步就位,需要机车不断对位,还需调整转向架活动支座。货物现场监控人员还在执行运营线技术标注,梁体重心线与平板车中线要求允许偏差3-5mm,需要倒装龙门架不断调整位置。旧梁一端就位后,在没有加设木方、木楔的情况下调整另一端,导致就位后一端出现偏移,重新 调整。 5.2站内调车作业所需时间超出计划时间

每孔所需时间 270 分钟,后经现场指挥协调组与有关方面协调, 采取了优化措施后,该环节速度得到提升,减少了换梁时间,大大缩短了该环节所需要的作业时间。原因分析:未及时与车站沟通,车站 以货物线进行编组、未按照施工线编组、导致编组时间过长。 结束语

施工安全控制是工程项目部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员工生命安 全的基础保障,也是项目工程顺畅开展的重要保证。既有线施工中,相关人员要明确安全管理重点,保证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的全面性。 参考文献

[1]高峰 . 城际铁路连续梁施工阶段安全风险控制 [J]. 建筑技术开发,2020,47(01):133-135. [2]钟世原 . 跨越铁路既有线的天桥步履式顶推施工技术 [J]. 建筑施工,2018,40(11):1985-1987. [3]游勇 . 跨既有线铁路连续梁钢壳合龙施工技术 [J]. 交通世界,2018(21):174-175.

[4]周博. 新建铁路跨越既有线框架桥设计[J]. 公路交通科技( 应用技术版),2017,13(05):225-226+337-33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