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认真对待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认真对待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来源:乌哈旅游
www.czsx.com.cn

认真对待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沿沟中学联合校 李双平

学生在学习过程肯定会出现的错误,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对待呢?我在以前的教学中,看到学生的错误就很着急,想着马上要学生改正,以后不准在犯同样的错误,而不管学生是如何犯了这些错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都当过学生想想我们过去难道就没一点错误么?那是不可能的。我们要和学生一起去思考、一起去学习,真正发现错误的原因在哪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使的学生对探索正确答案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我们教师要善于变“问题”为宝,正确对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错误,并合理利用这些 “错误”资源。当我们把这些“错误”都解决的时候,我们的学习自然会更上一层了。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通过几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当学生时代的一些体验,有一些点点滴滴。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一些错误,而我在以前的教学中,生怕哪一点没有讲清,生怕学生这也不会那也不会,生怕学生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所以有时候讲课越来越细,分析得面面俱到,追求知识的“全面发展”。其实,作为数学教师,不应该怕学生出错,应该鼓励学生自己去思考,分析问题,允许学生出错。教师的目的就是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的错误而后引导学生思考错误的原因,搞清楚到底是哪里出现漏洞。有时出错可能有利于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数学教师要善于变“问题”为宝,正确对待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合理利用这些 “问题”资源。

首先,数学教师要在思想上正确认识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数学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构建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过程,是一个再创造过程,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动起来。如果这个阶段学生能够在其中寻找到解决问题的乐趣,那么他们就会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主动解答问题。这个过程应该是富有个性、体现多样化学习需求的过程。

以前,我在教学中经常追求知识的全面化以及一步到位,把学生在学习某个数学知识点时可能出现的错误一一给予分析,提醒学生注意,可是最后学生还要犯同样的错误,有的学生即使强调几次也依然会犯。其实,这样往往会扼杀学生好奇、创新的天性,一些在这个年龄阶段所应具有的生动活泼的思想被淹没在教师的讲解之中,以致于学生不能真正从事思维活动,表达自己的见解,只是在模仿和记忆。在他们的思维中,没有真正的自己去发现错误,只是被动的来接受老师的思维。

教师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应给他们留有充分的思维空间,要体现知识发展的阶段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考虑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天才的出现是因为他自主的在思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再理解”活动才能纳入其知识结构中,才可能成为自己的知识。数学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己去动脑,去分析学习数学知识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其次,数学教师要善待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努力让让学生自己去正确认识错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

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要耐心细致,不能一遇到错误就一味批评责怪,然后详细讲解到位,看似得心应手、面面俱到、顺顺当当,教师也认真负责,其实往往效果并不好,同样的错误有时还会屡屡出现,以致于经常听到有些教师说,这个问题讲了好多遍了,怎么考试还是出错,真没有办法。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问题或错误时,数学教师不要仅仅给学生一个结果或解决问题的一个模式,而应该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掌握

- 1 -

www.czsx.com.cn

必要的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才能使学生体会数学的真谛,懂得数学的价值,感悟比什么都重要。

对于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要积极对待,让学生对错误有正确的认识,让学生知道错误只是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一个过程,一个小插曲,不能让学生造成畏惧心理,从而课上不敢回答问题,生怕出错,遇到问题不敢去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丧失学习的自信心。作为数学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并寻求正确的结论或较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促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和更多的成就感。

如某数学教师在教学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边角边”时,对于学生可能出现“边边角”错误,新课时并没有提出注意,而在练习和作业中,部分学生出现了这样的错误,教师没有批评,也没有直接讲解错在哪里,仅仅在出现错误的下一课提出了问题:可以利用“边边角”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吗?试着画一个△EFD,使EF=10,FD=8,∠B=200,学生们相互比较一下,画出的三角形是否全等?说明什么问题?学生经过亲自动手画图,相互比较、交流,然后总结很快可以发现正确的结论。然后教师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现在知道:只有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你如何处理和安排这三个条件,使这两个三角形全等?请你设计出几个方案出来。”学生在画图、分析、讨论的基础上对于“边边角”的错误有了更深刻的印象,我在后来的教学中没有哪个同学再用“边边角”来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了。这就是现在新课标的魅力所在。

另外,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认识错误,不能因错误而丧失信心,也不能让错误成为自己的包袱,要从错误中吸取知识、经验,学好数学。教师要牢牢抓住这个重要的环节,因为问题正是学生掌握的薄弱之处,所以教师也要让学生认识这一点。对于新概念、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认识它,战胜这些错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在作业本上、在试卷上出现的错误,一定要认真总结,做好错题集工作,认真整理、分析,定期写学习数学的心得,总结学习方法,让学生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数学的方法来。让学生自己学,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这是学习的最大魅力所在。

当然,善待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并不是鼓励学生出错,对于学生在计算、解题时审题不清、考虑问题不全面等由于知识理解不全面而造成的错误,要严格要求学生。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解题的正确率,避免出现“一瓶不满,半瓶多余”的现象。

总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正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立足于学生,和学生一起去思考、一起去学习,真正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人翁”态度,让学生主动进行观察、思考、猜测、解答、论证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更好地使学生对数学充满学习兴趣,来把我们所传授的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

- 2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