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巩固练习
基础知识识记
1.给下列加红字注音。
卿( ) 邪( ) 孰( ) ...
遂( ) 鉴( ) 纂( ) ...
2.下面加红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乃始就学 就:从事,做。 .
B.及鲁肃过寻阳 及:到了……的时候。 .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见事:见机行事。 ..
D.非复吴下阿蒙 复:再。 .
3.《孙权劝学》选自《 》,这是一部 通史,记载了从 到 共1362年间的史事。作者是 (朝代)的 ,他是著名的 家、 家。
运用能力提升
4.为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停顿。
(1)卿 今 当 涂 掌 事,不 可 不 学!(3处)
(2)士 别 三 日,即 更 刮 目 相 待。(2处)
5.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通________,意为________。
6.比较下列句中加红词语的古今意义。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
7.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解释其含义,并选择其中一个造句。
8.下面对“孰若孤”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谁说你孤单 B.谁说你像我
C.谁像我(事务多) D.谁说你项我这样忙
9.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用文中的语句填空。
(1)表现孙权对吕蒙爱护、器重和希望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孙权给吕蒙指出的读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肃“拜蒙母”,并与吕蒙“结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说说《孙权劝学》文中描写的三人各自的性格特点。
(1)孙权:
(2)吕蒙:
(3)鲁肃:
课内同步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①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②蒙辞以军中多务。③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④但当涉猎,见往事耳。⑤卿言多务,孰若孤?⑥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⑦蒙乃始就学。⑧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令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⑨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⑩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1.从以下的对话中,可以看出说话人怎样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1)(鲁肃)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2)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2.这篇课文共10句话,请用“||”为其划分结构层次,分别用两个字概括出各层的大意。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13.这则历史小故事要告诉人们什么道理?从吕蒙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14.本文说“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古人还有一句俗话,叫“三天不读书,语言也无体”。这两句合在一起,讲的是什么道理?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请写出两句。
课外拓展阅读
(2011 天津)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5~17题。
王羲之尝诣门生家,见棐几①滑净,因书之,真草②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③见一老姥④,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固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⑤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⑥,皆此类也。
(选自《晋书·王羲之
传》)
【注】①棐(fěi)几:用榧木做的几案。棐,通“榧”,木名。②真草:楷书、草书。③蕺(jí)..山:山名,在今浙江绍兴。④老姥:老年妇女。⑤王右军:指王羲之。⑥重:看重,推崇。
15.解释文中加红词语的含义。
(1)王羲之尝诣门生家 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姥初有愠色 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请将文中加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
17.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羲之的书法“为世所重”?请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识记
1.qīng yé shú suì jiàn zuǎn
2.C 解析:“见事”在句中的意思应该是“认清事物”。
3.资治通鉴 编年体 战国 五代 北宋 司马光 政治 史学
运用能力提升
4.(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5.“邪”通“耶”,语气词。
解析:通假字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注意把握其本字,并理解其含义,以帮助对整个语句的理解。
6.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一种学位称号。
7.吴下阿蒙:吴下指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刮目相待:刮目指擦眼睛,意思是改变旧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造句示例:吴下阿蒙:小张这些年发展得很快,再也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刮目相看:一年不见,小明学习进步很快,令人刮目相看。
8.C 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文言虚词的理解。若,在这里是“像”的意思,这个句子是个省略句,应该注意补足成分。
9.(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10.(1)孙权:三国时吴国国君,对部下既严格要求,又能循循善诱,耐心教导;(2)吕蒙:吴国名将,知过能改,有军人的坦诚豪爽;(3)鲁肃:吴国谋士,文人雅士,豪爽而不失风度,对
朋友的进步十分高兴。
课内同步阅读
11.(1)表现出鲁肃的惊异之色,完全出乎他的意料,表现出既敬佩又羡慕的神态。(2)表现出吕蒙的学问大有进步,非常坦率、自豪的心理。
12.答案: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各层的大意依次为:劝学、就学、叹学。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层次的把握及内容的概括能力。依据事情发展过程劝说、行动、结果可分为三部分;高度概括层意可省去人物,直接写做什么即可。
13.故事告诉人们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故事启示我们,读书能使人更聪明,更有力量。学习是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成功的必由之路。我们可以通过读书学习,增长见识,拓宽视野,陶冶情操,弥补不足,让自己成长为全面的人才。另外,要善于接受别人正确合理的规劝,并最终学有所成。要让人刮目相看,一定要自己善于学习。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把握能力。“道理”即主旨,最主要的只有一个;“启示”则可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谈,答案不唯一。
14.本文中的话是说用功三日就进步了,俗话的意思则是三日不读就退步了,可见书是不能一日不读的。杜甫说:“读书破百卷,下笔如有神。”岳飞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课外拓展阅读
15.(1)曾经(2)生气、发怒
16.(你)只要说是王右军书写的,就可以卖得一百钱了。
17.王羲之卸载几案上的字被门生之父误刮去之后,“门生惊懊者累日”;在老妇人卖的扇子上题字后,“人竞买之”。
附参考译文:
王羲之曾经到他的一个门生家,看到一几案平滑干净,于是就在上面写字,这些字一半楷书一半草书。这些字后来被这个门生的父亲误刮去了,这个门生连着懊恼了好几天,王羲之又曾经在蕺山看见一个老妇人,拿着六角竹扇在叫买。王羲之就在老妇人的六角扇上写字,每面各写了五个字。老妇人开始有些不高兴。王羲之于是对老妇人说:“只要说是王右军书写的,就可以卖得一百钱了。”老妇人照此一说,许多人都争着来买这些扇子。又有一天,老妇人又拿着扇子来,王羲之笑而不答。王羲之的书法被世人所推崇,就像这样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