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公需《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考核98分
1.单选题【本题型共25道题】
1.()是指根据情报信息和事件预测结果,用书面文字形式制作的、用以处置未来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应采取的工作计划和行动方案。
A.处置预案 B.处置文案 C.处置立案 D.处置方案
2.强制原则实行的关键有赖于政府决策机关享有高度的()和权威,否则便难以贯彻落实。
A.集权性 B.合法性 C.强制性 D.透明性
3.突发事件和紧急状态更加强调的是事件的()是突如其来的,事先难以预料需要紧急处置的。
A.发生方式 B.发展趋势 C.引导方式 D.影响方式
4.依法行政就是()依法行使行政权力。
A.政府 B.行政机关
1 / 12
泰州市公需《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考核98分
C.管理者 D.公民
5.与高效的危机管理相比,传统的危机管理着重强调对危机反应的管理,而不重视危机的()。
A.预测预警 B.防止防范 C.前因后果 D.公关处理
6.()是指贸易全球化、全球生产重组以及资本流动的全球化所引发的各种经济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的衍生与传播。
A.金融危机全球化 B.次贷危机全球化 C.货币危机全球化 D.经济危机全球化
7.重大动物疫情属于危机事件中的()。
A.事故灾难
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C.突发社会安全事件 D.经济危机
8.国家突发事件管理体系在纵向关系上体现了上下级政府之间的()程度。
A.管理 B.附属
2 / 12
泰州市公需《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考核98分
C.集中和分散 D.集权和分权
9.()是通过有组织的活动,以保护和增进人群健康的科学和技术。
A.公共医学 B.群众卫生 C.公共卫生 D.群体卫生
10.集中统一的指挥体制,要求以一定的()为单位,凡在此地域范围内发生的危机事件都应该由当地政府统一管理。
A.地域区域 B.经济区域 C.特殊区域 D.行政区域
11.()是金融法制建设的前提。
A.金融立法 B.金融执法 C.金融司法 D.金融法案
12.()是全过程、全方位地来描述那些突发的有可能产生较大破坏损失的事件。
A.突发事件 B.危机
3 / 12
泰州市公需《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考核98分
C.紧急状态 D.灾害和灾难
13.()是指对即将发生或刚刚发生的危机事件所造成的影响或损失进行的评估活动,其作用在于解释“危机事件可能造成的损失是什么”。
A.危机风险评估 B.危机水平评估 C.危机影响评估 D.危机管理评估。
1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往往同时波及多人甚至整个工作或生活的群体,这体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
A.复杂性 B.公共性 C.危害性 D.突发性
15.政治过程中的()指的是将相同的利益需求集中起来,或把不同的利益需求协调起来。
A.利益表达 B.利益综合 C.政策制定 D.政策执行
16.信息情报工作是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从某种意义讲,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过程就是()的过程
A.信息识别
4 / 12
泰州市公需《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考核98分
B.信息生产 C.信息转换 D.信息接收
17.突发事件中的资源配置与管理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使()得到有效配置,即人尽其才、财尽其利。
A.有效的资源 B.可用资源 C.已开发资源 D.稀缺的资源
18.除了有组织的活动外,国际恐怖主义还出现了众多的个体行为,其中最突出的就是().
A.极端仇恨者 B.民族主义者 C.种族主义者 D.宗教狂热分子
19.突发事件的一致性是指在危机中的()具有相同的要求。
A.公众 B.受害对象 C.管理者 D.利益主体
20.事件的开端无法用常规性规则进行判断,而且其后的衍生和可能涉及的影响也没有经验性知识可供指导,这体现了突发事件的()。
A.突发性和紧急性
5 / 12
泰州市公需《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考核98分
B.高度不确定性 C.影响的社会性 D.决策的非程序化
21.国家是在采用一定的()的前提下进行社会管理的.
A.阶级领导形式 B.社会公众参与体系 C.政治经济发展模式 D.政权组织形式
22.()是突发事件的第一道防线。
A.危机防范 B.危机杜绝 C.危机识别 D.危机预警
23.应对危机的手段有许多,其中,()是最基本最主要的手段。
A.政治手段 B.行政手段 C.法律手段 D.军事手段
24.在国家危机管理机构的参与主体建设上,要把体制建设与()构建结合起来,形成新颖的公私合作关系。
A.法律法规
6 / 12
泰州市公需《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考核98分
B.网络平台 C.社会系统 D.职能部门
25.()是指短期内对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影响的重大事件.
A.突发公共安全事件 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C.突发卫生事件 D.突发卫生危机
2.多选题【本题型共10道题】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特点主要有()。
A.公益性 B.强制性 C.复杂性 D.紧迫性
2.具体来说,依法行政大致包括()等原则。
A.依据法律 B.法律优先 C.法律保留 D.职权法定
3.自然灾害的()决定了单靠某一种管理措施是难以解决日益严重的自然灾害问题的。
7 / 12
泰州市公需《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考核98分
A.群发性 B.频发性 C.多样性 D.不可预知性
4.《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A.权利救济原则 B.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C.比例原则 D.不得克减原则
5.灾害是对所有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失或资源破坏的()的总称.
A.自然现象 B.人为现象 C.社会现象 D.生产现象
6.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分类按照事件的危害程度来划分,可分为().
A.一般事件 B.较严重事件 C.较重大事件 D.重大事件
7.从我国目前的突发事件实践看,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不计成本”倾向,解决这种现象的途径有()。
8 / 12
泰州市公需《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考核98分
A.政府掌握 B.内部控制 C.第三方评估 D.社会和舆论监督
8.突发事件法制有着许多不同的特点,在内容和对象上的具有()。
A.临时性 B.预备性 C.广泛性 D.综合性
9.危机决策机制主要由()这两个方面构成。
A.危机决策预警 B.危机决策主体 C.危机决策制度 D.危机决策实行
10.从危机发生过程来看,突发事件管理体系包括()等阶段.
A.预警
B.准备识别、隔离、管理危机 C.善后处理 D.设立法律法规
3.判断题【本题型共15道题】
9 / 12
泰州市公需《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考核98分
1.防止传染病这样公共卫生工作成果是一种公共物品,公共物品的特点是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
Y.对 N.错
2.如果紧急应急措施的实施违法造成相对人合法权益损害的,受害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请求国家赔偿。
Y.对 N.错
3.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和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财产权,依据国家赔偿法不需予以赔偿。
Y.对 N.错
4.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它无时不发生,无处不发生。
Y.对 N.错
5.银行的呆坏账率上升并只限于少数银行,是个别现象,不适用于绝大多数银行。
Y.对 N.错
6.国际合作是惩治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最有效的途径。
Y.对 N.错
7.危机事件进入相持阶段即缓解期时,已经不可能向坏的方向继续发展了。
10 / 12
泰州市公需《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考核98分
Y.对 N.错
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自然灾害相比,可见性更强,不会轻易产生猜疑和不准确信息。
Y.对 N.错
9.自然灾害同其他任何危机一样,给人带来的都是负面影响,充满危险,不能为人所用。
Y.对 N.错
10.货币政策在周期规律的作用下,有宽松期、紧缩期之分,在宽松期金融风险相对较大。
Y.对 N.错
11.危机管理评估主要目的在于明确危机事件的责任主体。
Y.对 N.错
12.在应对突发事件中,政府财政支出的根本作用在于化解风险,维护社会稳定。
Y.对 N.错
13.在快速反应机制中,公安机关担当着实施和执行的责任与义务,它具有法律所赋予的相应的权力,但是它没有强制公民的权利。
Y.对
11 / 12
泰州市公需《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考核98分
N.错
14.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几次文化变革和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的冲击,传统的儒家思想体系的道德功能逐渐弱化,社会意识形态的理想色彩逐渐褪色,出现一定程度的信仰危机。
Y.对 N.错
1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主要由技术支撑体系(硬件)和非技术支撑体系(软件)构成。
Y.对 N.错
12 /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