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乌哈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干涉现象的观察及钠光D双线波长差的测定

干涉现象的观察及钠光D双线波长差的测定

来源:乌哈旅游


干涉现象的观察及钠光D双线波长差的测定

实验二十四 干涉现象的观察及钠光D双线波长差的测定

实验二十四 干涉现象的观察 及钠光D双线波长差的测定

实验目的:

1、利用迈克尔逊干涉仪考察点光源产生的非定域干涉、等倾干涉、等厚干涉的形成条件以及干涉图样的特点。

2、测定钠光D双线的波长差。 实验仪器:

迈克尔逊干涉仪、He-Ne激光器、低压钠灯、扩束镜等。 实验原理:

1、仪器的结构要点 右图是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光路图。从光源

S发出的光束射

1到玻璃板G上,

图24-1 迈克尔逊干涉仪光路图

实验二十四 干涉现象的观察及钠光D双线波长差的测定

G1的前后两个面严格平行,后表面镀有

铝或银的半反射膜。光束被半反射膜分为两支,图中用(1)表示反射的一支,用(2)表示透射的一支。因为G和平面

1镜M和M成45角,所以两光束分别近于

012垂直入射M、M。两光束经反射后再次

12相遇,形成干涉条纹。G为一补偿板,

2其材料和厚度与G相同。G的作用是补

12偿光束(2)的光程,使光束(2)和光束(1)在玻璃中的光程相等。

反射镜M是固定的,M可在精密导

21轨上前后移动,以改变两束光之间的光程差。M的移动采用了蜗轮蜗杆传动系

1统,其最小读数为10124mm,可估计到105mm。

镜M、M的背面各有三个螺钉,用以调节M、M平面的倾度。镜M的下端还附

122有方向互相垂直的两个微动螺钉,用以精确地调节镜M的倾度。

2迈克尔逊干涉仪所产生的两相干光

实验二十四 干涉现象的观察及钠光D双线波长差的测定

束是从M和M反射而来的,因此可以先

12画出M被G反射所成的虚象M',研究干

212涉图样时,M'和M完全等效。

222、点光源产生的非定域干涉图样

经扩束镜扩束后的激光束,是一个线度小、强度高的点光源。点光源经平面镜M、M'反射

12后,相当于由两个虚光源图S24-2 、点光源的非定域干涉原理图S'发出的

12相干光束,如图4-2所示。S和S'的距

12离为M和M'的距离d的二倍,即2d。虚光

12源S、S'发出的球面波在它们相遇的空

12间处处相干,因此是非定域的干涉图样。通常,

把屏放在垂直于S1S2'的联线上,对应的

1干涉图样是一组同心圆,圆心在S长线和屏的交点E上。

S2'延

如图所示,由S、S'到屏上任一点B12实验二十四 干涉现象的观察及钠光D双线波长差的测定

的光程差L为

L(z2d)2R2z2R2

z24zd4d2R2z2R24zd4d2zR1212zR22

(24-1)

当z>>d时,把(1)式展开得

14zd4d2116z2d2LzR228z2R22zR2zddR212222zRzzR222

d2dcos1sin2z(24-2)

由(2)式可知:

(I)=0时的光程差最大,即圆心E点所对应的干涉级别最高。移动M,

1d增加时,可以看到圆环一个个自中心

涌出,而后往外扩张;d减小时,圆环逐渐缩小,最后陷入中心处。每涌出或陷入一个圆环,相当于S、S'的距离改

12变了一个波长。设M移动了d距离,

1实验二十四 干涉现象的观察及钠光D双线波长差的测定

相应地,涌出或陷入的圆环数目为N,则

11dLN 22(24-3)

从仪器上读出d及数出相应的N,就可以测出光波的波长 。

(II)d增大时,光程差L每改变一个波长所需的的改变值减小,即两亮环(或两暗环)之间的间隔变小,看上去条纹变细变密。反之,d减小时,条纹变粗变稀。

3、等倾干涉图样

此时M、M'互相平行,如图25—3

12所示。入射角为的光线经M、M'反射

12成为(1)、(2)两支,(1)和(2)相互平行。(1)、(2)两光线的光程差L计算如下:过B作光线(2)的垂线BD,则

LACCBAD2d2dtgsincos1sin22dcoscos2dcos

实验二十四 干涉现象的观察及钠光D双线波长差的测定

(24-4)

可见,在d一定时,光程差只决定于入射角(出射角)。若用一透镜L把光束汇聚,则出射角相

图24-3等倾干涉示意图

同的光线在透镜的 图24-4等厚干涉示意图

焦面上发生干涉。干涉图样将是以透镜光轴为圆心的一组明暗相间的同心圆。

和非定域干涉图样类似,等倾干涉的图样中,干涉级别以圆心为最高,当d增加时,圆环从中心涌出,条纹变细

实验二十四 干涉现象的观察及钠光D双线波长差的测定

变密;当d减小时,圆环陷入中心,条纹变粗变稀。

观察等倾干涉时,一般使用扩展光源,而且,扩展光源发光面上的各发光点之间可以不相干。这一特点使得等倾干涉比较容易实现,特别是激光光源未出现之前更是如此。

4、等厚干涉图样 当M、M'有一个很小的角度时,M、

121M2'之间形成楔形空气薄层,就会出现等

厚干涉条纹。如图25—4所示,光源S发出的不同方向的光线(1)和(2),经

M1、M'反射后在镜面附近相交,产生干

21涉。把眼睛聚焦在M镜附近,就可以观察到干涉条纹。当夹角很小时,光线(1)和(2)的光程差仍然可以近似地用L=2dcos表示,其中d是观察点B处空气层的厚度,仍为入射角。在M、M'两

12镜相交处,d = 0 ,光程差为零,出现

实验二十四 干涉现象的观察及钠光D双线波长差的测定

直线亮条纹,称为中央条纹。如果入射

,故 角不大,cos≈1-122) = 2d-d L≈2d(1-1222 (24-5)

在中央条纹附近,干涉条纹是大体上平行于中央条纹的直线,随着视角的增大,条纹逐渐发生弯曲,从(5)式可知,要保持同样的光程差,必须增大d,即条纹弯曲的方向是凸向中央条纹的。 观察等厚条纹时,光源应采用扩展光源,使得反射后能有各方向的光线,以便于观察到整个干涉图样。

5、测定光源的微小波长差 当M、M'互相平行时,得到明暗相

12间的圆形干涉条纹,设亮条纹光强为I,

1相邻暗条纹光强为I,定义视见度

2 V =

I1I2I1I2

实验二十四 干涉现象的观察及钠光D双线波长差的测定

(24-6)

视见度描述的是条纹清晰的程度。 如果光源是绝对单色的,则当M镜缓慢

1移动时,虽然视场中条纹不断涌出或陷图24-5准单色光示意图 入,但条纹的视见度保持不变。

如果光源中包含有波长相近的和

12两种光波,而每一列光波均不是绝对

单色光,如图4—5所示,由于双线波长差与中心波长相比甚小,故称之为准单色光。用这种光源照明迈克尔逊干涉仪,将产生两套干涉图样,干涉场中的强度分布则是两组干涉条纹的非相干叠加,干涉条纹的视见度将随光程差做周期性的变化。光程差为零时,干涉条纹最清晰,光程差逐渐增加时,视场中干

实验二十四 干涉现象的观察及钠光D双线波长差的测定

涉条纹交替出现“清晰”和“消失”,设在d值为d时,与均为亮条纹,视见

112度最佳,则有

d1m12,d1n22

如果<,当d值增加到d时,有

122d2(mk0.5)1d,22(nk)22 (k为

一整数)

此时,对是暗条纹,对则为亮条纹,

12视见度最差(可能分不清条纹),从视见度最佳到最差,M移动的距离为

1d2d1(k0.5)12k22

由(k0.5)2长差

1k22和d2d1k22消去k,可得波

21124(d2d1)

1224(d2 d)1(24-7)

式中,为、的平均值。因为视见度

1212实验二十四 干涉现象的观察及钠光D双线波长差的测定

最差时M的位置,对称地分布在视见度

1最佳位置的两侧,所以M在两相邻视见

1度最差的位置之间移动的距离d与(=-)的关系为

21122=2d (24-8)

实验内容及步骤:

1、观察由点光源产生的非定域干涉图样

(1)开启He-Ne激光器,使He-Ne激光束大致垂直于M,且使光斑位于M22的中心位置附近,则在干涉仪的毛玻璃屏上可以看到两排光斑。调节M和M后

12面的三个螺钉,使两排光斑中最亮的两个光斑重合。这时M和M大致互相垂直,

12即M和M'大致互相平行。

12(2)放上扩束镜。经过扩束镜扩束后的激光,相当于是从一个点光源发出

实验二十四 干涉现象的观察及钠光D双线波长差的测定

的,只要两个光斑重合得较好,则在屏上就可以观察到弧状干涉条纹,再仔细调节M的两个微动螺钉,使M'和M趋于

221平行,屏上弧状干涉条纹就逐渐转化为圆条纹了。

(3)转动M的传动系统,使M前后移

11动,观察条纹的变化:从条纹的涌出或陷入说明M、M'之

12间的距离是变大还是变小,观察并解释条纹的粗细、密度和

d的关系。

2、观察等

倾干涉条纹。

(1)移去He-Ne激光器,将光源换为低压钠灯。开启钠灯,并在钠灯前加毛玻璃(注意:钠灯从开启到正常发光需要一段时间),用聚焦到无穷远的眼睛

图24-6 非定域干涉示意图

实验二十四 干涉现象的观察及钠光D双线波长差的测定

直接观察,即可以看到圆条纹,进一步调节M的微动螺钉,使眼睛上下左右移动

2时,各圆的大小不变,仅仅是圆心随眼睛的移动而移动,不发生条纹的涌出或陷入现象,这时我们看到的就是等倾干涉条纹了。

(2)转动M的传动系统,使M前后

11移动,观察条纹变化的规律(与非定域干涉的要求相同)。

3、测定钠光D双线的波长差 (1)低压钠灯工作时,在可见光区发射出两条极强的黄色谱线,称为D双线。移动M,使视场中有粗细及密度适

1宜的条纹。

(2)移动M,使视场中心的视见度

1最小,记录M的位置为d,沿原方向继

11续移动M,直至视见度又为最小,此时M11的位置为d,则d=|d22d1|。

注意:视见度最小的位置较难判

实验二十四 干涉现象的观察及钠光D双线波长差的测定

断,可选取干涉条纹刚消失和刚出现的位置为参考。

(3)利用(8)式,计算D双线的波长差,其中取实际值589.3nm。

12(4)将求得的与实际值0.6nm相比较。若误差较大,试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4、观察等厚干涉条纹

移动M,使视场中条纹很粗,且只包

1含一到两个条纹,这时M和M'接近重

12合,调节M的某一个微动螺钉,使M、M212'有一很小的夹角,则视场中出现直干涉条纹。移动M,观察干涉条纹的变化。

1注意:M、M'的夹角较大时,条纹变

12得很密,甚至观察不到干涉条纹。 注意事项:

1、迈克尔逊干涉仪系精密光学仪器,使用时应注意:

(1)注意防尘、防潮、防震;不能

实验二十四 干涉现象的观察及钠光D双线波长差的测定

触摸元件的光学面,不要对着仪器说话、咳嗽。

(2)实验结束后,所有调节螺钉均应处于放松状态。调节时应先使之处于中间状态,以便有双向调节的余地。调节动作要均匀、缓慢。

2、使用He-Ne激光器时,切勿用眼睛直视未经扩束的激光,以免使实验者的眼睛受到损伤。

3、低压钠灯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轻拿轻放,以免将其损坏。低压钠灯的储存处应防止其与水和火接触,以免产生爆炸及火灾。 思考题:

1、如何判断干涉条纹是否属于严格的等倾干涉条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wuhaninfo.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