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革命纪念馆运用红色资源开展社会教育的思考

革命纪念馆运用红色资源开展社会教育的思考

来源:乌哈旅游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Apr.2018/No.2 八一精神与红色文化研究f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八一精神研究中心主办J 革命纪念馆运用红色资源开展社会教育的思考 朱小可 (江西省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江西南昌330009) 摘要:中国共产党奋斗中所形成的红色资源是珍贵的教育资源。革命纪念馆作为社会教育机构,发挥着爱国主 义教育基地作用。对民众尤其是对党员干部、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革命纪念馆的主旨和灵魂。进一步深入 挖掘及运用红色资源,为干部群众的精神家园建设输送延绵不绝的精神营养。加大对红色资源的资金投入力度, 为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坚实的物资基础;增强红色资源的推介力度,发挥其在纪念馆的育人功能;以馆藏文 物为载体,多措并举,让文物述说历史;树立品牌意识,扩大红色资源整合力度,搭建开发利用红色资源的平,台。开 发利用红色资源.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追求、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为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正能量。 关键词:革命纪念馆;红色资源;社会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G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558(2018)02—0037-05 *同志指出,“要发扬红色资源优势,深入进行党史军史和优良传统教育,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 去”①。红色资源蕴藏着中国共产党人所特有的艰苦奋斗、谦虚谨慎、为民奋斗、实事求是的革命操守和精神 追求,是中国共产党人奋发图强的精神动力,是中国共产党人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的真实体现,是中华民族精 神的集中体现,呈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鲜亮底色。中国共产党奋斗中所形成的红色资源,它是珍贵的教育资 源。深入发掘、充分运用红色资源,为干部群众的精神家园建设输送延绵不绝的精神营养,为实现中国梦凝 聚强大精神动力。 我国是一个具有光辉革命历史和优良革命传统的国家.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登 记的革命旧址有33315处,占近现代不可移动文物总数的24%;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革命旧址有4777 处,占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总数的66%。”②革命纪念馆作为社会教育机构,发挥着爱国主义教育基 地作用。对民众尤其是对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革命纪念馆的主旨和灵魂。同时,在红色旅游的背景之 下,作为红色旅游的主要载体,有效利用红色资源,推动革命纪念馆的全面发展又是其面临的主要任务。江 西有自身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中国革命的“四大摇篮”在江西:人民军队的摇篮在南昌、中国革命摇篮在井 冈山、共和国摇篮在瑞金、工人运动摇篮在安源。这片红土地还培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和“八一 精神”等诸多宝贵精神财富。这是江西省革命纪念馆开展社会教育得天独厚的优势之所在。 收稿日期:2018—03—1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研究项目《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及其革命精 神比较研究》(编号:JD16063,主持人:叶桉)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朱小可(1979一),女,江西南昌人,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群工科副科长,馆员,主要从事中共党史、军史、博物馆讲 解研究工作.研究方向:博物馆学、社会教育、中共党史和军史。 ①*2013年2月在兰州军区视察时的讲话。http://www.rmzxb.com.on/c/2017—08-07. ②全国政协委员、文物出版社社长张自成如在2018年两会上《建议全面加强革命文物保护》的发言。http://www.sach.gov.cn, art/20】8/3/1】. 037 一、红色资源所蕴含的价值准则 红色资源蕴含了国家价值准则。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红色资源所展现出的国家价值取向构成了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对国家层面的具体价值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开挖利用红色资源仍要切实贯彻党的 基本路线,它具有鲜明的社会价值导向和根本遵循,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要义和根本要求。 红色资源不仅全方位地体现社会价值体系。塑造社会公平公正和效益,而且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 国家。红色资源浸染于先烈们的鲜血中.赓续于英雄人物以具体行动谱写的不朽事业中,同我们每个人情愫 相连、命运相系,是我们最亟需挖掘的精神源泉。开挖红色资源,亮出民族精神的鲜红底色,筑牢共产党人的 精神殿堂,催生无限生机的红色能量。红色资源所蕴含的公民价值目标。在当下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红色 资源体现为“以人为本”的理念所设定的公民道德修养、社会荣辱观和“四有”新人等价值目标。红色资源所 蕴含的公民价值目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公民个人层面的具体价值要求有内在的联系。因此,在构 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上,红色资源的挖掘与运用应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以个人主义与集体主 义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完善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从而形成20字公民道德规范,即“爱国守法、明 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二、开发利用红色资源。革命纪念馆开展社会教育所面临的现实状况 (一)开发利用红色资源,资金投入受经济因素、自然因素等影响 我们知道,我国的红色资源相当一部分散落在一些偏僻、经济条件不够发达的地区,而经济社会发展直 接影响了红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由于受到种种条件的制约,相当多的地方还难以投入较多的资金到保护 红色资源、遗址旧居保护等领域。特别在地处偏僻的山区,交通欠发达、经济发展能力不强,没有富余的资金 投向红色资源的开发及利用当中。因受到一定原因的影响,许多红色资源遗址、纪念地等年久失修,加上有 些地方对红色资源的保护意识不强。甚至导致民间相当数量的红色文物遭受到自然或人为破坏,还有些地 方在开发过程中注重人造景点的建设,未遵循红色资源保护的规则,破坏了红色历史遗迹,从而影响红色资 源的整体风貌。由此可见,红色资源面临着资金投入短缺以及如何保护利用等众多难题。 (二)对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重视不够 教育强则国家强。充分开发利用红色资源对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不言而喻。多年以来,有 些地方一味追求经济利润.或片面强调人文资源和生态资源的重要性,而对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重视不够, 对红色资源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运用重视不够,对革命历史文化的了解不深人。尽管近年来在 逐步改变上述观念,并付诸于行动。江西省近年来重点建设了一些纪念馆所,l:L ̄n: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 馆,以及对寻乌调查纪念馆展陈改造提升,充实了教育内容,创新了陈展形式,开展网上数字展馆建设。但 是,与时代发展的要求仍有一定的距离。这就要求今后必须加大这方面的力度,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使红色 资源的开挖利用不滞后于时代发展的步伐。 (三)对红色资源的整合力度不够 红色资源的保护、开发离不开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也离不开各相关职能部门的通力协作。有些地区对 红色基因的开发和利用仅仅囿于简单的复制或者零打碎敲,还没有在政府的引导下或主导下建立健全开发 038 体制机制,故而使得红色景区由党史部门、文化广电部门、民政部门、旅游部门以及社会群团组织等诸多单 位或部门进行分条块分割,不能真正意义上整合红色基因资源;由于管理体制没有理顺或缺乏整合开发理 念和全局统筹意识,使得各部门之间出现互相推诿或者互相争利等情况。此外,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 国各地区间红色资源内在的开发关系被割裂,使得红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难以充分发挥其整体效应。这在 无形之中就导致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红色资源的育人功效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三、革命纪念馆利用红色资源开展社会教育的途径 *同志曾说:“搞历史博物展览。为的是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启迪后人。要在展览的同时高度重视修史 修志,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 梦的信心和决心。”①合理开发利用红色资源开展社会教育,它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事业,是一项系 统的工程。这就决定了大家应遵循系统化、整合化的开发利用原则,从而实现预期的开发利用目标。 (一)加大对红色资源的资金投入使用,为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坚实的物资基础 在了解红色基因开发利用的基础上,革命纪念馆,应充分认识到红色资源在大力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进而不断拓宽资金投入渠道,进一步处理好红色 资源开发过程中的资金缺乏问题,确保资金有效地投入到红色项目的开发利用中,加大对红色1日址遗址、红 色景区或纪念馆馆所的修缮和利用的力度,加强对传承困难或濒临消失的文物、史料进行抢救性保护,深化 对重要党史人物、重大革命事件以及其他的研究。实际上,红色资源开发利用与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两者 是相辅相成的。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市场功能,引导鼓励社会资本,择优参与红色资源的建设,较好地 解决建设需求较大与经费保障不足的矛盾,提升了红色资源的保护率、利用率.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应。 (二)增强红色资源的推介力度,发挥其在纪念馆的育人功能 多出举措,全方位多角度整合馆内外资源,充分挖掘利用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积极传播中华民族优秀 文化,大力弘扬正能量,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使之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 重要阵地。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大力弘扬革命传统,针对不同的群体,根据场馆特色,因人施教,因地制宜,灵 活开展切合实际的教育活动。要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各种纪念日,组织人员特别是党员干部和青少年到革命 纪念地开展灵活多样、有效管用的教育活动,大力弘扬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八一精神等中国共产党的宝 贵精神财富。以八一馆为例,立足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实际,突出“八一”特色,开设“道德大讲堂”、 举办业务比赛;在省内外开展“革命精神代代传”、“红色基因薪火传承’’、“学八一颂八一”等主题鲜明的活 动,通过互动式的教育活动和生动有趣的传播方式,让中国革命历史和“红色精神”被更多人认同。开展多形 式的廉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围绕当前正在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以弘扬“八一精 神”为主题的各类活动,进行走动、互动、课堂式的教学。让红色历史以体验的方式传送给受众,把红色资源 立足予爱国主义教育和文艺作品之中。打破时空界限,引进推出高质量临展。配合时事热点,先后引进了《井 冈山精神》、《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人廉政图片展》、《不屈的抗争》、《八路军总部在太行》、《伟大贡献——中 国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黄埔军校与抗日战争》、《永远的榜样——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生平业绩展》等 主题展览;同时将《从南昌起义走出的共和国将帅展》、《伟大的开端——南昌起义》、《八一军旗红——纪念建军 ①*2014年2月25日在北京市考察工作时的讲话。http://theory.people.tom.cn/n/2014/0303 039 90周年南昌起义纪实展》展览送至平津战役纪念馆、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等。红色 文化资源是红色文化产业的一部分。为此应开发“八一”特色文化产品,为受众提供更多喜闻乐见的“精神钙 片”,更好地诠释红色资源文化内涵,达到有氛围、有基地、有内容、有感染、有实效的全面的育人格局。 (三)以馆j|【文物为裁体,多措并举,让文物述说历史 文物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灿烂文明的历史见证。在一定意义上说,文物传承着历史文化,是维系民族 精神的纽带,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根脉,是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革 命文物是革命文化的历史见证和物质载体,展现了党和人民不懈奋斗的壮丽篇章。是中国革命的先驱前辈 留给我们后人的珍贵遗产。每一件展品背后,都有一段浓浓深情;每一处旧址背后,都有一个难忘的故事。而 每一次的感动背后,都是一种心灵的净化和精神的洗礼。*同志曾说,“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要 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在传承 祖先的成就和光荣、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的同时,谨记历史的挫折和教训,以少走弯路、更好前进。”④ 以八一馆为例,在庆祝建军九十周年的陈展提升中,展览特别注重让文物说话,总计展出400余件文 物,其中新增加的文物达到150多件,第一次与观众见面的就有:周恩来佩戴过的手表、南昌起义时贺龙使 用过茶具、瓷皮灯等。这些文物的“亮相”,真正让观众能亲身感受那段不同寻常的历史,让观众与文物“对 话”、让历史与现实“对话”,让现实告诉未来。八一馆还不断加强对文物的展示和保护,从文物的使用功能、 形状、工艺特点、文化内涵出发量身定做展柜、展台、展具,把文物、图片、文字、景观有机组合成一个历史空 间,使文物陈列出表情、思想和文化,把展示信息鲜明完整地展示给观众,充分发挥文物在纪念馆陈列中的 原始感染力。在社教方面,讲解员走出八一馆,开展精品藏品进课堂,将珍贵文物的复制件——“青花釉里红 葡萄纹茶杯”带进校园.这是当年贺龙同志参加南昌起义时随身携带的心爱之物。通过多媒体课件和文物展 示相结合等方式。生动形象地讲述了南昌起义的历史以及贺龙元帅忠于信仰、一心跟党走的故事。文物展品 近距离展示,在他们的小手上触摸、传递。同学们在流动的纪念馆里,在寓教于乐中分享红色革命历史,感悟 先辈情怀。为了打破地域界限,方便受众的学习和交流,出版书籍《八一记忆——文物背后的故事》,用浅显 易懂的文字,讲述文物背后的生动故事,记录的近80件馆藏珍贵文物中,有“南昌起义时周恩来随身携带的 毛毯”、“贺龙的党员登记表”、“南浔铁路工会会员证章”等,还有“南昌起义时慰劳起义军的捐款收条与回 信”、“叶剑英使用过的1926年南昌市全图”等国家一级文物,宣传展示南昌起义的光辉历史,追忆革命先烈 的丰功伟绩,让读者在轻松愉快地阅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四)树立品牌意识,扩大红色资源整合力度,搭建开发利用红色资源的平台 进一步发挥纪念馆红色资源开发。与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党史办、史志办、社科联等建立长期合作机 制,以点带面,合理设置红色资源、红色基因研究的课题项目,加强学术研究,为开发利用红色资源创造良好 条件。增强丌发利用红色资源的责任感使命感,一如既往发挥好纪念馆讲解员的作用,在社会教育中提升。 以八一馆为例,注重把红色资源融人文艺作品创作表演当中,先后推出了红色舞蹈——《第一批女兵》、《八 一军旗红》等文艺力作,用人民军队的优良革命传统给人们以情感熏陶、思想感悟、情操培育和价值引领,从 而增强人们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加强专业力量的配备和能力提升,加强对民间研究力量 的支持和引导,整合各方面力量。总之,加强对党史军史的理论研究,创作一批优秀红色文化精品,比如:出 版《军旗升起的地方》、《南昌起义人物研究》、《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建设风云录》等一系列书籍,推出了《八 ①*2015年2月15日在陕西省西安市调研时的讲话。http://art.c,ssn.cn/ysx/ysx ysqs/20t7—2—8 O40 一论坛》、《八一枪声》等较高水准的理论研究成果;提升革命纪念馆同文物部门、党史部门、科研机构等的研 究能力,形成研究优势,规划研究课题,加强对八一精神等的研究概括和内涵提炼。 进一步发掘重大先进典型,发挥先进典型的激励引领作用。在纪念馆开展社会教育当中.为了传承红色 基因,要着力开展对革命历史人物、行业英雄模范、先进典型的宣传学习,要善于发掘推出龚全珍、邱娥国等 一批全国先进典型,使党员干部和群众学有榜样;注重贴地气,发掘身边好人好事,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 边事育身边人,启发引导人们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积极传承红色基因。自觉把这一优势与改革发展事 业结合起来,与国家前途命运结合起来,与人民群众最根本的礼仪结合起来,大力运用红色资源来培育弘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党和人民军队的宝贵精神财富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价值。 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纪念馆社会教育中的优势,利用新媒体,特别是微博、微信等各类网络新媒体形式. 弘扬爱国主义旋律,创新红色资源学习载体,实现教育方式的延展创新,建立微课、红色曲目、红色动漫、红 色故事以及红色景点等红色资源系统,唱响时代主旋律,使之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网上教学实践基地。以八 一馆为例,建设八一馆网站、八一党建公众微信号,把挖掘到的红色文化资源中最深刻、最具时代气息和最 能产生共鸣效应的红色经典传播出来,让人们深刻地认识社会、自然地得到情感的陶冶,愉悦地接受教育。 *总书记教导说,“我们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我们永远怀念他们、牢记他们,传承好他们 的红色基因”①。传承好红色基因,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开发利用红色资源。但是,开发利用红色资源决不 能停留仅限于书本上、只停留在El头中,更重要的是,要积极融人到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中,使之内化 于心外化于行,真正焕发出时代的无穷魅力和巨大威力。只有这样,我们才无愧于历史,无愧于先辈,无愧于 人民,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这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追 求、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尹俐) Reflections on the Use of the Red Resources in ReV0luti0nary Museums to Carry Out Social Education (Nanehang Uprising Museum,Nanehang 330009,P.R.China) Zhu Xiaoke Abstract:the red resources formed in the struggle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v are precious education resources.As a social education institution.the revolutionary memorial hall plays the role of the patriotic education base.It iS the main tl1eme and soul of the revolutionary memorial hall to educate the people.especially the Party cadres and the young people.We will further explore and utilize the red resources to carry out continuous spiirtual nourishment for the spiritual home building of the cadres.We should increase the investment in red resources and provide a solid material bas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red resources.We should enhance the promotion of red resources。give fu11 play to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hte museum,take the collection of cultural relics as the earrier。and take multiple measures to tell the history of cultural relics.We should establish brand awareness,expand the integration of red resources,and build a platform to exploit red resources.We should have strong cultural self—confidence,enhance the cohes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meet people"s spiritual and cuhural pursuit,and promote the communication of civilization in order to condense positive energy in hte achievement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u of the Chinese nation. Key words:revolutionary memorial hall;red resources;social education;socialist core values;the Chinese dream ①*2016年春节前夕赴江西看望干部群众时的讲话。http://www.xinhuanet.eomJfortune/2016-02/03 04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