箍筋的肢数的暗示方法和计算
(一)箍筋的类型
箍筋的肢数是看梁、柱同一截面内涵高度方向箍筋的根
数.
采取单肢箍即可,近似于一个S钩.
像一般的单个封闭箍筋,在高度方向就有两根钢筋,属
于双肢箍.
再如,截面宽较大的同一截面采取两个封闭箍并相互错
开
高度方向就有四根钢筋,属于四肢箍.
拜见下图
肢数是指在截面宽高方向,钢筋的根数,一般柱用 几
*几 形式 梁箍筋直接写几肢箍
(二)箍筋的肢数的暗示方法和计算
箍筋的肢数是看梁同一截面内涵高度方向箍筋的根数.小截面梁因宽度较小,相应发生的梁内剪力较小,采取单肢箍即
可,近似于一个S钩.像一般的单个封闭箍筋,在高度方向就有两根钢筋,属于双肢箍.再如,截面宽较大的同一截面采取两个封闭箍并相互错开高度箍筋的肢数是看梁同一截面内涵高度方向箍筋的根数.小截面梁因宽度较小,相应发生的梁内剪力较小,采取单肢箍即可,近似于一个S钩.像一般的单个封闭箍筋,在高度方向就有两根钢筋,属于双肢箍.再如,截面宽较大的同一截面采取两个封闭箍并相互错开高度方向就有四根钢筋,属于四肢箍.以此类推.各类钢筋的暗示方法1.梁箍筋梁箍筋包含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箍筋加密区与蜚加密区的分歧间距及肢数需用斜线\"/\"分隔;当梁箍筋为同一种间距及肢数时,则不需用斜线;当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箍筋肢数相同时,则将肢数注写一次;箍筋肢数应写在括号内.例:
A10-100/200(4),暗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10,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均为四肢箍.
A8-100(4)/150(2),暗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8,加密区间距为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为150,两肢箍.需要注意的是此处暗示间距不是用\"@\",而是用\"-\".当抗震布局中的非框架梁及非抗震布局中的各类梁采取分歧的箍筋间距及肢数时,也用斜线\"/\"将其分隔开来.注写时,先注写梁支座端部的箍筋(包含箍筋的箍数、钢筋级别、直径、间距及肢数),在斜线后注写梁跨中部分的箍筋间距及肢数.
例:13A10-150/200(4),暗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10;梁的两头各有13个四肢箍,间距为150;梁跨中部分,间距为200,四肢箍.
18A12-120(4)/200(2),暗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12;梁的两头各有18个四肢箍,间距为120;梁跨中部分,间距为200,两肢箍.2.梁上部贯通筋或架立筋梁上部贯通筋或架立筋根数,应根据布局受力要求及箍筋肢数等构造要求而定.注写时,须将架立筋写入括号内.例:2B22用于双肢箍;2B22+(4A12)用于六肢箍,其中2B22为贯通筋,4A12为架立筋.当梁的上部和下部纵筋均为贯通筋,且各跨配筋相同时,此项可加注下部纵筋的配筋值,用分号\";\"将上部与下部纵筋的配筋值分隔开来.例:3B22;3B20暗示梁的上部配置3B22的贯通筋,梁的下部配置3B20的贯通筋.3.梁支座上部纵筋当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例:梁支座上部纵筋注写为6B25 4/2,暗示上一排纵筋为4B25,下一排纵筋为2B25.注意:上述暗示中\"25\"与\"4/2\"之间有一个空格,这个空格不成忽略,否则将出现错误.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注写时角筋写在前面.例:梁支座上部有四根纵筋,2B25放在角部,2B22放在中部,在梁支座上部应注写为2B25+2B22.当梁中间支座双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另外一边省去不注.4.梁下部纵筋
当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例:梁下部纵筋注写为6B25 2/4,则暗示上一排纵筋为2B25,下一排纵筋为4B25,全部伸入支座.注意:上述暗示中\"25\"与\"2/4\"之间有一个空格,这个空格不成忽略,否则将出现错误.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注写时角筋写在前面.当梁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将梁下部纵筋减少的数量写在括号内.例:梁下部纵筋注写为6B25 2(-2)/4,则暗示上排纵筋为2B25,且不伸入;.一排纵筋为4B25,全部伸入支座.梁下部纵筋注写为2B25+3B22(-2)/5B25,则暗示上排纵筋为2B25和3B22,其中2B22不伸入支座;下一排纵筋为5B25,全部伸入支座.5.正面纵向构造钢筋或正面抗扭纵筋当梁某跨正面布有抗扭纵筋时,须在该跨的适当位置标注抗扭纵筋的总配筋值,并在其前面加\"*\"号.例:在梁下部纵筋处另注写有*6B18时,则暗示该跨梁两侧各有3B18的抗扭纵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