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理解课后辅导练习苏教版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 古诗阅读。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从诗词的体裁上来看,这是一首( )。A.唐诗 B.宋词 C.元曲 D.汉赋
[2]“昏鸦”在曲中的意思是( )。 A.昏头昏脑的乌鸦 B.黄昏时即将归巢的乌鸦 C.被人打昏了的乌鸦 D.睡得迷迷糊糊的乌鸦 [3]这首曲描写的是( )的景色。 A.清晨 B.上午 C.中午 D.傍晚
[4]以下关于这首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净沙”是这首曲的名字。
B.在一座小桥旁,有一户孤独的人家。
C.在夕阳西下的时候,作者独自一人流浪在天涯。 D.一棵枯败的藤上,停歇着一只乌鸦。
2. 阅读专项训练。
1 / 7
)。
(二)不能飞翔的鸟儿 一棵果树 就是一只鸟儿 一片叶子 就是一片羽毛 这是一只 无法飞翔的鸟 它的羽毛 有时脱落 有时繁茂 在秋天里 这只鸟儿
会下很多很多的蛋 有的挂树杈 有的挂树梢
(一)叶子是树的羽毛 叶子,是树的羽毛. 张着翅膀 却不能飞翔
鸟巢,是树的眺望 满目波浪 却心静如水
果子,是树的耐力 树的暖阳
树的梦,又香又亮
[1]这两首诗都把叶子想象成__________,诗(二)还把果树想象成_________,给人一种美的感受。
[2]用“______”画出两首诗中描写果实的句子。诗(一)把果实想象成__________、__________,富有哲理;诗(二)把果实想象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富有情趣。 [3]我会想象。
鸟儿,是树的____________________
3. 古诗理解。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1]词语解释 潋滟: 。 空蒙: 。 西子: 。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代____________。
[3]诗人抓住______季______________的特征来描绘西湖的风采神韵。 [4]“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两句诗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 按照古诗内容填空并作答。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2 / 7
淡妆浓抹总相宜。
(1)诗人恰当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西湖比作我国古代美女_____。 A.西施 B.王昭君
(2)诗人主要描绘了西湖的 天和 天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5. 课内阅读。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这首诗是 朝诗人 所写。
(2)“挑”是个多音字,在本诗中读 ,它的另一个读音是 。 (3)诗中作者用 反衬出自己身处他乡的 。
6. 把古诗补充完整并填空。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夜书所见》的作者是 代诗人 。后两句诗的意思 。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作者是 代诗人 。前两句诗的意思 。
7. 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诗人 。
(2)诗中描写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诗句: 。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登幽州台歌
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登幽州台歌》作者是 ,字伯玉,人称“初唐四杰”之一。( ) A.陈子昂 B.白居易
3 / 7
C.骆宾王
(2)点明诗人登台感想,表达报国无门忧伤心绪的诗句是:( )。 A.“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B.“独怆然而涕下”
C.“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怆然”表达了作者 的心情。( ) A.悲伤、悲怆 B.兴奋、激动 C.孤独、寂寞
(4)“念天地之悠悠”既写出了 ,同时衬托出 ,从而表现诗人 。( )
A.天地之广大;人生之渺小、短促;慨叹生命之短暂 B.天地之广大;人生之渺小、短促;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 C.天地之悠闲;人生之渺小、短促;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
(5)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人通过书写 的感慨,抒发了 想感情。( ) A.登楼远眺,凭今吊古;官场顺利,春风得意
B.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怀才不遇,理想破灭,孤寂沉郁 C.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怀才不遇,积极进取,矢志不移
9.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下列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芦芽:芦苇的嫩芽 B.蒌蒿:一种高大的树木 C.欲上:想逆江而上
D.河豚:一种肥而味美的鱼,有毒
(2)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描写的是 时节的景物。 (3)请你展开想象,描绘“竹外桃花三两枝”所展现的美景。 (4)下列对诗句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作者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写的题画诗。 B.诗人的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中,然后,由江中写到江岸。
C.诗的前两句咏画面的景物,后两句是由画面景物引起的联想。
D.这首诗的高妙之处在于作者用想象和联想点活了画面,使画中的景物变得生机勃发,情趣盎然。
10.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①无声惜②细流,树阴照水③爱晴柔④。
小荷才露尖尖角⑤,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释)①泉眼:泉水的出口。②惜:爱惜。③照水:映在水里。④晴柔:晴
4 / 7
天里柔和的风光。⑤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1]读诗句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仿佛可以看到一幅这样的画面:一道_________缓缓从_________中流出,没有一丁点儿声音;池畔的_________在阳光的照射下,把_________倒映在水面上。(填序号) ①泉眼 ②绿树 ③细流 ④树荫
[2]结合注释,写出“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有几个字用得非常生动:一个“________”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细流才无声;一个“________”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的标题“小池”就是小池塘的意思。
B.从“小荷才露尖尖角”一句可以看出,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季的景色。 C.这首诗中描写的景物有泉水、绿树、荷叶、蜻蜓等。
D.从这首诗中可以感受到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和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1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注]①秋夕:秋天的夜晚。②银烛:银色而精美的蜡烛。③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④轻罗小扇:轻巧的丝质团扇。⑤流萤:飞动的萤火虫。⑥天阶:露天的石阶。牵⑦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指牵牛星、织女星。 (1)先选择后填空。
这首诗描写的是 节的场景,你是从诗中的词语 看出来的。 A.清明 B.中秋 C.七夕 D.元宵 (2)诗中的( )字最能体现全诗的感情基调。 A.冷 B.秋 C.夕 D.卧
(3)这首诗写的是失意宫女的生活。诗中写了她们的什么活动?请用自己的话写出来。
12. 阅读理解,完成练习。
忆江南
江南奸,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不忆江南?
(1)请将这首词补充完整。 (2)'谙'的读音是
(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5 / 7
A.词还可以叫长短句。
B.这首词的作者是唐代的白居易。
C.“旧'的意思是破旧,'曾”的意思是曾经。
D.词每句的字数不一定相同,这是和诗的明显区别。
13. 读古诗,完成练习。
绝 句 [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注释:①鸟:指江鸥。②花欲燃:花红似火。
[1]这首诗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它们的颜色分别是____________。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色彩明丽的春光图。 [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诗句。
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________之情。
14. 阅读与理解。
春日
胜 日 寻 芳 泗 水 滨, 无 边 光 景 一 时 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古诗诗句补充完整。
[2]用“/”为上面的诗句画出节奏。 [3]解释词语的意思。
光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日》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诗人________,他的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等。
[5]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和赞美春天景色的古诗?写一句你最喜欢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课外阅读。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①铺水中,半江瑟瑟②半江红。 可怜③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④月似弓。
(注释)①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也指晚霞。②瑟瑟:碧绿色。③可怜:可爱。④真珠:即珍珠。
[1]诗中点明日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表现颜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形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将________比作________,将________比作________。
[3]判断下列对诗句的理解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6 / 7
(1)“一道残阳铺水中”写的是傍晚时分,阳光柔和地铺在江面上。(____) (2)“可怜九月初三夜”写的是诗人不喜欢九月初三,那一天他过得十分悲惨可怜。(____)
7 /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