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乌哈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粮油保管员考试模拟题3

粮油保管员考试模拟题3

来源:乌哈旅游


粮油保管员竞赛试题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共计20分,每小题1分)

1.使含水量为15.4%的小麦安全储藏的粮温为不超过( )℃。

2.样品中的成虫在室温,供氧充分条件下饲养( )天仍维持不动为成虫死亡鉴定标准。

3.在既可以选择单管吸出式通风又可以选择单管压入式通风时,优先选择单管( ) 式通风。

4.11月某稻谷仓水分15.3%,粮温20℃,处于( ) 状态,其主要措施为( )。

5.在实践中,应提倡阶段性通风一则机会多二则减少处理难度.第一阶段多在每年的9月底10月初进行,实现粮温目标值为( );第二阶段多在10月底至1 1上,中旬,实现粮温目标值为( );第三阶段多在12月至翌年1月,实现粮温目标值为( )。

6.防止走道板上溅落粮食而在工作人员行走时损伤薄膜影响气密性的方法是( )。

7.如在机械通风的前期采用地上笼吸出式降温,在末期为了均匀温差,应改通风方式为( )。

8.缓速降温通风优先选择的风机类型是( ) 。

1

9.小麦的杂质分为( )、( )、( )三类。

10.粮食不完善粒分为( )、( )、( )、( )、( )、 ( )等几类。

11.使用磷化氢防治害虫,温度应掌握在( )℃以上。

12. 磷化氢环流熏蒸系统由( )、( )、( )三部分组成。

13.环流熏蒸中,为防止磷化氢燃爆必须采用( )风量环流。

14. 熏蒸时,磷化氢气体浓度的确定,根据不同粮温,虫种,密闭时间等采用不低于( )毫升/立方米以上的浓度。

15.在储粮害虫的不同虫态中,( )和( )对磷化氢比较敏感,而( )和( )对磷化氢的敏感性要差得多。

16.在空气中,当磷化氢与双膦的混合气体达到( )克/立方米时,即可发生燃烧。

17.粮食对气体的吸附可分为物理吸附和( )吸附。

18.粮食入库的五分开指( )。

19.粮食常规储藏过程中所采取的主要措施为( )和( )。

20.储粮害虫密度应表示为1kg粮食样品中( )的总和。

2

二、判断题(共计30分,每小题1分)

( )1.底层发热可以采用地上笼压入法进行处理.

( )2.\"三低\"储藏利用了低氧对熏蒸剂杀虫的增效作用.

( )3.粮堆结露最易发生的季节是10—11月.

( )4.因害虫引起的发热霉变,处理时应先降温降水再杀虫

( )5.对于入库的有虫粮,\"三低\"顺序应为低温——低氧——低药.

( )6.环流熏蒸时,毒气分配管道应在粮堆内均匀分布,尽量减少粮堆内气流死角.

( )7. \"三低\"最佳密闭时间不低于15天.

( )8.提高PH3效果的方法很多,但主要是在处理期内保持有效浓度的同时,延长处理时间.

( )9.地上笼压入式机械通风处理粮堆底部结露最适宜.

( )10.单管通风操作中,相邻的两风管可以采用一支风管吸风,另一支送风的方式处理粮食,且效果优于单一作业方式.

( )11. AlP的施药位置不应机械地限于粮面而应结合粮堆气流特性.

3

( )12.\"三低\"中,薄膜药袋缓释法与低药必须以低氧为前提的条件相违背.

( )13.环流熏蒸时,高浓度磷化氢不能直接流经环流机.

( )14.8%以上的CO2能增效储粮害虫对有毒气体的吸收.

( )15. \"三低\"中,探管投药法应在低氧浓度实现后从多用孔处揭膜投药.

( )16.粮堆密封时,为防止粮粒滑动到走道板上,宜在走道板下方垫一块薄膜.

( )17.毒气能否在粮堆中均分布是影响杀虫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 )18.只要大气的实际湿含量低于粮堆湿含量,通风就不会造成粮食吸湿.

( )19.在\"三低\"技术中所采用的投药方法既要保证在实现低氧浓度后能增效杀虫,又要保证投药过程不影响已实现的低氧环境.薄膜药袋缓释法,药瓶牵引法,预埋探管配合法兰盘投药法能满足这两点要求.

( )20.粮堆存在微气流循环时,投药位置应是主动流动气流的始点和气流死角区域.

( )21.通风方式会对通风结露,能否正确地散热或散湿,通风速率产生根本性影响.

( )22.粮食的含水量越高,其粮堆导热性越差.

( )23.粮食的导热系数在0.2千卡/米时度以下,所以粮堆是热的不良导体.

4

( )24.粮堆中氧气越充足,粮粒的呼吸作用越旺盛.

( )25.高水分粮堆有时能闻到酒味或酸味是因为粮食以有氧呼吸为主要类型.

( )26.粮食应当储藏在干燥,低温,缺氧条件下.

( )27.我国现行的储粮害虫防治方针是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 )28.因害虫引起的发热霉变,处理时应先降温降水再杀虫.

( )29.鞘翅目害虫在全仓中基本上是均匀分布,而米虱主要集中于中下层.

( )30. 玉米象喜欢热,因此适于采取低温防治.

三、选择题(共计20分,每小题1分)

1.因轻杂质引起的结露或发热,最有效的处理方法是( ).

A、 降温或降水 B、 自然缺氧

C、 投放有毒气体 D 、取出轻杂质

2.因害虫引起的局部高温而结露,有效的处理方法是( ).

A 、先降温后降水再杀虫 B、 先降水后降温再杀虫

5

C、 先杀虫后降温降水

3.处于10~11月气温骤变季节的上层结露粮适于采用( )方法处理降温或先降低部份水分后再降温而实现安全储粮.

A 、全仓下行式通风 B、 全仓上行式通风

C、单管吸出式通风 D、单管压入式通风

4.检验一批小麦发现1Kg样品中的害虫种类和数量如下:玉米象成虫7头(2 头死亡),谷蠧成虫5头(1头死亡)幼虫3头(1头死亡);黑皮蠧成虫8 头(5头死亡)活幼虫2头;黑菌虫成虫9头(2头死亡),则害虫密度为( ) 头/kg.

A、 23 B、 34 C、 19 D、 难确定

虫粮等级为( )

A、基本无虫粮 B 、一般虫粮 、C 严重虫粮 D 、危险虫粮

5. 地上笼压入式通风优先选择( )

A、 渐缩形风道,离风机越远,风道截面积越小

B、 渐扩形风道,离风机越远,风道截面积越大 C、 等截面风道

6.机械通风降温过程中,应( )

6

A 、高风量降温

B、 高风量降温,低风量均匀温差,改相反的通风方式以低风量理顺温差梯度

C 、高风量降温,改相反的通风方式以低风量均匀温差,理顺温差梯度

7.2002年新颁行业标准中规定,环流熏蒸在密闭期内,PH3浓度不能低于( )ppm.

A 、50 B 、150-200 C、 100-150

8.某仓库的高温粮平均粮温为30℃,水分为13.5%,现外界气温为13℃,若要进行降温,最合适的方法是( )

A、上行式压入法通风 B、下行式吸出法通风

C、下行式压入法通风

9.防虫的基本策略是( ).

A 、只要有害虫出现就应投药杀虫

B、 对于一般虫粮,必须投药杀虫

C、 对于一般虫粮,能以低温防治时尽可能低温防治;不能低温防治时则应熏蒸杀虫但应坚持杀必彻底.

7

10.每年的10月中旬至11月初气温急剧变化,在此期间如果出现粮堆局部发热,能否采用趟沟,打垅,扒塘的方式进行自然通风散热 ( )

A、 能 B、 不能

11.如果需在10月底对粮堆进行熏蒸杀虫,你认为合理的常规投药位置(百环流熏蒸)应在( ).

A 、将整个粮堆的用药量均匀布点于上层

B 、将整个粮堆的用药量均匀地分三层布点于粮堆

C 、根据粮堆气流确定上层中央为主要布点区和粮堆底层均匀布点

12.粮堆发生上层结露后,受水分汽化能力和汽化空间的影响,检查粮堆结露最合适的粮堆区域是( )

A、 粮堆表面 B、粮面下50-150mm范围内

C、 粮面300mm以下的范围

13.粮食在缺氧呼吸时,在微生物作用下,会产生酒味或乳酸.所以在高水分粮堆有时能闻到( ).

A. 酒味 B. 酸味 C.酒味或酸味

8

14.粮食的呼吸强度随粮粒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当粮食含水量达到15%会产生突跃,此时的水分值称为( ).

A. 平衡水分 B. 安全水分 C.临界水分

15.小麦收购中要求水分在12.5%.这个水分指小麦的( ).

A. 平衡水分 B. 安全水分 C.临界水分

16.影响粮食平衡水分的主要因素是环境中的( ).

A. 温度 B. 湿度 C.温度和湿度

17.双低储藏中的双低是指( ).

A. 低温低氧 B.低氧低药 C. 低温低药

18. ( )成虫喜欢上爬行为.

A. 赤拟谷盗 B. 米虱 C. 螨类

19.( )对磷化氢具有敏感性而对热氯化苦具有抗性.

A. 玉米象 B. 锯谷盗 C.米象 D. 谷蠹

20.害虫对环境的要求是潮湿,肮脏,( ).

9

A. 高温 B. 低温 C. 温暖

四、粮情分析(共计30分)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wuhaninfo.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