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越剧

关于越剧

来源:乌哈旅游


最是那深情一瞥

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喜欢戏剧的,但我总觉得时不时听上几曲则别有一番风味。不同于流行歌曲,不同于摇滚爵士,也不同于欧美金曲,那是中国所特有的,是被世界所认可的。当年,梅兰芳站在美国华丽的舞台上,那种绝代风姿应和着哀婉的嗓音,征服了在场的所有听众。那雷鸣般的掌声就连当时在场的中国人也感到吃惊,可见中国戏曲的博大精深!

你听,戏曲有悠悠的腔调,如一支古典的墨梅,芬芳而坚挺;有绰约的姿容,如蓝衣架下飘飞的倩影,柔美而坚决;有古朴的情怀,如沼泽地上缠绕着的风信子,密实而华贵。听来如隔畔的音响,看来又深情款款,只有用心去感受,用心去体会其中的真味,才能感受到它浓郁的情怀。

想来我钟情于它还是因为感动于浙江小百花的一个剧目《藏书之家》 。动情的唱出了在明末清初那个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时代,藏书楼“天一阁”几代人历尽艰辛藏书守书的故事。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说道:“天一阁不只是一个藏书楼,它实际上已成为一种极端艰难又极端悲怆的文化奇迹。”

《藏书之家》从舞台布景到人物服装、唱腔上都给人一种新鲜感,既与传统戏剧有很大的不同又突破了“才子佳人”的模式,更重要的是它再现了“一个古老民族对文化的渴求是何等的悲怆神圣”。戏剧一开始便响起了“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宝籍拥万卷,高阁束经典、、、、、”以两个小角色的叙述将故事展开。看着看着,人便陷进去了,有感于天一阁主范容,姨娘侍书夫人和为看书嫁入范家的才女花如笺对书的痴迷与执着。范家在经济难以为继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守书之志,他们卖掉良田,首饰,甚至抄书以藏。还有“三跪求书”,那重重的一跪是怎样的悲怆啊?

只有越剧那特有的腔调才能如此让人沉醉,才能将文化的责任感结合历史的厚重感展现在我们面前,不是流行乐的轻佻,不是摇滚的喧闹,至于欧美曲压根就不能表达这种精神。我们中国的戏曲是足以让人心灵受到涤荡的,藏书人为保住文化经典所付出的沉重代价让我们痛心于现代人对书的态度:有谁会为了区区几本“纸片”而倾家荡产?在“疯狂英语”的今天,我们把祖国传统文化置于何地?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撕书扔书,把书不屑一顾时;当你觉得语文不值一提时,请静下心来想想:我们伟大文化的保存是多么的艰辛不易啊!是多少人流血流汗才得来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