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时间
20分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1、认识杠杆。认识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能2、能从常见工具和简单机器中识别出杠杆。过程与方1、 能从常见的工具装置中辨认出杠杆,找出法支点、动力和阻力。
2、根据给定的杠杆实例,画出杠杆的示意图,并能正确画出力臂情感态度体验杠杆在现代社会的广泛应用,了解我国社与价值观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更加热爱祖国。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准备
杠杆的五要素,即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
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概念。讲解法,演示法
蜡烛、铁棒、泡沫棒、重物、支点、天平、钩码、弹簧测力计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1、 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欢迎来到神奇的物理世界。在进行今天课程前,老师给你们看一个神奇的东西。”
进行蜡烛杠杆实验演示。
“同学们看,蜡烛上下摆动神奇吗?蜡烛为什么上下摆动?想了解这里的奥秘,那就进入今天的课程——杠杆。”2、 新课教学1、认识杠杆
教师指导学生拿铁棒将重物撬起。 “重物被铁棒撬起,这个铁棒就是杠杆,杠杆有哪些特点呢,接下来我们就共同探讨。”
“因为他太老师指导学生用泡沫棒撬重物,不能撬起。 “为软,要用硬什么泡沫棒不能撬起重物?所以杠杆的第一个特棒。”点是——硬棒。“
“没有力”不用力压铁棒,重物未撬起。 “为什么重物未被 撬起?所以杠杆的第二个特点是——受力的作
用。”“没有固定
点”老师拿走支点,学生用铁棒撬重物,重物未撬 起。 “为什么重物未撬起?所以杠杆的第三个特
点是——绕固定点。”在老师的启
发下学生总得出杠杆的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可绕结杠杆定义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我们知道了杠杆的定义,每一个事物都有它的 要素。举一个例子:人,人的要素是什么呢?要 有头、有手、要回使用工具。杠杆也有它的要 素。老师告诉你们杠杆有五个要素,其中有三个
要素在定义中找到。”“固定点”
老师拿起实验中的使用的固定点。“这是什么? 没错是定义中的固定点,我们给它起个名字—— 支点,我们用O表示。”
“两个,一个是你给的力,另一个
是重物的重老师用铁棒撬起重物。“刚刚在探寻杠杆的定力。”义时我们发现杠杆要受力的作用,这里一共有 几个力?没错是两个,一个是老师给杠杆的 力,一个是重物受到的重力。老师给的力使的 杠杆转动,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动力,用F1 表示。重物受到的重力阻碍转动,我们给它起 个名字——阻力,用F2表示。” ⑵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2、 认识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
⑴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即定义中的固定点;O
※ 强调支点一定在杠杆上。⑶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 动力和阻力是按照力的转动效果命名的,都是外
界施加给杠杆的力,杠杆是受力物体,力的作用 点也一定在杠杆上。
“杠杆的五个要素我们已经学习了三个,还有两 个我们用实验来探讨。”
让学生按下图分别操作
“不一样”
学生会回答图 1 图 2
跟作用点和(1)、分别按图1三个位置沿图示方向向下施力使杠支点的远近杆静止。
有关,且距离越大,力“三次力的大小分别是多少?三次施加力的大小是否越大。一样?”
“ 这说明要使杠杆保持这种状态,力的大小跟什么 有关?”
“好,有同学说和力的作用点与支点的远近有关,且 距离越大,力越大。”
(2)、老师不加解释,再让学生按图2所示施加力使
杠杆保持静止,学生会发现虽然作用点相同,即作用学生在老师点和支点的远近相等但力的大小却不同,且F1>F2,的指导下作图“两次力的走用点相同,可是力却不同,这说明上 面我们得到的结论是错的。那力的大小跟什么有关 呢?”
学生无法解释 (必然产生强烈的求知“L2大”欲),这时出示课上练习纸让学生在图 上画
出过支点O作沿F1、F2方向的直线的垂线段(这 一点有些学生的准备知识可能不足,老师可先 观察,若学生画得很好,老师就略画一下,若 不行,老师就得详细示范给学生看)并标上 L1、L2。
“L1、L2哪个大?F1、F2哪个大?”
老师再来解释要使杠杆保持静止状态,“力的 大小不是跟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有关,而 是跟支点到刚才的直线的距离有关,我们把沿 力的方向所画的直线叫力的作用线,过支点到
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学过,过的距离叫——动力臂,符号L1。支点到阻力作直线外一点用线的距离叫——阻力臂,符号L2”向直线作垂
线”
为在初中数学中已经学了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那么从这里入手,讲解作图过程,再过渡到力臂的画法中来,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刚刚我们已经学习了力臂——支点到力作用线的距离。那力臂该怎么画呢?数学课上你们学习过求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方法了吧,这个方法就是画力臂的方法。”
⑷动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⑸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学生比较难于理解,需要反复的讲解和强调,因
画力臂的步骤:1) 确定支点
2)确定力的作用线
3)过支点到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力的作用线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用虚线沿力的方向正向或反向延长。)
4)标垂足,定力臂 ﹡强调注意:
1、动力、阻力的受力物体都是杠杆,所以作用点都
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
2、某一力作用在杠杆上,若其作用点不变,但力的作用方向改变,那么力臂一般也要改变。
3、力臂是支点到垂足的距离,不是支点到作用点的距离,因此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
4、作用在支点上的力或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的力臂为0,对杠杆转动不起作用。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杠杆的基本概念,包括什么是杠杆,杠杆的五要素,还学习了画杠杆示意图的方法。在这里,找支点是关键,要在杠杆转动时去找支点并确定动力和阻力;画力臂是难点,要注意力臂是“点”(支点)到“直线”(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板书设计
9.1 杠 杆⑴硬棒;
⑵受到力的作用
⑶都绕固定的点转动
杠杆的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 o
可绕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L1
⑴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即定义中的固定点;o ⑵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⑶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⑷动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1 L2 F1
⑸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F2
教学设计
院系:数理学院物理系 班级:09—3 姓名: 陈洪广 学号 : 0903006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