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 三 语 文 试 卷
学校 姓名 准考证号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26分)
1.对这副书法作品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字体错落有致,收放有度,线条奔放,笔力雄健。 B.大气磅礴,汪洋恣肆,酣畅淋漓。
C.起笔为行书,收笔为狂草,反应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 D.篆体书写,潇洒飘逸,堪称书法精品。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共4分)
2013年9月和10月*总书记提出了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它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从历史深处走来,① ,② ,③ ,④ ,让古丝绸之路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战略(luè) “近”的笔顺是:B.战略(lüè) “近”的笔顺是:C.战略(lüè) “近”的笔顺是:D.战略(lùe) “近”的笔顺是:
(2)根据语意,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②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③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
④融通古今、连接中外
A.①④②③ B.③④②① C.④①③② D.③①④②
3.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许多节日风俗往往会成为古诗的重要题材,下列古诗与有关传统
节日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春节) B.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节) C.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中秋节) D.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重阳节)
4.恰当地在对联中嵌入人名地名书名是写对联的技巧之一。以下是一位学者阅读《三国演义》 后写的一副对联,在下面横线处填入人名正确的一项是(2分) 红面 ,黑面 ,白面子龙,面面护着刘玄德; 奸心 ,雄心 ,黑心董卓,心心夺取汉江山。 A.关羽 李逵 曹操 周瑜 B.关羽 张飞 孙权 刘备 C.关羽 张飞 曹操 周瑜 D.关羽 李逵 孙权 周瑜
5.寓言故事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下列成语不全是从寓言故事中演化而来的一项
是(2分)
A. 拔苗助长 南辕北辙 画蛇添足 B.狐假虎威 道听途说 根深蒂固 C.守株待兔 螳螂捕蝉 鹬蚌相争 D.滥竽充数 刻舟求剑 自相矛盾 6.小说中刻画人物常常从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等方面进行描写。下列是《范进中举》中的
一段文字,对范进和胡屠户人物形象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甲】范进即便包了两锭,叫胡屠户进来,递与他道:“方才费老爹的心,拿了五千钱来。这六两多银子,老爹拿了去。”【乙】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
【丙】(胡屠户)又转回头来望着女儿,说道:“我早上拿了钱来,你那该死行瘟的兄弟还不肯,我说:‘姑老爷今非昔比,少不得有人把银子送上门来给他用,只怕姑老爷还不希罕。’今日果不其然!如今拿了银子家去,骂这死砍头短命的奴才!”【丁】说了一会,千恩万谢,低着头,笑眯眯的去了。
A.【甲】句中范进送给胡屠户银子,称胡屠户为“老爹”,写出了范进知恩图报,知书达理
的特点。
B.【乙】句中“攥”“揣”“缩”几个动词写出了胡屠户拿着银子、装起银子的小心翼翼。
C.【丙】句中胡屠户表面是骂儿子的,实际是夸自己有眼光,表现了胡屠户趋炎附势、庸 俗自私的嘴脸。
D.【丁】句中“千恩万谢”、“低着头”、“笑眯眯”几个词语,写出了胡屠户态度谦恭、和善
慈祥的形象特点。
7.期中考试后班内召开家长会,数学教师围绕家庭作业质量差的问题,向家长和学生提出了两条建议,请以班主任身份依据“建议”向同学们提出要求。(要求:用“不仅„„而且„„”句式,40字以内)(2分) 建 议 1.远离手机、电脑,拒绝诱惑。 2.家长坚持作业检查签字,保证学生在家的学习质量。 答:
8.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第(1)-(2)题。(共4分) 1.明朝嘉靖年间,日本的散2.这些被称为“倭寇”的海盗兵、流氓、盗匪等,结成一到处杀人放火,抢劫财物,沿帮帮海盗,时常渡海骚扰我海百姓不胜其扰。 国东南沿海各地。 3.戚继光从小听父亲说起“倭寇”,就问:“为什么不把‘倭寇’打下海去?” 他向父亲表达了长大后平倭的志向。 4.从此,______________ _ 5.戚继光忧心倭患,爱护百______________ _ 姓,曾经在一本兵书上写下这______________ _ 样的诗句:“封侯非我愿,但 愿海波平。”
6.后来,戚继光招募矿工,编练新军,人称戚家军,相继捣破了倭寇三大巢穴,终于平息了浙、闽沿海一带的倭患。 (1)结合上下文,对“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一句中“海波平”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风平浪静 B.平息倭患 C.渔民能出海打渔 D.海浪平复 (2)结合前后5幅画,为第4幅画补写一段文字。(要求:20—30字)(2分)
答: 9.默写(共6分)
(1)蒹葭凄凄, 。 《蒹葭》(1分) (2)须晴日,看红装素裹, 。《沁园春.雪》(1分)
(3)《论语》中论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名句是: , 。(2分)
(4)《望岳》中表现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诗句是: , 。(2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7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第10-12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节选自《出师表》) 【乙】韩信始为布衣时,贫无行,尝从人寄食,人多厌之。尝就南昌亭长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①,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觉其意,竟绝去。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信既贵,酬以千金。
(选自《智囊》) 【注】①蓐食:坐在草席上吃饭。 ②漂:在水里冲洗丝棉之类。
③竟:到底,完毕。 ④王孙:公子,少年。对年轻人的敬称。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恐托付不效 不效: .. (2)韩信始为布衣时 布衣: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翻译:
(2)信既贵,酬以千金 翻译: 12.同是写人叙事,【甲】【乙】两文却风格各异:【甲】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自叙经历,表明了① 的决心,【乙】文则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叙述了韩信平民时② 的经历。表明了韩信低微的出身和③ 的性格。(3分) 三、 名著阅读(共10分)
13.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第(1)—(3)题。(10分) 1.赤壁兵败,曹操遭孙权和刘备手下大将一路追杀来到华 2.突然一声炮响,两边五百名3.曹军见了,个个面面相觑。校刀手排开。中间冲出一匹赤谋士程昱道:“某素知云长
容道前。 兔马,马上一员大将,手提青忠义,丞相旧日有恩于他,龙偃月刀,正是关羽关云长。 如今您亲自求他,可脱此难。” 4.曹操一想,也只有这个办法5.曹操说道:“当年将军不别了。便硬着头皮,放马上前,而行,闯过五关,斩我六将,拱手道:“将军,别来无恙。”我是怎样对待将军的。将军熟关羽欠身答道:“我奉军师将读《春秋》,最重信义,岂能令,已等候丞相多时了。” 赶尽杀绝呢?”说罢,眼泪滚滚落下。 6.关羽听了,想起当初曹操的许多恩义和五关斩将的事,又见曹军个个衣甲不全,浑身泥浆,越发心中不忍。于是把马头勒回,喝令军士散开。曹操一听,忙带众人抱头鼠窜,冲过大路。 7.关羽猛然记起军令,忙又勒8.关羽回营向军师请罪。诸葛转马头,大喝一声:“你们哪亮勃然变色,“你明明是放曹里走!”曹军听着,一起滚下操过去的。你既然立了军令状,马来,哭拜于地。 我岂能饶你!”说着,便喝令武士把关羽推出斩首。 9.这时,刘备忙离席,“云长犯了军令,理应斩首,但念在他以前立过不少大功的份上,还请军师准他戴罪立功。”诸葛亮只好答应。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连环画的故事内容: ① 。(10字以内)交代这个故事的背景的是第 ② 幅画,这个背景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③ ,(填写战役名称)这次战役的直接指挥者是东吴的 ④ 。(填写人名)围绕这次战役还发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比如 ⑤ 、 ⑥ 。(6分)
(2)连环画中有一幅是侧面表现了关羽的“忠义”,这幅画是第 ① 幅,连环画中提到的同样能表现关羽“忠义”的另外一件事是 ② 。 (2分)
(3)曹操和关羽的形象经常出现在京剧舞台上。从连环画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可以看出,曹操和关羽的脸谱分别应为 ① 色和 ② 色。(2分) 【链接材料】
脸谱是指中国戏曲演员脸上的化妆图案。脸谱的作用是运用不同的色彩和线条构成各种图案,以象征剧中人物的性格和各种特质。黑色代表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形象,白
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黄色代表枭勇、凶猛的人物,红色代表忠贞、英勇的人物性格,绿色代表顽强、暴躁的人物形象,紫色代表刚正、稳练、沉着的人物。
四、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阅读《行走在岸上的鱼》,完成下列14--16题。(10分)
①红鲤逃离白洋淀,开始了在岸上的行走。她的背鳍、腹鳍和臀鳍便化为了四足。在炙热的阳光和频繁的风雨中,红鲤细嫩的身子逐渐粗糙,一身赤红演变成青苍,漂亮的鳞片开始脱落,美丽的尾巴也被撕裂成碎片。然而红鲤仍倔强而执着地行走着,离水越来越远。
②其实红鲤何尝不眷恋那清纯澄明的白洋淀水呢?那里曾是她的家园呀!那荷、那莲、那苇、那菱,甚至那叫不上名来的蓊蓊郁郁密密匝匝的水草,都让她充满了无尽的遐想。她和她的父辈母辈、兄弟姐妹在一方碧水里遨游、嬉戏、生存,实在是一种极大的快乐啊!更何况红鲤是同类中最招喜爱最受羡慕最出类拔萃的宠儿呢!她有着与众不同的赤红的锦鳞,有着一条细长而美丽的尾巴,有着一身潜游仰泳的本领。因此红鲤承受着同类太多的呵护和太多的爱怜。
③如果不是逃避老黑的魔掌,如果不是遇到白鲢,如果不是渔人们不停息地追捕,红鲤也许就平静地在白洋淀里生活了,直到衰老死亡,直到化为白洋淀里一朵小小的浪花。
④厄运开始于那个炎热的夏天。天气干燥久无雨霖,白洋淀水位骤降,红鲤家族居住的明珠淀只剩下了半米深的水。红鲤家族不得不在一天夜里开始向深水里迁移。迁移途中,鲤鱼们遭到了一群黑鱼的袭击。那是一场心惊肉跳的厮杀。黑涛翻腾,白浪迸溅,红波激荡。鲤鱼们伤亡惨重。最后的结局是红鲤被黑鱼族头领老黑猎获,鲤鱼们才得以通行。
⑤其实老黑早就风闻着垂涎着红鲤的美丽。因此老黑有预谋地安排了这次伏击战。老黑将红鲤俘获到他的洞穴。红鲤身上满布齿痕和伤口,晶莹剔透的眼睛没几天就暗淡了下去。红鲤忍受着、煎熬着,也暗暗地寻找着逃跑的机会。
⑥中午是老黑最为倦怠的时刻。为逃避渔人的捕杀,老黑不敢出洞,常常是吃完夜间觅来的食物后便沉入梦乡。就是中午,红鲤悄悄地挣开老黑粗硬的尾巴和长须的缠绕,轻甩尾鳍,打一个挺儿便钻出了黑鱼洞,浮上了水面。红鲤望见了水一样的天空,望见了鱼一样的鸟儿,望见了树叶一样漂浮的渔船。老黑率领一群黑鱼一路啸叫追逐而来。红鲤急中生智,躲到了一只渔船的尾部。她看到渔船上那个头戴雨笠的年轻渔人甩出了一面大大的旋网,旋网在空中生动地画一个圈,便准准地罩住了黑鱼群。
⑦红鲤扁扁嘴,一个猛子扎入深水,向远处游去。接下来的日子,红鲤开始了对红鲤家族的寻找。寻找一度成为红鲤生命主题。在寻找中,红鲤的伤口发了炎,加之不易觅食,又饿又痛,终于昏倒在寻找的水道上。
⑧这时,白鲢出现在红鲤的生死线上。白鲢将红鲤拖进了荷花淀。白鲢用嘴吮吸清洗红鲤的伤口,一口一口地喂她食物。红鲤便复苏在白鲢的绵绵柔情里。
⑨一个午后,白鲢和红鲤出外觅食,兴之所至,便远离了荷花淀。他们穿过了一道又一道苇箔,绕过一条又一条粘网,闪过一支又一支鱼叉,快活地畅游、嬉戏。他们来到了一个细长而幽邃的港汊间。这时一只嗒嗒作响的渔船开过来,白鲢看见一柄长长的渔竿伸下,一
个圆乎乎的铁圈拖着长长的电线冲他们伸来。白鲢用尾巴一扫红鲤,喊了声快跑,便觉一股电流划过,一阵晕眩,就失去了知觉。
⑩红鲤亲眼目睹了白鲢被电船电翻打捞上去的经过。红鲤扎入青泥中紧贴苇根再不愿动弹。她陷入了绝望和恐惧之中。一个越来越清晰的念头强烈地震撼着她:离开这里,离开水,离开离开离开——
⑾天黑了,一声炸雷响起,暴风雨来了。红鲤缓慢地浮上水面。暴雨入注,水面一片苍茫。红鲤一个又一个地打着挺儿,一个又一个地翻着跟头。突然又一阵更大的雷声,又一道更亮的闪电,红鲤抖尾振鳍昂首收腹,一头冲进了暴风雨,然后逆流而上,鸟一样跨过白洋淀,竟然飞落到了岸上。
⑿那场暴风雨过去,红鲤便开始了岸上的行走。
此时红鲤的腹内已经有了白鲢的种子,可悲的是白鲢还不知道,他永远也不会知道了。为了白鲢,她也要在岸上走下去。
⒀红鲤不相信鱼儿离不开水这句话。她要创造一个鱼儿离水也能活的神话,她要寻找一块能够自由栖息自由生活的陆地。
⒁那个夏天过后,陆地上出现了一群行走着的鱼。
(选自《中国小小说300篇》) 14.阅读文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红鲤被迫上岸行走之前所遭受的“厄运”。(每处不超过20字) (2分)
(1)天气干燥,久旱无雨,白洋淀水位下降,家园遭遇灾害。 (2)
(3)和白鲢之间的“爱情”被人类毁灭。 (4)
15.下面情节是从原文抽取出来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荷花淀里多了一对亲密的俪影。红鲤红,白鲢白,藕花映日,荷叶如盖。红鲤和白鲢在无数个白天和夜晚听渔歌互答,看鸥鸟飞旋,享鱼水之欢。白鲢对红鲤说:“天空的鸟自由,也比不过我们呢,它们飞上天空,不知被多少猎枪瞄着呢!”红鲤提醒说:“我们也不自由呀,荷花淀外的渔船一只挨一只,人们各式各样的渔具,都在威胁着我们,说不定哪一天我们就会成为网中之鱼呢!”
上面情节应该插入文中哪两个段落之间?为什么?(3分) 答:
16.在你看来,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根据你对文章主题的认识请你提一个问题,并做简要
分析。(5分)
答:文章主题:
你的问题: 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四则材料,完成第17—20题。(8分) 【材料一】
【材料二】
南京地铁三号线被称为“红楼专线”,它的主题设计源自名著《红楼梦》中的经典场面 一部浩瀚的《红楼梦》,故事情节纵横交错,搬到地铁里的这些场景是如何筛选出来的? 专家解密“《红楼梦》包罗万象,文化意义很高,也体现当时的政治经济生态,我们当时将设计定位为艺术品,不是做博物馆,要选用一些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情节,特别是小说中的主要场景不能遗漏。总而言之,要体现古南京的盛事景象以及区别于其他城市的魅力。” 【材料三】
记者了解到,地铁中各处文化墙的制作表现手法也不一,包含了古今中外多种风格。如五塘广场站的“太虚幻境”,采用彩雕艺术玻璃制作;夫子庙站的“除夕夜宴”,罕见地将镶嵌玻璃工艺与中国绘画结合;其余一些站点,如大行宫站的“金陵十二钗”、常府街站的“品茗”、武定门站的“眠芍”、卡子门站的“大观园”,采用了天然马赛克、浮雕等手法表现。
“这都是马赛克,一块一块拼上去的,太不容易了。”在卡子门地铁站,足有4米高、10米长的“大观园”前,几位市民手扶墙面,不禁赞叹。
这时,有人提出来:“‘蘅芜院’的‘院’是不是写错了?只还是‘苑’字吧。”争辩随之而来。记者从设计总负责人处了解到,当初团队也针对这个问题讨论过,后查阅大量清代史料以及绘画,确定“院”字妥,而“苑”字多见于民国时期的绘画。 【材料四】
据研究者统计,《红楼梦》前八十回出现了1200多处南京方言,其数量之多,使得一些学者将《红楼梦》比作用南京话写成的世界文学名著。
例如,《红楼梦》第五十六回就曾提到“各处笤帚、撮簸、掸子„„”其中,“撮簸”就是“簸箕”的南京方言说法。“簸”和“箕”都是指竹篾、藤条编成的、扬米去糠的器具。撮簸则指向明确,“撮”就是把聚拢的东西用簸箕等物铲起来,撮簸专指用于铲垃圾的簸箕。簸箕是北方方言,南京话才说“撮簸”,由此也印证了《红楼梦》语言中的南京“血统”。 南京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故乡,今年5月28日将迎来他诞辰300周年。这个在江宁织造府长大的富家子弟,从小身边不乏讲南京方言的家仆。小时候的语言环境,决定了曹雪芹本人应该会说南京话,或者至少对南京话非常熟悉。
(选自《南京日报》《现代快报》等媒体,有删减)
17.阅读相关材料,哪些内容能看出建设方注重细节,精心施工?(2分)
答:
18.(材料四)中“血统”一词用得合适吗?谈谈你的理解。(2分)
提示:《现代汉语词典》中“血统”解释为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如父母与子女
之间,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 答:
19.下列关于选材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材料一)三号线图标中,大部分站名都有对应的红楼主题,清晰直观,一目了然。 B.(材料二)运用设问,揭秘地铁红楼场景的选择理由,提醒注意,引发读者思考。 C.(材料三)选取了举例子、作比较等方法来表达对地铁文化墙的赞美,准确自然。 D.(材料四)中“据研究者统计”不可删去,它写出下文内容并非虚构,语言严谨。 20.据《江南时报》报道,南京地铁四号线的主题文化是“宁人伟业”,鸡鸣寺站艺术墙主题确定为“曹雪芹和他笔下的人物”。请你根据材料,概括鸡鸣寺站主题确定的依据。(2分)
答: (三)阅读《快乐不等于幸福》,完成第21—23(9分)
快乐不等于幸福 邓笛(译)
①我住在好莱坞的迪斯尼乐园里,只要愿意可以整天玩各种游戏,你或许认为,住在这么一个富有魅力、充满乐趣的地方的人一定比住在别的地方的人要幸福得多。如果你这样想,就说明你把快乐等同于幸福。有这样想法的人并不在少数。
②事实上,快乐与幸福少有,甚至毫无共同之处。快乐是人在某项行动中的感受,幸福则是在行动之后的感受。较之快乐,幸福更为深刻,持续的时间也更长。游玩迪斯尼乐园或者打球、玩牌、看电影,这些都是能够带来快乐的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放松下来,暂时忘却现实中的烦恼,甚至还让我们开怀大笑。可是,快乐不等于幸福,因为快乐的情绪会在快乐的活动结束之后不久消失。
③好莱坞明星是那些可以经常参加快乐活动的人,他们购买名车,接触名流,出席盛宴,居住豪宅,时常狂欢,但是这些快乐的背后也隐藏着不幸,他们当中悲观厌世、酗酒吸毒、家庭解体、自杀轻生的情况并没有比普通人群少。即使有这样的事实,很多人还是坚信快乐就等于幸福。这样的想法不但不能帮助我们获得幸福,相反还可能让我们失去真正幸福的机会,因为一旦认为快乐等于幸福,就会认同痛苦等于不幸福,我们就会选择及时行乐而逃避那些与痛苦有关联的事情。可是,事实真相是,能导致真正幸福的事情往往与痛苦相关联,比如婚姻、子女抚养、职场发展、慈善公益、个人素养的提升等等。
④如果你去问一个独身主义者为什么不愿意结婚,倘若他与你坦诚相待的话,他会告诉你他其实是不想承担责任。承担婚姻的责任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有时相当痛苦,他不可能像单身时那样随心所欲地行乐、冒险、昼夜颠倒。同样,不想生孩子的夫妻也是宁要不痛苦的快乐,也不要痛苦的幸福。一个孩子,从嗷嗷待哺到成长为风华正茂的少年,父母要付出多少艰辛和劳动。但是,在孩子蹒跚学步咿呀学语的过程中,在你和孩子一起领略他童年生活的酸甜苦辣的过程中,在你与自己的爱人一年年地相伴欣赏孩子的成长的过程中,那种为人父母的幸福,将永远萦绕心头,不会因为孩子长大成人而消失。这样的幸福,是那些不愿为人父母的独身者们无法体会的。我也喜欢做快乐的事。我打球、玩牌、说笑话,还会玩很多种其他的愉快项目。但是,所有这些娱乐形式都不足以构成真正的幸福。那些需要我们付出艰苦努力的事情,比如写作、抚养子女、与妻子培养感情、多行善事,给我带来的幸福感远比那些娱乐活动要多得多,因为娱乐之乐瞬间即逝。
⑤一旦人们知道快乐不等于幸福,他们的生活就会发生根本的变化。首先,他们不再会花太多的时间在娱乐活动上;其次,他们会觉得花过多的金钱购买新车或新衣服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这些并不能增加他们的幸福感;第三,他们不再会对别人心存忌妒,因为他们明白了那些曾被他们忌妒的“幸福之人”——富人和名流们,由于被过多的娱乐活动充斥了生活,或许根本就没有幸福了。
21.阅读全文,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3分) 第③段举好莱坞 明星的事例证明。 第①段提出 论题:(1) 第②段提出 论点:(2) 第⑤段得出结论:(3) 22.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作者为什么认为“快乐不等于幸福”?(3分) 答: 23.你同意作者“快乐不等于幸福”的观点吗?请你从学过的课文中或结合自己的切身经历举
例加以阐释。(3分) 答:
第④段举抚养子女和作者自己的事例证明观点。 五、作文(50分)
(一)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10分) 24.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
题目一:今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通过参观纪念馆或名人故居,
通过观看电影电视节目,你一定对这场战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请你写一段话, 或介绍你参观过的与抗战有关的一件展品,或简介一个与抗战有关的人物故事
(可
以是群体),并表达你的感受。
题目二:学校开展“读名著”活动,同学们纷纷借书来读。小明不以为然的说:“我不借
书,上网看名著改编的电影电视剧不是更有意思吗?”作为小明的同学,请你说
一段话,帮助他转变认识。
要求:(1)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条理清楚,语言通顺得体。
(2)字数在150~200之间。
(3)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二)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40分) 25.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
题目一:说起天气,近期人们谈论最多的可能就是雾霾,PM2.5使我们无法尽情的呼吸。
那么,你的心灵是否也出现过雾霾呢?焦虑、忧愁、愤怒、沮丧、痛苦、自
卑、
嫉妒、骄傲„„这些负面情绪因子也会像PM2.5一样,弥漫在人的心中。只有
树立起良好的心态,通过正能量的熏陶和激励,才能驱散心灵的雾霾,享受明
媚的阳光。请以“驱散心灵的雾霾”为题写一篇作文。
题目二:现代文阅读《行走在岸上的鱼》中,为了创造一个鱼儿离水也能活的神话,红
鲤倔强而执着地行走着。这是否引发了你的回忆或思考呢?请以“为了 ,
(我)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所选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上。(题目二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③字数在600——800之间。
④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密云区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初三语文试卷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基础·运用(共26分) (选择题共14分) 1.答案:D
(2分) 2.(共4分) (1)答案:B (2分)
(2)答案:C (2分) 3.答案:D (2分)
4.答案:C (2分) 5.答案:B (2分) 6.答案:C (2分)
7.答案示例:
要提高家庭作业质量,不仅需要孩子远离手机、电脑,还需要家长坚持检查签字。 (共2分。关联正确,1分;符合字数要求,1分) 8.(共4分) (1)答案:B (2分)
(2)答题示例:
戚继光每天和父亲闻鸡起舞,练习武艺。
(共2分。戚继光每天和父亲闻鸡起舞,1分;练习武艺,1分) 9.答案:(1)白露未晞。
(2)分外妖娆。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共6分。共六空,每空1分,有错字该空不得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7分) 10.答案:⑪没有成效 ⑫平民
(共2分。共2小题,每小题1分)
11.答案:⑪三次到茅庐访问我。
⑫ 韩信富贵以后,用一千金去酬报那个洗衣的老妇人。 (共2分。共2小题,每小题1分)
12.答案要点: ①兴复汉室 ②受人资助 ③知恩图报
(共3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三、名著阅读(共10分) 13.答案:
(1) ①华容道义释曹操 ② 1 ③赤壁之战(火烧赤壁)
④周瑜 ⑤蒋干盗书 ⑥草船借箭 (或“借东风”、“庞统巧施连环计”等)
(2) ①3 ②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 (3) ①白 ②红
( 共10分。共10小题,每题1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共10分) 14.答案示例:
(2)迁移途中,红鲤鱼不幸落入老黑手中,备受折磨。 (4)遭受到人类各式各样的渔船、渔具的追捕和威胁。
(共2分。) 15.答案示例:
插入第8和第9段之间(1分)。这一段既照应上文白鲢救红鲤的情节,内容
上和
第8段的“绵绵柔情”相扣;这段中的白鲢和红鲤的谈话内容又和下文白鲢被捕杀的
情节链接紧密。(2分)
(共3分。) 16.答案示例:
文章主题:人类对动物的狂补滥杀,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警醒人们要保护动
物,
保护我们可爱的地球家园。 你的问题:略
简要分析:略
(共5分。主题1分;问题2分;简要分析2分) (二)(共8分)
17.答案示例:
地铁场景的选择,选用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情节,体现古南京的盛世景象以及区别
于其他城市的魅力。各处文化墙的创作表现手法也不一,包含了古今中外多种风格。
马赛克,都是一块一块拼上去的。对于文化墙上出现的文字都经过了反复的推敲。 (共2分。) 18.答案示例:
合适。这里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写出《红楼梦》中的语言与南京方言一
脉
相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共2分。) 19.答案:C (2分)
20.答案示例:
曹雪芹出生于南京,他创作的《红楼梦》是一部古典名著,影响深远。地铁四
号
线与三号线的鸡鸣寺站换乘,而且鸡鸣寺站靠近曹雪芹生活的江宁织造府。完全符
合
地铁四号线文化主题“宁人伟业”的要求。 (共2分。)
(三)(共9分)
21.答案示例:
(1)把快乐等同于幸福的人不在少数(快乐与幸福);(2)快乐不等于幸福 (3)
一旦
人们知道快乐不等于幸福,他们的生活就会发生根本的变化,人们再也不会盲目追求
所谓的快乐。
(共3分。共3空,一空1分)
22.答案示例:
快乐是人在某项行动中的感受,幸福则是在行动之后的感受。较之快乐,幸福 更为深刻,持续的时间也更长。/真正幸福的事情往往与痛苦相关联。/快乐容易获 得的,而持久的幸福感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共3分。共3个要点,每点1分) 23.答案示例:(共3分。)
五、作文(共50分)
24.评分标准:共10分,内容7分,语言3分。 25.评分标准:共40分。 项目 等级 内容、表达(36分) 说明 书写(4分) 4分 符合题意,内容具体,中心明确;以33分为基准分一类卷 条理清楚,结构合理;语言通顺,书写工整,标点正确,上下浮动,然后加(40—34) 有2处以下语病。 错别字2个以下,格书写项的得分。 赋分范围:36—30分 式规范。 比较符合题意,内容比较具体,中以27分为基准分心比较明确;条理比较清楚,结构二类卷 上下浮动,然后加比较合理;语言比较通顺, (33—29) 书写项的得分。 有3—4处语病。 赋分范围:29—25分 基本符合题意,内容尚具体,中心基本明确;条理基本清楚,结构基以22分为基准分三类卷 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 上下浮动,然后加(28—24) 有5—6处语病。 书写项的得分。 赋分范围:24—20分 四类卷 不符合题意,内容空洞,中心不明以13分为基准分3分 书写工整,标点大体 正确,错别字3—4个,格式规范。 2分 字迹不够清楚,标点错误较多,错别字5—7个,格式大体规范。 1—0分
(23—0) 确;条理不清楚,结构不完整;语上下浮动,然后加言不通顺, 书写项的得分。 有7处以上语病。 赋分范围:19—0分
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标点错误很多,错别字8个以上,格式不规范。 说明: 1.字数不足600字,每少50字扣1分,最多扣3分。
2.作文中如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从总得分中扣4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