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 2014年第4期(总第1 13期)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 教育队伍研究浅析 李彦晶 (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绵阳621010) 摘要: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地遇到 了新的问题,这些都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困难,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如何在高校开展好基于 网络环境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而作为实施高校网络思 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更是重中之重。然而,从当今队伍建设方 面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尚未形成有激情、有能力、稳定性好的工作队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 教育工作队伍作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要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及综合技 能。当前虽然有的高校也已初步形成专兼结合的队伍模式,但这个队伍的组成人员却仍很难完成 多层次、多方面的工作任务,亟需加强这一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概念 二、工作队伍整体素质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专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 数量不足 针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概念, 目前尚未有明确的界定,现有研究也主要是从 队伍构成或队伍作用方面进行定义。从队伍的 针对现今高校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不 构成看,以胡树祥等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包括所 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两课教师、网络技 术人员、政工干部以及心理辅导者等,体现了全 员育人的概念。从队伍的作用看,李建东等认 为作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承担、发动及 实施主体,是完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力 量。综合现有的研究,在此认为,高校网络思想 政治教育队伍就是指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思 想政治教育的所有教育者,高校网络思想政治 教育队伍资源就是指可以被吸纳的所有人力资 足,加之当前高校的扩招,学生的增多已经使许多专 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任务逐渐增大,面临传统 领域的思想政治工作,尚会力不从心,工作难以覆盖 全校。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面临网络的千变万化 更难以深入、细致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网下的工作 尚难以完成,网上工作更是力不从心,所以如何加大 专职教师对这一工作的投入力度,如何使传统思想 政治教育工作者实行并适应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转 变都是当务之急。 (二)高校教师利用网络对学生产生影响的效 果不强 源,包括专职与兼职教师,也包括参与这项工作 的学生 网络时代,大众的生活已经逐渐被网络化,学 基金项目:教育部2009年人文社科一般项目(项目编号:09XJA710002);四川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12— 2013年度科研课题(项目编号:SZ2012089);2013年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3GJZX03)。 52 习、工作、生活都与网络产生了联系,而大学生作为 时代的追求者,更是对新事物、新科技有着更快的体 验,网络化的生活、学习方式已经成为了大学生的标 志,面对这一情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一定要利用 网络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在进行的调查问卷中发 现,只有很少一部分教师的网络活动对学生产生了 影响,而有的从未发生过影响,在调查中:请问您上 网与哪些人接触较多?选择老师的仅占5.9%,而 在您认为哪些人的网络行为对您的影响最大?选择 老师的也仅占7.3%。从现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 作队伍来看,有一部分老教师由于生活经历和自身 精力的原因,没有或很少进行网络活动,这就使得他 们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无法在网络平台上得到 运用,不利于他们对学生进行教育活动,阻碍了他们 自身能力的发挥。年轻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网 络接触较多,也能熟练地使用网络工具,对网络活动 认识颇深,但却缺乏工作活力和创造力,也由于时 间、精力等原因很难全身心投人到网络思想政治教 育工作中。如对于是否经常关注您的老师的QQ空 间或微博?选择经常关注的为15.7%,有时间就关 注的为9.8%,而基本没有的是44.2%,可以看出学 生对于老师的网络平台还是有一定的关注,青年教 师应挖掘这一阵地,建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 平台和途径。 (三)部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者知识结构 不够合理 由于网络的出现与普及有一定的历史性,对于 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时代的局限性影响 了他们对于网络技术的掌握,所以就导致了以下一 种情况,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同时可能缺乏对 网络技术的运用,而有的年轻教师可能拥有熟练运 用网络的能力,却缺乏心理健康、成才教育等方面的 了解。面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与复杂,缺乏 综合型人才就影响到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 理、负责人员的选拔,不利于有效系统地开展高校网 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仍然 面对不小的困难,人力资源的缺乏已经阻碍了工作 的开展。 (四)学生队伍缺乏 目前,学生队伍包括网络信息处理、网站论坛等 都有学生管理人员,这些学生工作热情大,对网络的 积极性较高,也能够更为近距离地了解大学生的网 上思想、行为动态,善于发现一些潜在状况,这无疑 会对专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工作开展提供极大的 助力。但是由于这一部分学生只占很少的一部分, 并在工作中较为被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更 好地发挥人才优势。 (五)互动性不够强 高校网站已经成为高校的窗口,但大部分高校 网站仍以公告、学习文件等为主,与学生的互动式交 流较少,如在调查中,学校网站是否有互动活动, 22.1%的学生认为有,31.3%的学生认为没有,还有 46.6%的人不清楚,而高校网站互动力度及内容都 较少。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加大 与学生的互动力度才能从根本上加大校园网站的互 动性,增强网站的吸引力。 三、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 设对策 (一)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1.加大青年教师与老教师的交流 长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老教师经验丰 富,理论知识扎实,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也 有细致深入的把握,这些运用于实际工作中都能起 到很好的效果,但是老教师往往掌握的电脑知识较 少,运用网络平台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加强新老教师 的交流,使得老教师的宝贵经验得以继续传承,并且 可以经由年轻教师将之扩展至网络领域,这样就取 得了相对较好的效果。 2.加强辅导员队伍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的力度 现今高校的辅导员从年龄层面上看都比较年 轻,对网络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使用网络的频率 也较高,加之其作为在一线工作的老师,与学生的接 触较多,能够更加贴近学生的思想,再者作为思想政 治辅导员,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也是本职所在, 加大辅导员运用网络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力 度,将之常态化,机制化已经是现代高校进行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 (二)重视学生队伍的选拔和培养 1.加大学生舆论引导员队伍的选拔 学生作为舆论的参与者,深入到学生中去进行 舆论引导将会产生积极的效果,由于学生熟悉网络 并善于运用各种新平台,更善于发现一些潜在状况, 53 选拔一部分学生纳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中,这无疑会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开展提供 极大的助力。同时,培养学生意见领袖也是大势所 趋,学生意见领袖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这是对教师引导的一个有力补充,但在这一过程中, 要注重对舆论引导员的政治高度及社会责任感的培 养,教师更是要做好把关人的角色。 2.加大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参与力度 这一点在学院的管理中尤为重要,相比教师而 言,学生干部及学生党员和学生经常在一起,他们之 间更容易交流和沟通,教师也能够通过向学生干部 及党员了解学生的情况以便掌握其思想动态。这样 不仅能使学生党员、干部发挥其先进性,起到模范带 头作用,又能使其将网上对学生的了解及网下要开 展的管理及活动相结合,全面地了解、关心学生,更 能及时地获取学生的状态,为教师工作的开展起到 积极的辅助作用。 (三)对教师及学生队伍进行有效整合 1.队伍结构的整合 从学校、学院层面进行全面的整合,高校网络思 想政治教育,不论是学校的网站、论坛,还是微博、微 信等,都应该将教师与学生的力量充分融合,网络时 代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探索工作的新方法,网络的 日新月异,学生的独立个性,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等 都要求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参与,只有这样才能更贴 合学生的要求,才能更融入学生的生活,才能更好地 对学生产生影响,达到引导教育的目的。因此,要大 力培养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师生队伍,进行有效 的整合,将教师的引领、学生的热情、创造力结合起 来,保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提高高校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及实效性,有利于长期有 效地开展这一工作。 2.信息的整合 教师及学生要注重信息的交流及整合,保障信 息来源畅通、及时、准确,并对信息进行筛选、整合, 及时归纳,学生队伍应发挥其网络优势及对各种新 兴网络应用的熟练运用,快速发现重要的及需要关 注的信息,教师也要及时掌握已经搜集到的信息,运 54 用较为正确的、专业的途径来进行危机的化解,这样 才能及时应对突发事件,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并在 这一过程中对学生队伍进行影响,加强他们的监管 引导能力,最终形成高效运作的队伍体系。 (四)加强主客体互动的教育队伍 1.加大高校门户网站的互动队伍 高校门户网站作为学校的窗口,不仅是在校学 生获得信息的重要渠道,更是大众对高校进行了解 的重要渠道,而现阶段门户网站的互动性不强不仅 导致了学生获取信息的不便利,更是不利于大众对 于学校的了解,长此以往,对学校及学生的发展都是 不利的,加大这一队伍的投入,拉动互动力度,使得 学生及大众能够快速获取信息,这是网络时代对高 校的基本要求。 2.加大高校舆论的互动队伍 现代网络的超时空性拓展了大学生交流的时间 和空间,而论坛、微博等平台更是言论集结地,学生 可以实现其与学生及教师的交流,加之网络的自由、 平等性,使得学生更加能够在这些平台中畅所欲言, 这些平台已经逐渐成为大学生发布心声的地方,激 发他们的活力,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言论都是积极向 上的,有一些极端的言论,甚至是错误的价值观念都 在此蔓延,针对这一情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 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以免更多的学生受到不良影 响,所以,加大舆论互动队伍,加强对大学生的正确 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 宋元林.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导论[M].长 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2]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上海:复旦 大学出版社,2000. [3] 刘梅.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方式——论网络思想政治 教育建设[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2):103—106. [4] 杨直凡,胡树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构建与创 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7):35—39. [5] 李建东,彭宗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研 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17):6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